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螺丝刀、剪刀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叫做简单机械,各种各样的工具就是简单机械。
2、 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3、 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是省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是费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4、 省力的杠杆有开瓶器、核桃夹、各种钳子;费力的杠杆有镊子、筷子、火钳、夹子;不省力不费力的杠杆有订书机、切刀、剪刀。
5、 像水龙头那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 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省力;在轴上用力就费力。轮越大越省力。 7、 常见的轮轴有方向盘、各种开关、门把手、扳手。
8、 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9、 动滑轮是随着重物移动的滑轮。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省力。
10、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改变力的方向,可以成倍地省力。 11、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12、生活中的斜面有:斧头、菜刀、剪刀、楼梯、盘旋的山路、立交桥引道、螺丝钉等。 13、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有车把是轮轴,刹车是杠杆,脚蹬子是轮轴,螺丝是斜面。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1、 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柱比梁的抗弯曲能力强。
2、 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3、 改变材料的形状,如把薄板性材料弯折成“V” “L” “U” “T” “工”字形状,实际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 拱形承载重量时,可以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压力。 5、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承载的压力大,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6、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7、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优点是节省材料、坚固不容易变形、拆装方便。 8、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9、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风阻小(与中国古塔相比的优点)。 10、改变形状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的原因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11、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增加。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增加纸的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
第三单元 能量 1、 丹麦科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 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3、 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4、 电磁铁的磁性是可以改变的。
5、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
6、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 7、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8、 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电动机工作的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9、 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不同的形式。和运动有关的物体有机械能。燃料、食物、化学物质中储存的是化学能。
10、能量有电、热、声、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能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11、电 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 12、 电池是把化学能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电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13、煤是几亿年前的植物经过复杂的变化变成的;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14、水能、风能、化学能大多数能源最终都来源于太阳。
15、新能源有地热、风能、水能、原子能、直接利用的太阳能、沼气能源等。
实验题:
1、 奥斯特实验: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方向一致,接通电流,磁针偏转,电流越大,偏转的角度越大。断开电流,磁针复位。
2、 通电线圈和指南针实验:线圈立着放,指南针越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越大。 3、制作电磁铁需要的材料有铁钉、导线、电池。
4、检验电磁铁的南北极: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指南针检验。在电磁铁通电的情况下,铁钉的一端靠近磁针的一端,发生相斥或相吸的现象,说明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并能测出它的南北极,运用的原理是异极相吸,同极相斥。
第四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1、地球上现存的物种有200万--450种 2、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3、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4、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身体中有脊椎,构造比较复杂。
5、像蚂蚁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后代的动物是哺乳动物。
6、动物的种类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昆虫是动物中种类最多的,达100多万种。 7、动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宜。 8、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 9、地球上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主要原因。 10、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小学科学六上实验研究题
一、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斜面是否省力? 1、实验题目:斜面是否省力? 2、我的猜测: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3、变量:是否利用斜面。
4、常量:物体提升的高度、提升的重物、测力计
5、实验过程:①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②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高度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③比较两次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结论: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二、斜面的坡度大小(倾斜角度)是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1、我的猜想: 斜面的的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坡度越小越省力。 。 2、需要改变的条件: 斜面的坡度大
小 3、不改变的条件: 斜面的高度、测力计、小重物 _____________。 4、操作方法:①用长度不同的四块木板搭在同一高度的木块上, 形成四个相同高度不同坡度的斜面;
②分别利用不同的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的高度,
并用测力计测出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③比较四次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小明也设计了实验,研究后得到如下数据: 斜面的状况 直接提起 A斜面 B斜面 铅笔盒 3.0牛 1.7牛 1.35牛 一盒钩码 11.5牛 8.0牛 7.1牛 一本书 4.8牛 3.3牛 2.9牛 请你仔细分析实验结果,说说你的发现: 利用斜面可以省力,而且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C斜面 1.25牛 5.3牛 2.1牛 D斜面 1.0牛 3.8牛 1.4牛 三、要比较报纸和普通白纸哪一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写出题目,材料,实验步骤。
1、实验题目:报纸和普通白纸,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2、我的猜想:普通白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3、实验材料:报纸、白纸、小木块、大头针 4、变量:纸张的不同(白纸和报纸)
5、常量:纸张的大小、小木块之间的距离(桥墩的距离)
6、实验过程:①用两块小木块做成桥墩,把报纸放在上面做桥面,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②把普通白纸放在桥墩上,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③比较哪一种纸放的大头针多,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就更强。
四、检验电磁铁磁力与 线 圈 圈 数 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2、我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线圈的圈数。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①20圈;②40圈;③80圈。
5、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常量):铁芯的大小、电流强度、导线、大头针。 6、实验过程:①把导线在铁芯上绕2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②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③把导线在铁芯上绕80圈,接上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④比较三次电磁铁吸的大头针的数量,得出结论。
(结论:电磁铁线圈的圈数越多,磁力越大,圈数越少,磁力越小。)
五、检验电磁铁磁力与 电 流 强 度 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电流的强度大小有关系吗? 2、我的假设:电流越强,磁力越大;电流越弱,磁力越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电流的强度(电池的数量)。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①一节电池;②两节电池;③三节电池。
5、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常量):铁芯的大小、线圈的圈数、导线、大头针。 6、实验过程:①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一节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②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两节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③把导线在铁芯上绕40圈,接上三节电池后,能吸引多少根大头针; ④比较三次电磁铁吸的大头针的数量,得出结论。
(结论:电磁铁的电流越强,磁力越大,电流越弱,磁力越小。)
六、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电池的接法、线圈缠绕方向) 1、实验问题: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是否有关? 2、变量:电池正负极的方向。 3、常量:线圈缠绕方向、指南针、铁钉
4、实验过程:①把线圈缠绕在铁钉上,接上电池后,利用指南针观察钉尖的磁极; ②交换电池的正负极方向,利用指南针观察钉尖的磁极方向; ③比较两次实验中钉尖的磁极方向,得出结论。
小学六上科学简答题
一、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有哪些?请你列举出四种。
自行车部件 车把(车龙头) 刹车 脚踏板与大齿轮 螺帽、螺丝 简单机械类型 轮轴 杠杆 轮轴 斜面 所起的作用 轻松控制方向(省力) 省力 省力 省力 二、把白纸弯折成“V”、“L”、“U”、“工”等形状为什么增强了抵抗弯曲能力?
把白纸等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等形状,实际上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减少宽度虽然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改变形状是在不增加材料的情况下,增强抗弯曲能力的最好办法。) 三、拱形承受压力的特点是什么?
拱形承受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紧密,只要抵住拱向外推的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压力。 四、圆顶形承载压力的特点是什么?
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五、球形承载压力的特点是什么?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是拱形,球形的任何一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六、哪些特点使框架铁塔不容易倒?
底面大(上小下大)、下面重(上轻下重)、风阻小(与中国古塔最大的区别) 七、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有什么优缺点?
优点: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强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缺点:桥板离水面距离近,不利于大型船只通过。 八、电磁铁与磁铁相比较都有哪些特性? 电磁铁要能电后才能产生磁性;南北极可以改变。 九、煤是如何形成的?
亿万年前,地球上生长着大片的森林,在湖泊、沼泽等低洼地区,植物生生死死,大量堆积,渐渐被泥沙掩埋。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泥土沙石堆积,植物被埋得越来越深,与空气隔绝,在长时期的压力、高温共同作用下,植物慢慢变成了煤。
十、植物对人类和其他动物有什么作用?
1、提供给人类做食物;2、供人类欣赏;3、提供给人类做药材;4、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5、可以净化空气;6、提供给动物做食物。
十一、田野中的绿色青蛙对其生存和物种延续有什么重要意义?
在田野中,绿色青蛙因为有好的伪装而被保留下来,其他颜色的青蛙因为过于显眼而被猎食者吃掉,所以田野中的绿色青蛙对其生存和物种延续有重要的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