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镇中学课堂教学设计
备课人 课 题
王素苗
与妻书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学习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以及常见的文言现象。 分析理解导读法
引导学生提取关键语句,感受烈士刚柔相济的情怀.
重点 难点
教学设计 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 培养学生提取关键语句的能力
教 学 内 容
教学环节与活动
设计
一.导入新课(3`)
教师深情朗诵:“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这是孙中山对1911年4月27日黄花冈起义的评价。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这是黄兴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题写的挽联。
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起义前夕的24日夜写下了一封《与妻书》。
二.文言词汇探讨(落实预习效果,10`)
(1)不能竟(完 )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 体察 )吾衷
体( 体察 )吾此心
(2)即此爱汝一念( 意念 ) 以天下人为念( 挂念 ) (3)老( 尊敬 )吾老,以及( 推广到 )人之老;幼( 爱护 )吾幼,以及人之幼
(4)禁( 承受 )失吾之悲 恐不胜( 承受 )悲 (5)何事不语?( 说 ) 即欲以此行语汝( 告诉 ) (6)且以汝之有身也( 因为 ) 以寸管形容之( 用 ) 与汝相守以死( 表修饰 )
(7)第( 但 )以今日事势观之
(8)汝其( 一定 )善抚之,使之肖( 像 )我 女必像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纠正
1
汝( 一定 )
(9)吾灵尚依依旁( 陪伴 )汝也 (10)汝幸而偶( 嫁 )我
(11)所未尽者,汝可模拟( 想象 )得之
三.精彩段落赏读(25`)
1.设疑:本文思路清晰,可以分为三层.你能用简洁的语言分别予以概括吗?
明确(出示幻灯)1交代原因;234抒情明理;567再诉衷肠 其中第二层为全文主体,写得尤为丰厚感人,下面我们就来重点赏读
2.赏读第二段
(1)设疑:本段的中心句是哪句?
讨论并明确: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2)设疑:本句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讨论并明确:全文主旨和总纲,简单阐述舍妻赴死的道理,以下的第三段和第四段分别抒“至爱”之情、明“就死”之理
3.赏读第三段
(1)设疑:本段的核心句是哪句话?与第二段中哪句话相照应? 明确:“吾真真不能忘汝也”紧扣“吾至爱汝” (2)设疑:本段追忆了哪三件夫妻恩爱的往事? 明确:“请汝先死”或“不忍留苦于汝”等;“并肩携手”或“双栖甜蜜”等;“恐不胜悲”或“难以语汝”等 4.赏读第四段
(1)设疑:第一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并明确:承上启下,由抒情转入说理
(2)设疑:本段的核心句是哪句话?与第二段中哪句话相照应?
讨论并明确:“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紧扣“吾勇于就死”
(3)设疑:如何看待“善抚之,使之肖我”?可否化用孙中山的诗句来表达?
讨论并明确:表达烈士注意培养革命后代,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愿望;革命尚未成功,“后生”仍需努力 5.齐读三、四段
2
学生齐读课文, 学生讨论:展示成果,代表发言:
教师多媒体展示。
学生自荐朗读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自荐朗读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自荐朗读
让我们分角色齐读第三(男生)、四(女生)段,一道品分角色朗读 味烈士发自肺腑剖肝沥胆的至诚至精的语言,感受烈士儿女 情长又英雄气壮的至柔至刚的情怀吧! 四.拓展鉴赏训练(7`) 幻灯片展示 以下几句诗文中,与《与妻书》的情感韵味一致的三项是( ) A.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B.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C.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 D.英雄英难,儿女总牵情,历尽了风霜血雨,这份爱仍旧在心间。(《英雄无悔》) E.历尽磨难真怀在,天长地久不分开。(《梁祝》) F.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挽秋白) 教学 小结 教学 反思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