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28例临床分析

来源:爱够旅游网
志2010年6月第2卷第3期Chin J Surg Onto.Jun.2010,Vo1.2,No.3 ・18l・ 短篇论著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28例临床分析 李德祥, 胡琛, 邓俊晖,魏秀文,黎笑媚,黄为昆 惠州,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普外二区(李德祥,胡惠州,解放军173医院普外科(黄为昆) 作者单位:516001 广东5160l2广东琛,邓俊晖,魏秀文,黎笑媚) 第~作者:李德祥,男,辽宁辽阳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胃肠外科的临床工作 【摘要】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 收治的28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22例获手术治疗,根治性手术12例,姑息性手术 1O例:消化道重建方式为空肠“P”袢代胃、胃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组中6例术后发生并发症,肺 部感染4例,切口裂开2例,均经治疗后痊愈出院。未行手术组生存时间为3~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 4.5个月;姑息性切除者生存时间为6~1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2.8个月;根治性切除患者生存时间 为l2—6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7.5个月。结论定期胃镜检查是早期诊断残胃癌的关键,根治性切 除是治疗残胃癌的有效方法,病期及根治性切除是决定残胃癌预后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残胃癌诊断;残胃癌治疗 doi:10.3969/j.issn.1674—4136.2010.03.014 文章编号:1674—4136(2010)03—0181—02 残胃癌是临床低发疾病,但随着诊断水平的提 高,以及首次胃切除术后患者存活时间的延长,残胃 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本文通过回顾 性分析28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残胃癌 的外科诊治。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惠州 1.2 治疗方法 本组手术切除22例,切除率为 78.5%。根治性手术l2例(占54.5%),其中残胃 全切联合胰体尾、脾切除2例,残胃全切联合脾切除 4例,残胃根治性全切6例;姑息性切除10例。消 化道重建方式为空肠“P”袢代胃术、胃空肠Roux— ell—Y吻合术。6例未行手术者中4例已有远处转 移,另2例为患者放弃手术治疗。 1.3病理及TMN分期组织学类型高分化腺癌2 例,中分化腺癌6例,低分化腺癌12例,印戒细胞癌 市中心人民医院共诊治残胃癌(均经手术切除或胃 镜活检后病理证实)28例,其中男22例,女6例;年 龄47~81岁,中位年龄63.8岁。首次手术原因:胃 4例,黏液腺癌4例。根据国际TNM分期标准I期 2例,Ⅱ期4例,Ⅲ期10例,Ⅳ期12例。所有病例 的癌灶周围胃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及肠上 皮化生。 溃疡20例(71.4%),十二指肠溃疡8例(28.6%)。 首次手术重建方式Billroth一1I式18例(64.2%), Billroth.I式10例(35.8%)。残胃癌发生部位:贲 门胃底2例,残胃小弯侧6例,吻合口16例,累及整 个残胃4例。肿块直径约0.6—12.4 cm,平均为 3.8 Q1TI。首次手术距确诊残胃癌的时问为l0~24 年,平均l6.7年。临床表现:上腹部隐痛、饱胀不适 16例,吞咽梗噎感2例,呕血和(或)黑便6例,腹部 包块、消瘦、贫血4例。 1.4随访结果手术组中6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分 别是肺部感染4例,切口裂开2例,均经对症支持治 疗后痊愈出院。28例均获随访,6例未行手术切除 者的生存时间为3~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4.5个 月;姑息性切除者生存时间为6~18个月,中位生存 时间为12.8个月;根治性切除患者生存时间为10 ~6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7.5个月。 ・182・ 2010年6月第2卷第3期Chin J Surg Onco,Jun.2010,Vo1.2,No.3 2讨论 技术的发展,手术技巧的提高,特别是吻合器的广泛 应用,残胃癌的切除率大为提高。根治性切除是治 疗残胃癌的有效方法,本组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3 残胃的癌症发生率为正常人群的5倍 ,影响 残胃癌发生的因素较多,包括 :(1)残胃反流:胆 汁、胰液及肠液反流人胃,破坏了胃黏膜屏障,造成 胃黏膜上皮的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同时碱性 液的反流使胃处于低酸或无酸状态,肠道细菌可移 行至胃内生长,使胃内微环境发生改变,为亚硝酸盐 年生存率47.1%,而行姑息性切除的患者无l例生 存时间超过2年,说明积极的外科手术可以改善残 胃癌患者的预后。手术治疗中需要注意:(1)采用 顺行切除残胃方法,即先游离食管并在贲门处离断, 继续向下游离大小弯网膜并同时清扫该区域淋巴 及亚硝胺的合成提供了适当的条件。(2)残胃失去 营养支持:胃窦部切除以后,失去了胃泌素对胃黏膜 和壁细胞的营养作用,从而使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 生。(3)胃切除术后恶性贫血。(4)幽门螺杆菌感 染。(5)残胃过大:如果切除范围未达到要求,残胃 过大,术后分泌仍较多,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术后极易引起吻合口溃疡,大量胃酸对吻合口的反 复刺激,促使吻合口溃疡癌变。(6)吻合口缺血:缝 线刺激所致黏膜糜烂、溃疡、炎性肉芽肿等。(7)前 一次胃癌的病因,如生活习惯、血型、肿瘤疾病家族 史等并没有改变。上述原因中以残胃胆汁反流最为 重要,Billroth-U式术后反流发生率明显高于Bill— roth—I式,因而Billroth.II式术后残胃癌发病率明显 高于Billroth—I式术后。本组28例中l8例首次术 式为Billroth-II式,占64.2%。因此建议对需手术 治疗的胃十二指肠良性溃疡患者,应尽可能采用 Billroth—I式手术,对难于吻合者,胃肠重建宜行 Roux-en・Y吻合术,可以尽可能减少反流,减少残胃 癌的发生。 早期诊治是提高残胃癌预后的关键,但早期残 胃癌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因此,当残胃患者出现持续上腹部隐痛、上腹饱胀、 黑便、消瘦、吞咽困难等症状时,应警惕残胃癌可能, 须及早行胃镜检查。胃镜是早期诊断本病的主要手 段,活检时应多点取材且保证足够深度,对于一次活 检阴性但仍有怀疑者,宜短期内再次复查以免漏诊, 不易准确活检的部位可结合细胞刷检、组织印片等 以提高检出阳性率 j。胃镜与x线气钡双重对比 造影相互补充,可明显提高浸润型癌的检出率_6]。 手术治疗是残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以往残胃 癌确诊时多属晚期,手术切除率较低,近来随着内镜 结,然后再离断空肠输入、输出袢并清扫该区域淋巴 结,最后整块切除肿瘤和受累脏器,这样可防止由于 手术操作中的挤压使癌细胞沿血行及淋巴结转移。 (2)残胃癌有多病灶性、多时相性的发病特点,早期 癌病灶常和正常黏膜混杂,表浅扩散型残胃癌浸润 胃壁较浅,凭肉眼常难以分辨受累黏膜面的范围;手 术器械与技巧的改进以及支持治疗的完善,使全胃 切除或联合多脏器切除术后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 率均降低 J。因此,为确保手术根治性,应尽可能 行残胃全切除术。(3)对于年龄较大、残胃足够大、 肿瘤比较局限的残胃癌,可考虑采用残胃部分切除 术。(4)对于无法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也应尽量 行姑息性残胃切除,以减少出血和肿瘤代谢产物的 吸收,为术后辅助治疗创造条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对于已无切除可能者,可视具体情况而行胃空 肠吻合、空肠造瘘、空肠侧侧吻合、胆肠吻合等手术, 解除肿瘤所致的胃肠及胆道梗阻。 参考文献: [1]杨忠全,徐泽宽.残胃癌的病理特点与外科诊疗进展[J].中国 肿瘤外科杂志,2010,2(2):108—111. [2] 许东奎,赵平,王成锋,等.残胃癌的l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J].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1):852—854. [3] 程应东,杨桦,罗云生.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J].重 庆医学,2009,38(5):526-528. [4]顾钧,沈定丰,全志伟.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51例II缶床诊疗 分析[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8,12(6):416-417. [5] 陈建荣,郭锡明.残胃病变155例内镜及临床表现[J].中华全 科医师杂志,2006,5(8):501-502. [6] 陈治平.残胃癌外科诊治原则和手术方式选择[J].外科理论 与实践,2008,13(1):12—14. [7]黄建豪,章克毅,吴智勇,等.残胃癌的外科治疗[J].中国基层 医药,2005,12(7):849{5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