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儿泻停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对照观察

来源:爱够旅游网
2013年3月第1 1卷第8期 表1治疗前后FPG、2hPG、HbAlc、HOMA—IR的变化( ±S) ・中医中药・273 的葡萄糖耐量,对链脲霉素合并高热量饲料喂养致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 糖和胰岛素水平有一定降低作用,使胰岛素敏感指数有所升高,改善胰 岛素抵抗。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人参、黄精、苍术、山茱萸、黄连、知 母、葛根、荔枝核、地骨皮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血糖作用。人参对大 指标例数— 再葡 落 石—— 鼠的四氧嘧啶性糖尿病,有控制血糖水平的作用,并且人参的不同皂甙 单体都能抵抗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研究亦表明津力达可以明显改善胰岛 注:两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P<0.01,△P <0.05 素抵抗作用,较好地降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可以解除高糖毒 性,减缓胰岛8细胞衰减,促进B细胞再生 】。所以本次临床研究显示 治疗组在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患者胰 岛素抵抗明显减轻,亦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 或以胰岛素分泌为主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生和 发展的基本因素,贯穿于2型糖尿病全过程,特别是在初发及病程较 短的2型糖尿病患者多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胰岛素抵抗的产生是复杂 的、由多种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 ],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 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 血症,以维持血糖稳定。高胰岛素血症可以引起心血管并发症及其他 指标的代谢紊乱,所以对于治疗初发或病程较短的2型糖尿病患者要 改善其胰岛素抵抗状态。 参考文献 [1】杨文英,纪立农,陆菊明,等.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 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1-2. [2】张智慧,张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7,13(24): 1997.1999. [3】高怀林,张建军,吴以岭,等.津力达颗粒对2型糖尿病胰岛D细胞 功能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5):1119—1120. [4】卢政.津力达对2型糖尿病血糖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J】.实用中 津力达颗粒主要由人参、黄精、苍术、苦参、麦冬、地黄、制何首 乌、山茱萸、茯苓、佩兰、黄连、知母、丹参、葛根、荔枝核、地骨皮 等组成,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动物试验表明:本品能改善正常大鼠 医药杂志,2008,24(10):662-663. 儿泻停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d',J L秋季腹泻的对照观察 刘军 黄卫刚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人民医院,新疆和田848000) 【摘要】目的观察儿泻停颗粒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方法将120例秋季腹泻惠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惠 儿在抗病毒、补充体液、退热等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分别进行蒙脱石联合儿泻停颗粒、单纯蒙脱石散治疗,评价比较两组患儿72h治疗后的 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42例,17名惠儿症状好转,1名患儿疾病症状无改变;对照组治愈31例,24名患儿症状好转,5名患儿疾 病症状无好转。治疗组患儿72h治疗后治愈率为70.o0%、总有效率为98.30%,与对照组之间的治愈率(51.70%)、总有效率(88.30%)。 结论思密达联合儿泻停颗粒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治愈率疗效显著。 【关键词】小儿秋季腹泻;蒙脱石;儿泻停;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3)08-0273-02 秋季腹泻在秋冬季节儿科腹泻中常见,婴幼儿在连续腹泻半天 后,极易出现脱水症状,如若补液不及时,后果比较严重、危险。我 科前瞻性研究分析了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利用蒙脱石散十儿泻停颗 粒联合使用用于治疗4,JL秋季腹泻患儿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i研究对象 岁以下患儿,每次1/3袋;1~2岁患儿,每次1袋;2-3岁患儿,每次2 袋;均3次/d。儿泻停颗粒服用剂量为: (开水冲服)1~6月:每次1 袋;7月~2岁:每次2袋;3岁:每次4袋,均3次/d。 1.3.2对照组 单纯服用蒙脱石散,剂量如上。 1.4疗效判定 治疗72h后临床记录、分析两组患儿的疗效。治疗72h内患儿大便 次数、形状恢复正常,全身不适症状消失的为治愈;治疗72h内患儿 选取201 1年9月至2012年4月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小儿秋季腹泻患Jg12o例(符合本研究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1.2诊断标准 参照《儿科学》…。急性起病,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 大便形状好转、次数减少,全身不适症状好转的为有效;治疗72h内. 患儿大便的形状、次数、全身不适症状无变化者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率+有效率)。 2结果 2.1基线资料 符合标准的秋季腹泻患JL12O例,男女比例为77:43,年龄范围 病初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为稀水样或蛋花样,无腥臭 味,每日数次至10多次,大便常规检查偶见少许白细胞,无黏液,无 红细胞及脓细胞。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进行抗病毒、补充体液、退热等对症处理。 1.3.1治疗组 为5~37个月。随机将患儿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儿。 所有患儿平均每天大便次数为7~1 5次,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大 便镜检检查:白细胞0~6个,脂肪球无或+~++。其中,研究中发烧 病患儿31例,17例患儿出现腹胀症状,27例患儿出现呕吐症状,9N 蒙脱石散+JL泻停颗粒联合治疗。蒙脱石散儿童服用药量为:I 274・中医中药・ 轻度腹泻患儿,4O例中度腹泻患儿,11例重度腹泻患儿;对照组出现 上诉症状的患儿人数依次为32、l9、29、10、37、13。 2.2临床疗效 治疗27h,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March 2013,Vo1.11,No.8 走、中和病菌产生的毒素、杀灭病菌;同时,蒙脱石散还能黏附于肠 道黏膜,通过与黏液糖蛋白相互作用进而修复患者肠道黏膜,从而提 高了患者肠道黏膜的防御免疫功能;蒙脱石散具有局部释放药效的功 能,无毒副作用,婴幼儿服用该药物安全可靠,但是,蒙脱石散易引 起患者便秘。 中医认为秋季腹泻患儿伤及脾胃,感受外邪,病人体内清气不 升,浊气不降,水湿不得分化,因而导致腹泻。儿泻停颗粒主要药物 3讨论 成分为茜草滕、乌梅、甘草等。秋季腹泻患儿多上吐下泻,脱水严 重。儿泻停颗粒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其功能是:清热利湿,健脾止 泻。能够有效好治疗患儿的泄泻、腹痛、脱水性纳差、抑制肠道平滑 秋季腹泻躲在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高发,该病主要有轮状 病毒引起 】,婴幼儿极易感染此病。小于6个月的婴儿因其体内有抗体 二不易感染;3岁以上儿童,其机体功能逐步完全,感染发病较少。 婴幼儿其机体免疫系统、肝肾功能未发育完全,机体营养需求高、肠 道负担重,极易感染此病。 肌蠕动等 】,中医治疗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96. [2]Nishio O,Matsui K,Oka et a1.Rotavirus infection among infan— 秋季腹泻多 上吐下泻为主要特征并伴有发烧等症状,极易造成患 者代谢紊乱、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如不及时治疗后果比较严重。 蒙脱石散是一种硅铝酸盐(为双八面体蒙脱石微粉),该成分具 tswith diarrhea in Pakstan[J].Pediatr Int,2000,42(2):425—427. 【3]崔淑杰,朱新颖,王霞.jL泻停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52 例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05,9(5):343. 有层状结构且其表面有非均匀性电荷分布,能较好的抑制病菌的游 中医对肾病具有独特的“全息”综合治疗方法 卫景龙 (北京市密云县天基万邦中医医院,北京101500) 【摘要】中医对于肾病具有一套独特的“全息”综合治疗方法 它主要包括辨证论治,内服中药;运用针灸和按摩疏通经络;微化中药渗 透疗法和饮食疗法几个方面的内容,具有整体调控,综合治疗 稳效低毒,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少,医疗费用低等众多优势,可以弥补西 医治疗的不足,目前正在被广大肾病科医师运用和推广。 【关键词】中医;肾病;全息综合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2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3)08—0274-02 对于肾脏病的治疗方法,目前西医主要有药物治疗和肾脏替代疗 法,常用药物有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抗生素、降压药等,肾脏 替代疗法包括血液净化治疗和肾移植,其中血液净化治疗主要指透析 治疗,目前主要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中医对于肾脏病的治疗 1.2扶正为主 肾病的发病原因,总不越乎内外两方面。内因主要是指人的肾气, 外因是外感六淫、疮毒之邪,以及肾毒药物。肾气充足的人,即使存在 外感六淫或疮毒之邪入侵,。肾毒药物常规剂量的使用,也不会发生肾 也有一套独特的“全息”综合治疗方法,它从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 角度系统地对肾病进行调理,能够弥补西医对症治疗的不足,较快改 善患者体质,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治疗成本,本文试从下述方面谈谈 对这一疗法的认识。 炎。这种认识也符合《素问》中所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而且 肾气也确实是虚证较为多见,治疗上应取扶正为主。 1.3调整阴阳盛衰 在治疗肾病时,调整阴阳盛衰又是一个重要的原则。一方面表现 在肾的阴阳虚衰上,肾阴虚衰当宜滋补肾阴为主,肾阳虚衰当宜温补 肾阳为主。但从阴阳互根的观念出发,在治疗肾阴虚时不能一味滋补 肾阴,必须注意肾阳的不足;在治疗肾阳虚时也不能一味温补肾阳, 必须注意肾阴有亏虚。正如张景岳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 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助而泉 源不绝 。 1.4联系他脏辨证 1辨证论治,内服中药 在肾病治疗过程中,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标本兼顾,扶正为主, 调整阴阳盛衰,联系他脏辨证。 1.1标本兼顾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肾病的治疗也离不开这个原则。 但是,由于肾病过程中常见虚证,而且往往因虚至实,虚实夹杂,故 治疗时一般应以标本兼顾,且须多考虑治本。如肾病水肿,小便不 利,多由肾虚不主水、脾失运化,以致水湿潴留,泛滥肌肤而成。此 肾病日久影响他脏,他脏日久累及肾脏。如肾精亏虚而不能滋养 肝血,肝血不足也可以导致肾精亏虚,又如肾阳衰微,失于蒸化温煦 时水肿、小便不利为本虚标实,治益标本兼顾。一方面予以益肾健 肺,另一方面则利水消肿。若在病变过程中,出现标急于本的情况, 则应着重治标;如肾病水肿因感受外邪而水肿反复剧增,兼有恶风、 发热、咳嗽,甚至气急等症,多由风邪犯肺、肺失宣肃、不能通调水 道所致,此时标急于本,应以治标为主,急当疏解外邪,宣肺利水, 外邪解后则应以治本为主。 脾阳,导致脾阳不足,而脾阳不足,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内聚湿浊, 造成阴寒内盛,进一步损伤肾阳。故在具体用药时,填补肾精常常结 合健脾助运,否则不能取得预期疗效。 在以上原则的指导下,根据临床症状辨证用药,偏虚者补肾阳,滋 肾阴,提高免疫力,恢复 肾功能。偏实者泄浊排毒、通腑降逆,尽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