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1978A*
(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41978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8.22
(12)发明专利申请
(21)申请号 201210152924.4(22)申请日 2012.05.17
(71)申请人湖南金天钛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415001 湖南省常德市德山经济开发区(72)发明人陆威 李卫 彭晖
(74)专利代理机构常德市源友专利代理事务所
43208
代理人刘红祥(51)Int.Cl.
B21J 5/00(2006.01)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TC18钛合金大规格棒材加工方法(57)摘要
一种TC18钛合金大规格棒材加工方法,采用电炉将铸锭加热到1100℃保温,在45MN快锻机上开坯后,在β转变温度以上进行2~3火次镦拔锻造;随后到β转变温度以下30~50℃加热,在α+β两相区进行2~5火次镦拔锻造;然后将锻坯在β转变温度以上及α+β两相区进行“高+低”锻造,循环2~3次;最后在β转变温度以下20~30℃锻造2~4火次至成品。本发明可以制得直径大于300mm、长度2000mm以上的棒材;在锻造过程中采用换向镦拔锻造,提高大规格棒材锻透性,并对锻坯采用一次水淬处理,使组织更均匀,既保证产品强度的要求,又能得到良好的断裂韧性值;可以有效减少组织不均匀造成杂波超标的问题。CN 102641978 ACN 102641978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TC18钛合金大规格棒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采用电炉将Ф520mm~760mm规格的TC18铸锭加热到1100℃保温,在45MN快锻机上开坯后,在β转变温度以上进行2~3火次镦拔锻造,终锻温度不低于800℃;
(2)、采用电炉将步骤(1)完成的锻坯加热到β转变温度以下30~50℃加热,在α+β两相区进行2~5火次镦拔锻造,终锻温度不低于700℃;
(3)、采用电炉将步骤(2)完成的锻坯在β转变温度以上及α+β两相区进行“高+低”锻造,循环2~3次,终锻温度不低于700℃;
(4)、采用电炉将步骤(3)完成的锻坯在β转变温度以下20~30℃锻造2~4火次至成品,终锻温度不低于7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C18钛合金大规格棒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α+β两相区多火次锻造,其中1~2火次采用换向镦拔锻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C18钛合金大规格棒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每火次结束时,将四方锻坯锻造成八方锻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C18钛合金大规格棒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最后一个β转变温度以上锻造时,采用锻后水冷处理。
2
CN 102641978 A
说 明 书
一种TC18钛合金大规格棒材加工方法
1/2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钛及钛合金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TC18钛合金大规格棒材加工方
法。背景技术
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强、高温性能优良等特点,是航空、航天、国防
等领域的重要材料。TC18钛合金是一种高合金化的α-β两相合金,其名义化学成分为Ti-5Al-5Mo-5V-1Cr-1Fe。该合金退火后的强度与TC4、TC6等合金固溶时效状态下的强度相当,在1080MPa以上,是退火状态下强度最高的钛合金。TC18钛合金既可用于制造在350℃~400℃下长期工作的机身、机翼受力件及操作系统等的紧固件,也可用于制造工作温度不高于350℃的发动机的风扇盘和叶片等。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为了提高飞机的安全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飞机设计的趋势是减少焊接、承力件需采用大型锻件和大型整体锻件。为满足大型锻件和大型整体锻件的研制、生产,需要使用高质量、大规格合金棒材。目前国内工业化生产的TC18棒材直径小于Ф300mm,很难满足国内外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需求。
[0002]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获得良好高低倍组织及性能
的TC18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加工方法。[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TC18钛合金大规格棒材加工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采用电炉将Ф520mm~760mm规格的TC18铸锭加热到1100℃保温,在45MN快锻机上开坯后,在β转变温度以上进行2~3火次镦拔锻造,终锻温度不低于800℃;
(2)、采用电炉将步骤(1)完成的锻坯加热到β转变温度以下30~50℃加热,在α+β两相区进行2~5火次镦拔锻造,终锻温度不低于700℃;
(3)、采用电炉将步骤(2)完成的锻坯在β转变温度以上及α+β两相区进行“高+低”锻造,循环2~3次,终锻温度不低于700℃;
(4)、采用电炉将步骤(3)完成的锻坯在β转变温度以下20~30℃锻造2~4火次至成品,终锻温度不低于700℃。[0005] 所述步骤(2)中,α+β两相区多火次锻造,其中1~2火次采用换向镦拔锻造。[0006] 所述步骤(3)中,每火次结束时,将四方锻坯锻造成八方锻坯。[0007] 所述步骤(3)中,最后一个β转变温度以上锻造时,采用锻后水冷处理。[0008]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TC18大规格棒材锻造加工方法,采用大吨位快锻机对大规格铸锭进行整体锻造,可以制得直径大于300mm、长度2000mm以上的棒材;加工过程中精确选择合适的加热温度、严格控制压下量和进料量、并保证坯料每火次的变形量大于50%;同时在锻造过程中采用换向镦拔锻造,促进金属在横向充分变形,提高大规格棒材锻透性,并对锻坯采用一次水淬处理,使组织更均匀,既保证产品强度的要求,又能得
[0003]
3
CN 102641978 A
说 明 书
2/2页
到良好的断裂韧性值,从而能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大规格棒材;与目前现有的简单反复镦拔锻造技术相比,可以有效减少组织不均匀造成杂波超标的问题。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的实施例可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0010] 实施例1:(1)、采用电炉将Ф520mm规格的TC18铸锭加热到1100℃保温,在45MN快锻机上开坯后,在β转变温度以上进行2火次镦拔锻造,终锻温度不低于800℃;
(2)、采用电炉将步骤(1)完成的锻坯加热到β转变温度以下30℃加热,在α+β两相区进行3火次镦拔锻造,其中1火采用换向镦拔锻造,终锻温度不低于700℃;
(3)、采用电炉将步骤(2)完成的锻坯在β转变温度以上及α+β两相区进行“高+低”锻造,循环2次;每火次结束时,将四方锻坯锻造成八方锻坯,最后一个β转变温度以上锻造时,采用锻后水冷处理,终锻温度不低于700℃;
(4)、采用电炉将步骤(3)完成的锻坯在β转变温度以下20℃锻造2火次至成品,终锻温度不低于700℃。[0011] 实施例2:(1)、采用电炉将Ф760mm规格的TC18铸锭加热到1100℃保温,在45MN快锻机上开坯后,在β转变温度以上进行3火次镦拔锻造,终锻温度不低于800℃;
(2)、采用电炉将步骤(1)完成的锻坯加热到β转变温度以下50℃加热,在α+β两相区进行5火次镦拔锻造,其中2火采用换向镦拔锻造,终锻温度不低于700℃;
(3)、采用电炉将步骤(2)完成的锻坯在β转变温度以上及α+β两相区进行“高+低”锻造,循环3次;每火次结束时,将四方锻坯锻造成八方锻坯,最后一个β转变温度以上锻造时,采用锻后水冷处理,终锻温度不低于700℃;
(4)、采用电炉将步骤(3)完成的锻坯在β转变温度以下30℃锻造4火次至成品,终锻温度不低于700℃。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