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则运算》教后反思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教后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四则运算》教后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四则运算》教后反思四则运算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部过程。其内容占小学教学知识的主要位置,可见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掌握运算顺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材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把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将探求解题思路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感受混合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顺序。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对四则运算顺序的理解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基本能记住四则运算的法则,即:有括号的算式,先算括号里的;没有括号的算式,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要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法。学生虽说能记住,但在实际的练习中出现了以下的问题。
(1)对先字的理解,我发现在很多学生的练习中出现误解现象,他们认为先算的就应该写在前面,如计算12+(13-4)-6时,就会这样写
第 2 页
第 3 页
初听起来觉得很有道理。也有学生用两步计算(同时计算除法和括号里的加法),但说不出理由。
后来在我无意读题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1500除以25的商,减去18加上8的和,差是多少?从结构上看,是要求差,需用商减去和,所以这道题目是同时脱算。
4、适时对知识的补充和格式的规范
这个四年级,当时我是从三年级接手的,在三年级学完笔算乘法时,人教版课本P75页的两道题:2019+300和2132-312大部分学生计算顺序正确,都会计算,但在计算600+1204和805-2019两道题目是,学生总是习惯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或先算减法,再算乘法,导致计算出错,我一直不明白原因。
本学期第二周六年级的教材分析,陈艳梅老师要求老师要多钻研教材、分析学生、选择教法。并对二年级下册《两步计算》同一内容,对比分析了《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编排内容,我这才恍然大悟,人教版只出现了乘加或乘减这两种类型的算式,而北师大版同时出现了乘加、乘减、加乘和减乘四种类型综合算式,并且对两步计算递等式规范了格式,在教学人教版这一内容时,如果能及时补充和规范格式,这对后续三、四年级学习递等式计算,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
第 4 页
烦。
第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