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方案

来源:爱够旅游网
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为全面推动我校师生自主发展,努力把“为每一位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无限空间”的教育理念化为具体的教育行为,围绕“高一学会适合,高二持续超越,高三成就自我”这个主线,分层次确立各年级指导重点,即高一“立志成才”教育和学业生涯规划指导;高二理想教育和生活生涯规划指导;高三“三观”教育和职业生涯指导。同时常见校内外两大教育板块,分四种途径具体实施生涯教育,包括教学领域中开设生涯发展指导课,学科教学中个别渗透生涯知识内容;德育工作中展开各类学生社团活动、“种下一棵理想树”等年级主题活动、生涯规划系列主题班会以及生涯发展个别咨询等;在社会实践生涯体验中展开学军、学农、学工;同时利用家长学校,实行家校合作,并通过教师自身研修,共同推动生涯发展。

据此,形成“一条主线,两大板块,三个层次,多种途径”这个富有特色的生涯发展教育模式。

二、具体途径

1、生涯发展指导课程

依据相关资料,开发生涯发展指导课程,预想的课程结构如下:

模块 基础型 类别 课程 主要内容 自我认知、学习心理、人际交往、个性品质等 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选择 生涯发展规划介绍;全面理解自我;理解专业和职业世界;学业规划等 理解自我、理解专业、理解学校、理解职业、文理分科 学习理解理财、企业运营等 理解专业、理解学校、理解职业、和志愿选择 必修(高一、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二) 生涯发展系列讲座 选修(高一) 我的人生我做主——生涯规划课 专业型 选修(高一) 借助 “CareerSky”高中生涯发展教育系统展开讲座 选修(高二) 学生公司等 选修(高三) 借助 “CareerSky”高中生涯发展教育系统展开讲座 1) 基础型课程

A.必修类 结合高中三个年级的不同特点,分别展开以职业生涯认知、职业生涯探索和职业生涯选择等为主题的相关生涯发展的基础性讲座,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同时通过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协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身的兴趣、水平、价值观与个性,获得更高的自我认知,形成对教育、职业等合理的理解。

B.选修类 从自我探索、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三方面对学生实行生涯发展教育,由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性参加。 2) 专业型课程

一是考虑引进“JA中国”开设的经济与商业方面的高中课程。或者结合当地企业家的力量,邀请各领域企业家到校指导学生,老师从旁配合。 2、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发展指导

通过对学科教师的培训,引导其发掘学科教材中所涉及的生涯发展相关事例,选择适宜切入角度,因材施教,或利用教材中显性的名人职业发展经历,或挖掘教材背后隐含的名人成功之路,分析成功生涯的要素。一学年中的课堂教学设计,至少有一次与生涯发展内容相挂钩。如此一方面,能够利用学科专业特点,丰富学生职业知识,同时能够借由比照前人,反观自身,思考个人的理解坐标,从而提升生涯规划水平。 3、生涯发展团体活动 1) 年级主题活动:

高一年级围绕“立志成才”实行学业规划、理解自我为主题展开活动①“种下一棵理想树”活动演讲②三年学业规划展示③给毕业的自己写一封信。

高二年级围绕“走近大学,选择自己的航线”,采用学长引领、专家指导与讲座、个人调查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大学以及专业,实行初步职业探索。如① “做最好的自己”主题演讲活动 ②乐清百名名人访谈活动,生涯人物访谈活动③家长职业生涯理解④一日职业体验活动。

高三年级围绕高考以及填报志愿,利用讲座、调研报告等形式,协助学生调整心态,同时进一步理解大学专业,合理的填报志愿。 2) 班级主题活动:

高一围绕“自我规划,储蓄成功”大主题,自行确定生涯发展团体指导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明智地选科,实行有效的学业规划;高二围绕“坚持我的选择”大主题,展开主题班会,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心;高三围绕“高三学业”、“大学-专业-职业抉择”这两个中心,展开班会活动。

4、生涯发展个别咨询

针对学生个体,展开关于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生涯定向、生涯抉择、教育认知等方面的心理辅导,为学生排忧解难,解除内心的困惑。 5、生涯体验

学校组织展开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生涯人物访谈、职业见习、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协助学生亲自体验社会的人和事,理解自我,明确自我需求,加深对社会的理解,体味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协助他们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表2 生涯体验活动 项目 学军 学工(社会实践) 参与学生 高一、高二 高一、高二 体验内容 在训练中,锻炼意志品质,理解与体验军人职业生活 通过职业人物访谈以及亲自进入各个社会单位学习,理解与体验众多职业生活 在农田劳作过程中,体验职业生活 参与各类社团活动,体验多样人生 学农 社团活动

高二 高一、高二

表3 校内生涯体验活动

形式 主题班会 心理课 主要内容 目标管理、理解自我(职业兴趣、性格、水平、态度、价值观)文理分科、经验交流(大学生活、工作状态、技能培养等)、生涯计划、志愿选择等 学生层面:理念普及、系统测评、报告解读、经验交流、文理选择指导、志愿填报指导、见习实习经验总结、生涯目标确定、生涯计划实施等; 教师层面:理念普及、学生情况分析、教法指导、生涯目标确定等 家长层面:理念普及、文理分科、志愿选择等 依托学校机房、图书馆,开设特定生涯信息查询课或者阅读课,并举行小型研讨会和学习经验交流会; 创业设计大赛、演讲比赛、职业扮演、职业技能比赛、海报展览、生涯博览会、广播站等活动 生涯问题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等 艺术与人文、健康与体育、社会生活、自然科技、研究性学习综合活动等领域 表4 校外生涯体验活动 内容 讲座 生涯查阅 年级主题活动 团体咨询、个别咨询 学科渗透 形式 参观 实习 见习 社会调查 利用寒暑假、周末进入工厂、学校、医院、商业机构、企事业单位实行参观访问、短期见习或简单实习,切身体验工作世界 利用研究型学习调查不同信息、撰写调查报告 ;借助社团活动展开社会调查; 利用一些公共开放日(高校招生公开日、企业单位开放日等 组织学生实行外部世界的探索 提前体验招聘,亲自体验工作内容(如一日职业体验活动) 公共日 体 验 生涯人物 结合目标信息设计访谈问题, 访谈后实行资料整理并讨论交流,留存资料访谈 能够作为以后的生涯教育参考资料。 6、教师研修,家校合作

通过报刊、讲座、研修课程等活动促动教师对生涯发展的理解,进一步提升指导学生实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水平。同时通过家长学校展开一系列活动,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7、课题研究

以教育科研促动培养和提升全体师生的生涯规划的意识和水平。学校成立一个课题组成为生涯规划的核心团队,其中组长为校级领导,展开乐中学生生涯规划相关的教育科研活动。

三、 成效反馈

1、 形成特色的系统化的生涯发展指导校本课程体系; 2、 形成生涯发展团体活动方案; 3、 学生生涯规划状况的跟踪调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