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18课三国鼎立导学案

来源:爱够旅游网
 第18课 三国鼎立 反思栏 集体备课 (2)蜀国:以 治国,赏罚分明;减轻 ,兴修 , 鼓励 ;对少数民族采取 政策,加快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 (3)吴国:组织农民 ,推广中原的先进 ; 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 (现在的台湾),加强了 的联系。 反思栏 学习目标 1.识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时间、特点、结果;魏、蜀、吴三国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三国经济概况。 2. 理解三国鼎立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重要过渡。 3通过对历史事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对历史事实和文学作品地 分辨能 力.。 【温故知新】 1.我国四大名著有哪几个 、 、 、 。 2.四大名著其中一部《三国演义》,你知道是指哪三国?它们的领导者又分别是谁? 【巩固提升】 发挥小组合作精神,一起解决下列问题: 1.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是发生在东汉末年的两大重要战役,那么它们与三国鼎立的形成有什么联系? 【导学释疑】 教材助读:认真看课本,相信你能行! 一、官渡之战: 1.背景: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割据一方的军阀 ,黄河中下洲的 和 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军事集团。 2.时间: 3.作战双方: 和 。 4.结果: 以少胜多,大败 ,基本上统一了 。 二、赤壁之战 1.背景:曹操基本上统一了 , 占据长江中下游一带,在 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统治。 依附于荆州地方势力刘表,没有固定的地盘。 2.时间: 3.作战双方: 和 。 4.结果: 以少胜多,打败了 。 三、魏、蜀、吴三分天下 国号 时间 魏 蜀汉 吴 三国经济的发展 (1)魏国:兴修 ,继续实行 。 A.曹操 B.刘备 C.孙权 D.诸葛亮 4、《百家讲坛》栏目播放了易中天品三国后,引起很大反响,问历史上三国鼎立局面1 【检测反馈】 你学会了吗,快来大显身手吧! 1、曹操在《蒿里行》诗里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都城 开国君主 之断人肠。”他描写的这一惨景发生在( ) A.东汉末年 B.东汉初年 C.三国 D.西晋 2、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基础的关键性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3、三顾茅庐、七擒七纵、空城计、借东风„„这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与哪个人物有关( ) 官渡之战:_____年,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奠定了_____北方的基础。 最终形成的时间是( ) A.公元220年 B.公元221年 C.公元222年 D.公元229年 5、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的“志”在何处( )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 6、“今民困国虚,决战之资,唯仰锦耳”反映的是三国时期哪国的情况( ) A.蜀国 B.魏国 C.吴国 D.东晋 7、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赞扬的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诸葛亮 8、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完成下列三国鼎立知识表: 图中的A、B、C表示三国的国名,a、b、c表示三国的都城,请在下列表格中正确的位置填出三国的国名、都城和建立者。 三国鼎立知识表 国名 A_____ B_____ C_____ 【作业布置】 【学后反思】 (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知识、方法,愉悦的情感,也包括走过的弯路的反思!) b_____ c_____ 2

都城 a_____ 建立者

3

4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