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观题
01.牛顿黏性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
dudy ,服从此定律的流体称为 牛顿流体 。
02.实际流体与理想流体的主要区别在于 实际流体具有黏性 ,实际流体柏努利方程与理想流体柏努利方程的主要区别在于 实际流体柏努利方程中有阻力损失项 。 03.液体在两截面间的管道内流动时, 其流动方向是 D 。
A. 从位能大的截面流向位能小的截面; B. 从静压能大的截面流向静压能小的截面; C. 从动能大的截面流向动能小的截面; D. 从总能量大的截面流向总能量小的截面。 04.离心泵在启动前应 灌泵 ,否那么会发生__气缚__现象;离心泵的安装高度应 小于 允许安装高度, 否那么会发生 汽蚀 现象。
05.进出口温度分别为85℃和40℃的热流体对进口温度为20℃的冷流体进行加热,规定冷流体出
口温度不超过40℃,那么必须采用 并流 操作。
06.冷热两流体的对流给热系数h相差较大时,提高总传热系数K值的措施是 A A. 提高小的h值; B. 提高大的h值;
C. 两个都同等程度提高; D. 提高大的h值,同时降低小的h值。 07.蒸汽冷凝时的热阻 B 。
A. 决定于汽膜厚度; B. 决定于液膜厚度;
C. 决定于汽膜和液膜厚度; D. 主要决定于液膜厚度,但汽膜厚度也有影响。 08.在空气-蒸汽间壁换热过程中可采用 C 方法来提高传热速率最合理。
A. 提高蒸汽速度; B. 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温度; C. 提高空气流速; D. 将蒸汽流速和空气流速都提高。 09.沉降室的生产能力与 C 有关。
A. 颗粒沉降速度和沉降室高度; B. 沉降面积;
C. 沉降面积和颗粒沉降速度; D. 沉降面积、沉降室高度和颗粒沉降速度。
10.恒速过滤时,过滤速率 不变 ,过滤压差随滤饼厚度的增加而 增加 ;恒压过滤时,过滤压差 不变 ,过滤速率随滤饼厚度的增加而 减小 。
二、计算题
1.用水泵向高位水箱供水〔如附图所示〕,管路流量为150m3/h,泵轴中心线距水池液面和水箱液面的垂直距离分别为2.0m和45m。泵吸入管与排出管分别为内径205mm和内径180mm的钢管。吸入管管长50m〔包括吸入管路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
1
A2123345m2m1排出管管长200m〔包括排出管路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吸入管和排出管的管壁粗糙度均为0.3mm,水的密度1000 kg/m3,粘度1.0×10-3 Pa﹒s,泵的效率为65%,圆管内湍流摩擦系数用下式计算:
680.1dRe试求:
0.23
〔1〕吸入管和排出管内的流速、雷诺数各为多少?各属于哪种流动类型? 〔2〕泵吸入口处A点的真空表读数?
〔3〕泵向单位质量流体所作的功为多少?泵的轴功率? 解:〔1〕吸入管内流速 u1V150/36001.263 m/s, A10.7850.2052Re1d1u10.2051.2631000,属于湍流; 2589151.0103V150/36001.638 m/s, A20.7850.1802排出管内流速 u2Re2d2u20.1801.6381000,属于湍流; 2948401.0103〔2〕在1-1与2-2间列柏努利方程
2u0p1u12z0gz1ghf12 p0pa22p0u00z00
20.23u12u0l1u120.368pA真=p0-p1=z1z0g10.0231 10.12d122052589151.26321.263250pA真=100029.810.023120.2052(3) 在1-1与3-3间列柏努利方程
24911 Pa 22u0p3u3z0ghez3ghf13 p0p3pa22p0u0u30z00
20.23l1u12l2u20.368 20.1he=z3z0g120.0237 d12d22180294840 2
501.2632001.638he=479.810.02310.0237500.89 J/kg
0.20520.1802N
2.在由118根252.5,长为3m的钢管组成的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空气走管程。加热蒸汽的温度为132.9℃,空气的质量流量为7200kg/h,空气的进、出口温度分别20℃和60℃,操作条件下的空气比热为1.005 kJ/(kg℃),空气的对流给热系数为50 W/(m2℃),蒸汽冷凝给热系数为8000 W/(m2℃),假定管壁热阻、垢层热阻及热损失可忽略不计。试求: 〔1〕加热空气需要的热量Q为多少?
〔2〕以管子外外表为基准的总传热系数K为多少? 〔3〕此换热器能否完成生产任务?
解:〔1〕Qw2cp2t2t17200/36001.005602080.4 kJ/s (2) K222NeheV=500.89150/3600100032108.36 W
0.651d12h2d1h1110.02580000.025039.8 W/(m2℃)
(3) A21183.141590.025327.8 m2
tmt1t14091.45 ℃ t172.9lnln112.9t2QK2A2tm39.827.891.45101184J/s101.184 kJ/s,能够完成生产任务。
一、填空与选择:
〔1〕吸收操作一般用于别离 气体 混合物,其原理是利用气体中各组分在吸收剂中 溶解度 的差异
来到达别离的目的。
〔2〕精馏操作一般用于别离 液体 混合物,其原理是利用原料中各组分的 挥发度 差异来到达别
离的目的。
〔3〕萃取操作一般用于别离 液体 混合物,其原理是利用原料液中各组分在萃取剂中 溶解度 的差
异来到达别离的目的。
〔4〕 全回流〔R = 〕时,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为 1 ,提馏段操作线的斜率为 1 ,对相同的xD
和xW,局部回流比全回流所需的理论板数 多 。
3
〔5〕气液两相在填料塔内逆流接触时, 填料外表 是气液两相的主要传质面积。为保证操作过程中
两相的良好接触,故填料吸收塔顶部要有良好的 液体分布 装置。
〔6〕写出浮阀塔三种不正常操作情况:(A) 漏液 ;(B) 液泛 ;(C) 雾沫、气泡夹带 。 〔7〕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 越小,那么表示别离该物系越 B 。
A. 容易; B. 困难; C. 完全; D. 不完全。 〔8〕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的变化将引起以下线的变化: B 。
A. 平衡线; B. 操作线与q线; C. 平衡线与操作线; D. 平衡线与q线。 〔9〕物料的平衡水份一定是 C 。
A. 非结合水份; B. 自由水份; C. 结合水份; D. 临界水份。 〔10〕对流枯燥过程按枯燥速率一般分为:
〔1〕 恒速 段,该段中空气温度 下降 ,物料温度 不变 ,除去的是 非结合 水份; 〔2〕 降速 段,该段中空气温度 下降 ,物料温度 上升 ,除去的是 结合 水份。
〔11〕用对流枯燥除去湿物料中的水份时,当枯燥介质一定,湿物料中 自由 水份可以除去,
平衡 水份不可以除去。
〔12〕某三元混合液组成为xA=0.2,xB=0.5,xS=0.3。试在三角形相图中表示出该点的坐标位置。
A 0.8 0.6 0.4 0.2 B 0.2 0.4 0.6 0.8 S 0.2 0.4 0.6 0.8
二、在常压下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溶质组分。入塔气体流量为
1120m3/h〔标准状况〕,入塔气体中溶质的浓度为5%〔体积〕,吸收率为90%,操作条件下的气液平衡关系为Y*=1.5X,液气比L/V=3,体积传质系数KYa = 100 kmol/m2h(Y),塔径为0.8m。试求
〔1〕出塔液体浓度X1; 〔2〕所需填料层高度Z。 解:〔1〕进塔惰性气体量 V112010.0547.5 kmol/h 22.4 4
Y10.050.0526Y2Y110.05260.10.00526
10.05V1X20X1Y1Y20.05260.005260.01578
L3〔2〕Y1*1.50.015780.02367Y2*0
NOGY1Y20.05260.005263.41 0.05260.023670.00526Ym0.05260.02367ln0.00526V47.50.9455 m 2KYa1000.7850.8HOGZHOGNOG0.94553.413.224 m
三、有苯和甲苯混合物,含苯0.4,流量1000 kmol/h,在一常压精馏塔内进行别离,要求塔顶馏出
液中含苯0.9〔以上均为摩尔分率〕,苯的回收率不低于90%,泡点进料,泡点回流,取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5倍,相对挥发度= 2.5。试求 〔1〕塔顶产品量D;塔底残液量W及组成xW; 〔2〕回流比R及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3〕由第二块理论板〔从上往下数〕上升蒸汽的组成。 解:〔1〕
0.9D90%10000.4D400kmol/hxWW600kmol/h
10000.44000.9600xW〔2〕q110000.44000.90.0667
600yzqxFq1q1y q线方程: x0.4
平衡线方程:2.5x11x
y2.5x
11.5x联立求得:xd0.4 Rminyd0.625xDyd0.90.6251.222ydxd0.6250.4yR1.5Rmin1.8333
精馏段操作线:
xRxD0.647x0.317R1R1
〔3〕y1xD0.9 由平衡线方程可得:0.92.5x111.5x1x10.7826
5
由精馏段操作线:
y20.647x10.3170.8234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