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尕藏吉
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20年第18期
尕藏吉
(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年都乎乡农牧业技术服务站,黄南 811399)
摘要:近年,牛结核病频频发生,给青海省同仁县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危害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分析目前同仁县牛结核病流行现状、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探讨该病的诊断方法及综合防治对策。
关键词:牛结核病;诊断;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0.18.022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Bovine Tuberculosis Diagnosis
Gacangji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Technical Service Station of Nianduhu
Township,Tongren County,Huangnan Prefecture,Qinghai Province,Huangnan 811399,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bovine tuberculosis has brought certain losses to the cattle breeders in Tongren county,Qinghai province,endanger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attle breeding industry.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epidemic situation,causes and clinical symptoms of bovine tuberculosis in Tongren county,the diagnostic methods and integrated control measures of the disease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bovine tuberculosis,diagnosis,control strategy
0 引言
同仁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有着丰富的草场资源,天然草地质量较高,凭借独天得厚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牛养殖中,极大促进着同仁县牛养殖业的发展。
1 流行现状
牛结核病属于人畜共患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其主要病原体是牛性分枝杆菌,患病牛是最主要的传染源。近年,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人们对于牛肉制品、牛奶需求量越来越大,极大促进同仁县牛养殖规模的扩大。但是,近年牛结核病却呈现出高发趋势,严重阻碍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据相关统计数据资料表明,目前世界每年有近300万人受牛结核病的威胁死亡,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西方发达国家及我国,牛结核病的防治主要以检疫和扑杀为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近年,牛结核病有卷土重来的趋势,同仁县作为重要的牦牛、奶牛养殖地区,面临着严峻的疫情考验。在我国,每年有近15万人感染牛结核病死亡,发病率位居世界第2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高度重视起对牛结核病的防治工作,降低发病率,保障牛养殖业健康发展及人类健康,减少损失。
2 病原学
牛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是分枝杆菌,分枝杆菌又包括结合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及禽分枝杆菌3种。分枝杆菌呈纤细状,有的呈弯曲状,无鞭毛、胚芽及荚膜。分枝杆菌具备极强的抗逆性,在干燥及阴冷环境下均可生存5月以上。但分枝杆菌怕光,在阳光暴晒下,很快会丧失活性。据相关试验表明,阳光暴晒温度达到60 ℃时,10~30 min可将其杀死,温度达到85 ℃时,5 min即可将其杀死。
3 症状表现
患有结核病的牛,在发病初期其症状不明显,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其症状会越来越明显。该病潜伏时间不固定,有的为十几天,有的为数月,甚至有的数年才发病。同仁县在牛养殖中,常见的结核病以肺结核、肠结核及乳房结核为主。患有肺结核的牛,会出现长期性的顽固性干咳,尤其是在清晨,会出现剧烈咳嗽,病畜易疲劳,日渐消瘦,严重的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患有乳房结核的牛,其乳房淋巴结会出现明显的肿大现象,乳腺出现弥漫性硬结,表面凹凸不平,乳汁分泌量及质量明显下降,严重情况下,会出现乳腺萎缩等现象。患有肠结核的牛,日渐消瘦,时而便秘,时而下痢,粪便中掺杂一些血液。
4 诊断方法
4.1 细菌学检测
细菌学检测是检测牛结核病的常用检测方法,检测以分枝杆菌为主,在检测中,应用涂片染色法或细菌培养法,均可发现病原体。在这其中,涂片染色法的应用非常便利,检测效率较快,在检测中所应用的材料及设备较为常见。该法也具备一定的不足,缺乏特异性,无法确保所鉴定出的非典型分支杆菌、结核分支杆菌的准确性。针对一些疑似感染结核病的牛,可以采取细菌培养法检测,分离培养所产生的代谢细菌并借助显微镜检测,即可实现有效的判断。但是,由于结核杆菌的生长速度非常慢,再加上多种因素的影响,会降低检测准确性。
4.2 分子生物学诊断
在西方发达国家,已采用分析生物学技术诊断牛结核病。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包含3个方面的技术,具体如下。
4.2.1 PCR检测
应用PCR检测法检测牛结核病菌,不仅具备较高的检测效率及灵敏度,而且还能优化整个检测过程,凭借自身的诸多优势,为检测顺利提供保障。主要是对病菌的基因序列进行研究,提升PCR检测法特异性,并为其准确性提供保证。但是,需要指出的是,PCR检测法对于仪器和相关的技术分析要求比较高,假如试验检测过程不规范操作,将会极大影响检测结果。为更好地保障PCR检测法的应用,应对其前期工作进行认真准备,保证后期工作可以正常运行。
4.2.2 DNA探针检测
应用DNA探针检测技术展开牛结核菌检测工作,需要将已经标记了的DNA片段及还没有检测的样品进行分子相互检测,在检测时要注意正确的标记基因序列的存在方式。探针是DNA探针检测技术的最大特征,探针主要采用全染色体核酸、cDNA探针等2种方式,主要是对被分开一段时间的寡核苷酸进行记录,随后与外部的扩增产物进行杂交,其最终产出的菌株会出现特异性情况,上述方法对检测结核病病原菌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其他病菌检测也有明显效果。
4.2.3 免疫学诊断
免疫学诊断技术主要包括2种,一种是结核菌素试验,目前该法的应用非常广泛,在长期不断的实践应用中,结核菌素试验优势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最标准的试验检测技术,并且得到了世界公认。现阶段,我国对于牛结核病菌检测中所引用的结核菌素主要以纯化蛋白质衍生物为主,但是该检测法的应用操作流程较为复杂,试验时间较长,并且极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降低检测准确性[1]。另一种是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检测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抗原抗体反应等相关的技术,这种方式比较方便简洁具备较高灵敏性,目前在牛结核病检测工作中实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该检测方法也具备一定的劣势,病原菌不具备良好的抗原性,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会影响试验检测结果。
5 综合防治对策
养殖户要在牛养殖中,要定时定期的做好牛结核病检疫工作,在每年的春秋季节,通过问诊检查和结核菌剂展开检疫,一旦发现阳性病牛,要及时淘汰[2]。针对受到威胁的牛群,在完成首次检疫后每间隔30 d检疫1次,连续检疫6次,如依然没有阳性病例,可判定为无病牛场。第二,针对一些新生犊牛,在1月龄后要及时接种,皮下注射50 mL,20 d后可产生抗体,每年接种1次,能降低牛结核病发病率。第三,养殖户要充分意识到牛结核病的危害性及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预防意识,认真做好饲养管理工作,确保牛圈舍光照通风,控制温湿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出现过度拥挤的现象,不可盲目扩大养殖规模。第四,要定期做好对牛舍消毒工作。针对出现阳性病例的牛场,要全面彻底的消毒,并进行晾晒。针对养殖场中的金属器材,可以采取蒸熏消毒法,针对进出入车辆,可以采用2%烧碱消毒,针对饲料及垫料,要焚烧处理,针对粪便,要密封发酵处理。第五,养殖场户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避免引入病牛。如必须要引种,要认真做好检疫工作,并隔离饲养1月,确认无异常的情况下方可合群饲养[3]。第六,饲养人员要认真做好体检工作,定时定期的进行体检,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隔离诊治,避免传染给牛。第七,目前对于牛结核病的治疗,常用药物有链霉素、异烟胼及对氨水杨酸钠等,采取肌注+口服的方式使用。但是,上述药物治疗牛结核病,疗程较长,费用较高,并且不易于根治,因此针对无治疗意义的病牛,要及时无害化处理,避免造成大面积的感染发病。
6 结束语
近年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牛结核病呈现出高发的趋势,因此做好针对性的研究分析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保障同仁县牛养殖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淑琼,曹鸿远.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现状及进展简述[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6):2 135-2 136,2 139.
[2] 王云霞,于三科,翟军军.牛结核病的现状及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7(1):21-22.
[3] 王云霞,于三科,翟军军.牛结核病的现状及诊断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6(6):38-41.
作者简介:尕藏吉(1966-),青海同仁人 ,中专,中级兽医师,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