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荫伸‘爰 2008年第2,卷第7期Go ̄su Journal ofTCM,2008 Vo1.21 No.7 临床报道 、 …….。.. …一……… ~ , 允胆泻肝汤力口减薪 鼻衄20例 高振华 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安徽马鞍山243000 关键词鼻衄/中药疗法;龙胆泻肝汤;治疗 中图分类号:R765.2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852(2008)07—0029一O1 龙胆泻肝汤为金・李杲《兰室秘藏》方,乃清肝经湿热, 泻肝胆实火之名方。笔者以此方加减辨治鼻衄20例,取得 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 4典型病例 罗某,男,48岁,1990年4月2O日初诊。患“高血压病” 5年余。因连续3天鼻衄,门诊抗炎、填塞止血无效,遂收住 耳鼻咽喉科病房,并邀中医会诊。刻诊:左鼻腔有纱布填塞, 其上可见血迹,伴有头痛、面赤、口苦咽干、尿黄便结,舌质 红赤,苔薄黄,脉弦长而滑。辨证乃肝胆火逆,迫血妄行。遂.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全部为男性,均排除鼻咽癌、白 血病导致鼻衄。其中住院会诊病人7例,门诊病人13例:年 龄最小者28岁,最大者52岁,平均年龄40岁;鼻衄时间最 短者1天,最长者5天,平均鼻衄时问3天;合并高血压病 者12例,占60%;嗜酒者11例,占55%。 拟龙胆泻肝汤加减,如法煎服。服药1剂,鼻衄即止,余症亦 明显减轻。续服3剂巩固疗效,随后出院。随访1年余,未再 复发。 5讨论 1.2临床症状本组病例均以鼻衄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不 同程度头痛头胀,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尿黄便秘 2治疗方法 鼻衄病名首见于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历代医家多 从火热论治。如宋・王怀隐等《圣惠方・治鼻衄不止诸方》日: “脏腑有热,热乘血气,血性得热,即流散妄行,发于鼻衄 也。’惰・林佩琴《类证治裁・衄 亦云:“血从清道出于鼻为 亡 衄,症多火迫血溢。”并指出了“火亢则治宜清降 ‘暴衄则 治须凉泻”的治疗原则。据此笔者临证恒以龙胆泻肝汤加减 施治。方取龙胆草、黄芩、炒LLJ栀子泻肝胆之火;生地黄、丹 皮、白茅根凉血益阴。前贤云:实火可泻,通泄二便降火极 本组病例均以龙胆泻肝汤减当归、柴胡,加丹皮、白茅 根、生大黄治疗。处方:龙胆草、木通各6 g,炒山栀子、黄芩、 泽泻、车前子(包)、丹皮、生大黄(后下)各lO g,生地黄12 g, 白茅根20 g。1剂/d,水煎2次,每次取汁150 mL,2煎兑匀, 分2次口服。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显效:服药3剂鼻衄停止,其他症状明显 减轻。有效:服药3剂鼻衄量减少大半,其他症状亦减轻。无 效:服药3剂鼻衄量未减少,其他症状亦未减轻。 3.2治疗结果显效者7例,占35.0%;有效者12例,占 60.0%:无效者l例,占5.0%;总有效率为95.0%。本组有效 病例起效最快者l天,最慢者3天,平均2天起效。 速。故以车前子、泽泻、木通、生大黄利尿通便,导火热之邪 从二便而出。由于方证合拍,因而取效迅捷。 (收稿日期 2007一i0-27) 作者简介:高振华(1965一),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五官科 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5讨论 物理方法降温,再选用清开灵、安宫牛黄丸及中药煎剂后, 高热及惊厥控制时间缩短;对于意识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的 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 急性传染病,经蚊虫传播,多为夏秋季流行。临床上以高热、 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征及脑膜刺激征为主要特征,重 症患者若诊治不及时常发生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或 留下后遗症。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西医治疗强调 全面支持和对症处理。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并加 患者,在选用安宫牛黄丸及中药煎剂,意识恢复和肢体功能 恢复时间缩短。总之,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乙脑比单纯 应用西医治疗具有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方面的优势。 参考文献 [i】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5:763-769, 强护理,这是治疗乙脑的关键,中医药根据病情选用中成药 及中药煎剂辨证论治。因中、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病势 重,具有反复呕吐及伴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服药困难,采用 鼻饲给药,随病情好转而改为口服。清开灵有广谱抗病毒、 抗内毒素作用,安宫牛黄丸有醒脑开窍、促进脑细胞恢复的 作用,煎剂以卫气营血辨证分型论治。对于持续高热、频繁 惊厥的患者,用一般退热药往往难以使体温下降,因此须用 [2】 梁冰,杨淑莲.内科病最新中医治疗[M】.2版,北京:中医古 籍出版社,1999:57-58, [3】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1— 284. [4】 裴正学.中西医结合实用内科学[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 版社,1995:34, (收稿日期2008-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