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 高一年级
第I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9分) 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
魏晋时期是地道的乱世,因此文人的普遍心理即是思治,这就促使魏晋名士开始探索宇宙自然与人生本体的关系,并开始追求新的思辨哲理。在这种背景下,“文的觉醒”与“人的觉醒”时代到来,思想开放与自由论辩的风气成为当时文人名士的生活常态,而“魏晋风度”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应运而生的。
“魏晋风度”所代表的这种文化,由何晏、王弼首发其端,他们酷爱庄老,而起清谈之风;发展至“竹林七贤”时代,这一群体成为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成、向秀和王戎等七人,他们都是当时的文人名士,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对社会现实有着无比清醒的认识。然而,由于身处乱世,虽有济世报国之才,却没有值得辅佐的明主,只好用形骸放浪、不拘小节的行为来掩饰内心的痛苦,用不合时宜的言行来表达对朝政的不满。
魏晋名士用自己的言行、诗文等外化行为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具体表现为不同常人的放旷、真率与智慧。这种艺术的人生是自然的,是个人的真实处境与心境的流露。正是由于残酷的政治迫害和生命的命悬一线,使得魏晋士人的人生充满了无尽的忧虑恐惧和深重的哀伤。这构成了魏晋风度深刻沉重的一面。
玄学是这个时期文人的思想灵魂与源泉。他们用老庄的哲学思想解释儒家经典。在空谈中探讨自然与人本体的关系,探求更本质的人生意义,将关注点从无能为力的政治转向了自身存在价值的讨论。《周易》《老子》和《庄子》被奉为玄学经典。玄学给两汉以来保守腐朽的儒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给中国的哲学文化领域带来了一种不同以往的自由、理性、思辨的哲学思维,同时是魏晋名士们自我肯定的强烈自信与率性自由的外化表现。
魏晋名士以率性率真的人性来品味玄趣,由此生发出一种由外知内、以形显神的美学观念,这使他们开始转向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探究,以空灵之心审视山水自然的大道之美。正是这种超越形的束缚的情怀,使自然山水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灵性与无穷的玄趣。另一方面,他们把在政治理想上的绝望转向文学艺术,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在“神韵”这一独特的审美追求指导下,魏晋时期的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一片空前繁荣的景象。
1
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人生态度、处世方式和人格精神的具体展现,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价值取向,它不仅在那时具有广泛的时代意义,对后世中国传统文人的文化哲学和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士人通过自身在乱世中真实而坚定的实践,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感染力,融入了中国文人的灵魂深处。一方面,魏晋风度造就了中国文人清高的气质与清醒的思辨;另一方面,它为后世处于低谷困境的文人知识分子提供了精神的慰藉与平静,并得以发展为自省与放旷的生活理念,用以追求人本质的回归、精神的解放和个性价值的真正体现。 1.下面对“魏晋风度”文化内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晋名士用言行、诗文将自己的人生艺术化,具体表现为放旷、真率与智慧。 B.以自由、理性、思辨的哲学思维,表现出自我肯定的强烈自信与率性自由。 C.超越形的束缚,品味玄趣,生发了一种由外知内、以形显神的美学观念。 D.融入了中国文人的灵魂深处,造就了文人自古至今清高的气质和清醒的思辨。 2.以下不是“魏晋风度”形成的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魏晋乱世,文人思治,他们开始探索宇宙自然与人生本体的关系。 B.魏晋文人清醒认识现实,怀才不遇,统治者对其进行残酷的迫害。 C.魏晋名士放浪形骸,追求个性,寄情山水,醉心文学艺术。 D.魏晋时期的文人酷爱老庄,以玄学作为自己的思想灵魂和源泉。 3.下面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人的觉醒”促进了当时思想解放和自由论辩风气的形成,这是魏晋风度的突出表现。 B.魏晋士人厌倦了社会的动荡,对黑暗政治不满,只好转而研究老庄之学,借此麻痹自己。 C.玄学是魏晋名士的精神支柱,他们以此来关照自我,探寻苦难社会中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D.魏晋风度以自省与放旷的生活理念使后世落魄的文人知识分子获得了精神的真正解放。 二、古诗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6分)
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举酒属客 属:通“嘱”,劝人饮酒的意思 .B.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 .
2
C.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危:高高地 .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攻占 .5.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 )(3分)
A.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B.何为其然也 C.而又何羡乎 D.渺渺兮予怀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9分)
赵憬,字退翁,渭州陇西人。憬志行峻洁,不自炫贾。宝应中,方营泰、建二陵,用度广,又吐蕃盗边,天下荐饥,憬褐衣上疏,请杀礼从俭,士林叹美。试江夏尉,佐诸使府,进太子舍人。母丧免,有芝生壤树。建中初,擢水部员外郎。湖南观察使李承表憬自副。承.
卒,遂代之。召还,阖门不与人交。李泌荐之,对殿中,占奏明辩,通古今,德宗钦悦,拜给事中。
贞元中,咸安公主降回纥,诏关播为使,而憬以御史中丞副之。向时使者多私赍,以市.
马规利入,独憬不然。使未还,尚书左丞缺,帝曰:“赵憬堪此。”遂以命之。考功岁终,请如至德故事课殿最,憬自言荐果州刺史韦证,以贪败,请降考。校考使刘滋谓憬知过,更以考升。
窦参当国,欲抑为刺史,帝不许。参罢,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陆贽同辅政。贽于裁决少所让又徙憬门下侍郎由是不平自以不任职数称疾。时杜黄裳遭阉人谗诋,穆赞、韦武、李宣、卢云等为裴延龄构摈,势危甚。憬救护申解,皆得免。初,贽约共执退延龄,及对,贽极言其奸,帝色变,憬不为助,遂罢贽,乃始当国。
憬精治道,常以国本在选贤、节用、薄赋敛、宽刑罚,恳恳为天子言之。又陈前世损益、当时之变,献《审官六议》。帝皆然之,下诏褒誉。辅政五年,卒,年六十一。其息上卒时.稿奏,帝悼惜之。赠太子太傅,谥曰贞宪。
憬性清约,位台宰,而第室童获犹儒先生家也。得禀入,先建家庙,而竟不营产。其镇湖南也,令孤峘、崔儆并为部刺史,不守法,憬以正弹治之,皆遣客暴憬失于朝。及为相,.
乃擢儆自大理卿为尚书右丞,峘方贬衢州别驾,引为吉州刺史,人以为贤。 选自《新唐书·赵憬传》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湖南观察使李承表憬自副 表:上表 .
3
B.咸安公主降回纥 降:招降 .C.其息上卒时稿奏,帝悼惜之 息:儿子 .D.皆遣客暴憬失于朝 暴:揭发 .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贽于裁决少所让/又徙憬门下侍郎/由是不平/自以不任职/数称疾 B.贽于裁决少/所让又徙憬门下/侍郎由是不平/自以不任职/数称疾 C.贽于裁决少所让/又徙憬门下侍郎/由是不平/自以不任职数/称疾 D.贽于裁决少/所让又徙憬/门下侍郎由是不平/自以不任职数/称疾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憬清廉节俭。担任使者,不谋私利;虽任宰相,府第中的童仆还如同一般儒学先生之家的一样。
B.赵憬为官公正。镇守湖南时,部下令孤峘、崔儆违反法纪,他依法处置;担任宰相时,不计前嫌,提拔二人。
C.赵憬精通治国。他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选贤任能,节减用度,轻罚薄赋,并积极进言,得到皇帝认可和褒扬。
D.赵憬严于律己。由于推荐的果州刺史韦证因贪污被废黜,他就请求降低考核的等级;陆贽约他一起除掉裴延龄,他没有应允。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吐蕃盗边,天下荐饥,憬褐衣上疏,请杀礼从俭,士林叹美。(5分) (2)向时使者多私赍,以市马规利入,独憬不然。(5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两题(9分)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①
4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砧声:洗衣时将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棒棰打时发出的声音。
10.写出首联、颔联中表现季节的词语,分析这些词语对表现情感的作用(5分) 11.全诗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4分)
(四)默写( 8分)
12.(1) 《小石潭记》 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赋》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25分)
与海明威相见 马尔克斯
①1957年春天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他偕同妻子漫步走过巴黎圣米歇尔大街时,我一下子便认出了他。他在街对面,正朝着卢森堡公园那个方向走去。当时他显得那样生气勃勃,富有活力。瞬间,我觉得自己被分割在自我的两个对立的角色之间。我不知道是否应该上前请求谒见,还是穿过林荫大道,向他表达我谦卑的钦慕之心。我只是把两手握成杯形放在嘴边,朝对面大声喊道:“艺——术——大——师!”海明威转过身来,举起手,亮着孩子般的嗓音,对我高声叫道:“再见了,朋友!”这就是我见到他的唯一时刻。
②那时,我是个28岁的哥伦比亚记者,游荡在巴黎街头,毫无目的和方向。我的文学大师是两位各具特色的北美小说家。一位是威廉•福克纳,我从未有过眼福见到他。另一位就是从街对面向我道别的那个生命短暂的人,他留给我的深刻印象是:我生活中仿佛发生过某件事,而且这件事总是萦绕我的一生。
③我不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小说家读别人的小说只是想领会这些小说是怎样写出来的。我相信这话千真万确。我对浮现在纸页表面的那些秘诀并不满足:我们翻过书来就会发现隐于其间的缝口。我们以某种不可言喻的方法把书分解到它的实质部分,在弄清楚了作者的发条装置奥秘后,再把它回复原样。但把气力花在分解福克纳的书上,则是令人沮丧的,
5
因为他似乎没有一个写作的有机体。人们力图剥去他纸页表面的东西,但随即映入眼帘的便是弹簧和螺丝钉,不可能再回复原样了。相比之下,海明威的灵感要少些,激情和狂热也少些。他极其严肃,把那些螺丝钉完全暴露在外.就像装在货车上那样。也许鉴于那个原因,福克纳便成为一位与我的心灵有着许多共感的作家,而海明威则是一位与我的写作技巧最为密切相关的作家。
④他阐明了这样一点——言简意赅对写作颇为有益:一个主要的困难就是如何把词句组织好。难以写下去时,重新读一读自己的作品还是颇为值得的。这样可以使自己时刻记住:写作始终是艰苦的劳动。“一旦写作变成你的主要癖好和极大的快乐”,他说,“那么只有死亡才能止住它”。
⑤海明威的所有作品都洋溢着他那闪闪发光、但却瞬间即逝的精神。他的短篇小说的精华在于使人得出这样的印象,即作品中省去了一些东西,确切地说来,这正是使作品富于神秘优雅之感的东西。它揭示出这一观点:写作如同冰山,如果要想得到下面的八分之七部分的支撑,就必须打好坚实的基础。
⑥注重技巧无疑是海明威始终未能在长篇小说领域里博得声望的原因所在。但是,在我看来,《过河入林》这部最不受青睐的小说却是最有魅力和最富于人性的。正如他自己披露的,这本书开始是当做短篇来处理的,后来误入了长篇小说的松树林中。它1950年问世时,招来的批评是猛烈的,但也是不正确的。这本书不仅是他的最佳之作,而且还是他最富于个人感情的作品。当时他对已经逝去的那些不可弥补的岁月怀有思念之情,对生命之余的最后那几年有着令人心碎的预感。他从没有在任何一本书中把自己放在这样一种与世无争的地位。他的主人公死得那么平静、那么自然,但却蕴育着他本人后来自杀的不祥之兆。
⑦意大利、西班牙、古巴——半个世界都留下了海明威的足迹。在古巴一个庄园的住所里,他一直居住到逝世的前夕。那座房屋在树荫中仍保持着完整无缺,里面仍旧陈列着他的各类藏书、猎物和写字台,以及他生前从世界各地弄来的许许多多的小玩意。现在他虽然离开了人间,但这些东西却仍然存在着,他曾经以占有它们的魔法赋予它们灵魂,而现在它们则同这颗灵魂共存。
13.(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主要谈论海明威的创作技巧、文学成就,“与海明威相见”不仅指作者曾见其本人,更指海明威的创作对作者有萦绕一生的影响。
B.第⑧段以“螺丝钉”为喻对福克纳和海明威的写作风格进行了对比,形象地表明前者更注重灵感和激情,而后者更看重写作技法本身。
C.作者既肯定了海明威在短篇小说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也客观地指出海明威由于过分在乎技巧而未能在长篇小说领域博得声望。
6
D.作者认为《过河人林》是海明威最富魅力的作品,原因在于海明威在写作中“误人了长篇小说的松树林”,并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
E.文章结尾叙写了海明威生前的住所,通过对书籍、写字台、小玩意等物件生动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海明威的深切缅怀。
(2) 文章开篇写与海明威相见的情景,有什么作用?(6分) (3) 从全文看,马尔克斯从海明威那里得到了哪些写作启示?(6分)
(4) 请结合本文和下面《老人与海》中的两段文字,简析海明威作品的独特魅力。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有说服力。(8分)
①这是一个自己驾驶着小艇在墨西哥湾流里打鱼的老人,他现在已经出海84天而没有捕到一条鱼了。
②他想:这一回它们可把我打败了。我已经上了年纪,不能拿棍子把鲨鱼给打死。但是,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法去揍死它们。
第Ⅱ卷
四.语言表达(14分)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3分)
A.许多水果具有药用功效,例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柠檬中含有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C等成分就都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B.车辆假如万一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交通部门要及时在规定位置设置警告标志,以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C.节日临近,商家打折促销,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平日里价格不菲的商品此时显得格外诱人。
D.“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这两句诗,何以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原因之一,是它在读者心中营造了“甜美的忧郁”这种境界。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 ....
B.他们镇的某个领导为了迎接上级的扶贫检查,把邻近好几个村的羊、鸭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应骗取扶贫资金,这一做法令人叹为观止。 ....
C.在《红楼梦》林林总总的人物中,王熙凤被刻画得鲜明生动,很有个性。 ....
D.会议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多亏张教授抛砖引玉的一番话,大家的发言才活跃起来。 ....
7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大师遗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勇敢地承担起他们未尽的责任,这将是我们对大师最好的缅怀与纪念。 ①只闻大师之名,不读大师之书,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②比之大师孤独的“存在”,更有意义的乃是其智慧成果适时转化为普世价值 ③不应该从此成为尘封的历史 ④以此推动我们的民族、文明一路前行 ⑤而必须经由我们之手推广普及、弘扬传承 A.⑤①④②③ B.③①②⑤④ C.③⑤②④① D.⑤③②④① 17.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1)写一段文字说明画面的内容。(3分) (2)写出漫画的寓意。(2分)
七、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伊万四世是俄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暴君之一,他曾斥巨资制作了一顶世上最漂亮、最昂贵的皇冠,总共用去了3斤黄金、100颗钻石、136颗从世界各地搜罗来的绿宝石。据说,当时30匹战马才能换得这顶皇冠上的一颗绿宝石。
8
一次,一位来自英国的外交官访问俄罗斯,伊万四世就戴着那顶沉甸甸的皇冠向他炫耀。外交官问道:“皇冠戴在头上,陛下能看得见它的漂亮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9
参考答案
一.
1.D (D选项中“融入了中国文人的灵魂深处”的是魏晋士人的气魄和感染力,而非魏晋风度。)
2.C试题分析:C选项是魏晋风度的具体表现,而非形成原因。 3.C
试题分析:A选项中“思想解放和自由论辩风气”不是由“人的觉醒”促进的,而是“人的觉醒”的表现;B选项属于强加因果,从第2段可知,魏晋文人名士内心大都崇尚老庄之学。D选项原文为“追求精神解放”,而非“获得了精神的真正解放”。 4.C 5.D 6.B
试题分析:降:下嫁 7.A 8.D
试题分析:“陆贽约他一起除掉裴延龄,他没有应允”误,而且这不是“严于律己”的表现。 9.(1)另外吐蕃侵犯边境,天下连年歉收,赵憬用平民身份上书,请求简化礼仪,从简行事,士人赞美他。(“盗” “荐” “褐衣” “ 杀”各1分,句意1分 ) (2)从前的使者大多携带私物,用买马谋求利润收入,只有赵憬不这样。出使还没有回,尚书左丞的位子空缺,皇帝说:“赵憬可以担任这个职位。”(“私赍”“ 规”“ 然”“ 堪” 各1分,句意1分)
10.(5分)“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2分),烘托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3分)。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前两联中与季节时令相关的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答案,然后根据诗歌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首联的“微霜”,颔联的“鸿雁”均为秋季时令的景物,很明显营造的是萧瑟凄凉的氛围,由标题可知,作者通过“微霜”“鸿雁”所渲染的凄凉氛围,将自己送别友人的愁绪烘托出来。
11.(4分)借景抒情(2分),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离别时伤感依恋之情(1分)和关切勉励之意(1分)。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的能力。诗歌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故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由标题和尾联内容来看,“莫”“空令”是对友人的勉励
10
之意,对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答直接抒情亦可 分析最后一联) 12.略 13.(1)DE
( D项,原文:这本书不仅是他的最佳之作,而且还是他最富于个人感情的作品。当时他对已经逝去的那些不可弥补的岁月怀有思念之情,对生命之余的最后那几年有着令人心碎的预感。E项,“表达了作者对海明威的深切缅怀”表述不准确,还有对海明威精神的赞扬。) (2)①表现年轻时候的作者对海明威的仰慕之情,凸显生活中的海明威生气勃勃、亲切平和的形象;②以生动的场景描写开篇,增强文章的感染力;③起笔承题,并由此引出后文对海明威创作与人生的评论。
(3)写作是艰苦而快乐的,要专注和坚持;写作应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写作要注重技巧,融入生命感悟。 (4)示例一:
海明威的作品简约而富有深意。他深悉“冰山”理论,懂得写作时省去一些东西而使作品富有神秘优雅的气息。文段①简洁朴素的叙述交代了老人的职业、年龄特征、生活困境等信息,84天一无所获的经历也隐含着老人坚韧、顽强的性格。文段②简短的内心独白既暗示老人和鲨鱼搏斗的惨烈,也深刻地揭示出他绝不向命运低头的勇敢和坚毅。“冰山”之下丰富的内蕴,使海明威的作品更具张力。 示例二:
海明威的作品蕴含着永不屈服的硬汉精神,具有震撼心灵的力量。《老人与海》中独自捕鱼的老人,历尽艰辛才捕获大马林鱼。归航途中,又不得不面对鲨鱼的一次次来袭。但“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法去揍死它们”,老人的内心独白所表现的即使失败也绝不屈服的精神,融注了海明威的生命感悟,体现了海明威对勇气、毅力的张扬。 14.D
A项句式杂糅,“含有“后面加“的”,即改为“如柠檬中含有的柠檬酸、柠檬多酚„„”。B项“假如”“万一”语意重复,须删去其一,且将“车辆”放在“如”或“万一”之后;C项,不合逻辑。“三折、四折、甚至五折”应改为“五折、四折、甚至三折”。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C
【解析】(林林总总: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众多。A项“倚马可待”)指入的文思敏捷;B项“叹为观止”是指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褒贬失当;
11
D项“抛砖引玉”意为自己先发表的意见很肤浅,目的在于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是谦辞,语体不符。 16.C
17.(1)画面左下方一个孩子手拿着遥控器坐在沙发上看着被砸了一个洞的电视机,而电视机的旁边站着一位右手叉腰、左手抓着一把大锤子放在电视柜上的父亲,他对着孩子大声训道:“你要是再看暴力节目,长大你就跟电视里那个人一样暴力!”(内容包括画面中孩子、电视机、父亲及父亲说的话四个方面即可)(3分)
(2)提醒人们注意家庭教育要讲究方法,用暴力去纠正孩子的不良爱好与习惯是不可取的。 (2分)
18. 主要立意方向应指向伊万四世,材料中他让自己负重,却是为了让别人欣赏。虚荣心人人都有,然而,单纯为了面子的虚荣却往往会给自己带来负担。事实上,虚荣的危害很多,这里主要涉及虚荣者自身,不宜泛泛地谈,更不要反弹琵琶,大谈虚荣的益处。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