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卷第8期 化工技术与开发 V0l-39 No.8 2010年8月 Technology&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 Aug.2010 竹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梁春群,莫攸 (广西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竹纤维进行表面改姓,通过热压成型工艺制备了竹纤维增强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研 究了竹纤维(BF)的长度、竹纤维含量和CaCO3含量对竹纤维/环氧(BF/E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纤 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拉伸和冲击强度得到明显改善;当竹纤维含量为20%时,BF/E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和冲 击强度分别达到37.64MPa、8.30MPa。 关键词:竹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TB 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905(2010)08・0023-04 目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纤维主要是 l g・L~,焦磷酸钠浓度为0.5 g・L 的溶液里煮沸2h,脱 由玻璃纤维、芳纶和碳纤维等,这些增强纤维材料 去纤维表面的胶质,再用酸洗和水洗,最后处理成 性能良好且均匀,但它们一般都存在着加工困难、 细丝状,在70"C下烘干5h,取出备用Il“。 耗能大、造价高、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天然 往95%的乙醇水溶液中加入浓度为O.6%的 植物纤维如竹纤维等来源广泛、性能适中,它们在 KH-550型硅烷偶联剂,比例为6:4,充分混合1h,用 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正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材料界的 醋酸调节pH为4,把上面处理好的竹纤维放人上述 重视【】一。我国竹类资源丰富,竹材产量高,而竹子的 溶液中浸泡1.5h,取出竹纤维并在70"C恒温烘箱中 再生能力强,成材期短,生长迅速,栽种成活后4~5 干燥。 年即可成林砍伐。竹材料纤维由于其强度高、原料 1-3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测试 丰富、天然抗菌性好、吸湿放湿和质感柔软等特点, 采用热压成型制作竹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 目前主要用于建筑、造纸和纺织r卜9】等行业,因其有 材料板。室温下将竹纤维、环氧树脂、聚酰胺、邻 很好的强度特性,也用于制作高性能的复合材料【m】。 苯二甲酸二丁脂、咪唑、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将混 本文对竹纤维进行改性,并将改性竹纤维作为增强 合物放人模具中,在平板硫化机上预热1 5min,然后 材料,制备了竹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并研 加压,在80"C下保压固化3h,再在100"(2下保压固化 究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2h,开模取出放人烘箱抽真空至0.07MPa,在IO0 ̄C下 1 实验部分 烘20h,制成复合材料。放置7d后测试相关的力学性 能。拉伸性能按照GB/1r 1040测试;冲击性能按照 1.1主要原料与仪器 G 汀1843测试。 原料:环氧树脂E.44和低分子量聚酰胺树脂 650(工业品)、氢氧化钠(AR)、硅烷偶联剂 2实验结果与讨论 (r ̄-550)(I业品)、高锰酸钾(AR)、冰醋酸(AR)。 2.1竹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仪器:XWW-20型万能试验机、XYZ.12型哑 从图l和图2可知,竹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 铃型制样机、XQZ.1型缺口制样机、XJUD一55电子 材料的力学性能均比未添加竹纤维的环氧树脂复 悬臂梁冲击试验机。 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高。BF/EP复合材料的拉伸、冲 1.2竹纤维的提取及表面改性 击强度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当纤维含量增加到 将竹片在碱浓度为30g・L~,Na2SO4浓度为 20%时,拉伸、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比纯EP材 收稿日期:2010.05.17 化工技术与开发 第39卷 料的拉伸、冲击强度分别增加了l12%和54.7%;竹 纤维含量继续增加,拉伸性能随之下降。这是因为 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实现强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基 体将承受的载荷传递给增强纤维,当含量较低时, 复合材料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基体材料即树脂的强 度,在基材中所起的增强作用不足以抵消在基材中 形成的应力缺陷所起的破坏作用,随着含量的增加, 复合材料所受应力均匀分布,强度才得以提高,当 含量达到临界纤维体积分数时出现最大值,这与材 料加工时原材料含量对体系工艺条件的影响和纤 维含量在基体树脂中的分散程度有关。当纤维含量 超过临界值时,BF用量继续增加造成了纤维在树 脂中的分散性下降和界面间的粘合性变差,因此复 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当纤维量超过40%时,复 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会急剧下降。 材料的断裂伸长率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总体 上呈下降趋势,纤维含量为零时,材料的断裂伸长 率较大,当材料中加入增强纤维后,试样的断裂伸 ∞垒\ 黼侣囊 8 长率迅速降低,纤维增强复合的拉伸断裂实质上是 其拉伸区间内最薄弱部分的所有基原纤维或树脂 大分子逐渐被抽拔或拉断,复合材料的材料断裂伸 长率取决于纤维,一般而言,承受拉伸力的大分子和 纤维的根数越多,纤维强力越大,断裂伸长率越小。 因此,纤维含量的增加减小试样的断裂伸长率。 综上所述,竹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大 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纤维含量达20% 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和冲击强度分 别达到22.86MPa、7.78MPa,比纯EP材料分别增 加了112%、54.7%。 ∞ 皇 嚼 圣 0 10 ∞ ∞ 柏 竹纤维含量,_ 图1竹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U 1U 日 ■U 纤维含量/-t'‘ 图2竹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 2.2竹纤维长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从图3和图4可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 纤维长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当纤维的长度为 20mm时,BF/E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和 冲击强度分别达到37.64MPa、8.30MPa。其后随着 纤维长度的增加反而有所下降。对于不同的纤维的 长度,作用在纤维上的拉应力也不同,单向短纤维 复合材料的强度取决于纤维长度厶若上小于上c(当 应力达到纤维断裂时的最短纤维长度称为临界纤 维长度三c),则纤维上的拉应力达不到纤维的断裂 强度,这时,纤维只能拔出;当上大于工c时,纤维 会发生断裂【挖】。所以,在临界纤维长度以下,纤维 越长,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强度越大,纤维对基 体的增强效果越好。如果纤维长度较小,则载荷将 从基体传递到一段很短的纤维上去,纤维应力不能 达到其应有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如果要求在一 段小的纤维长度内由基体向纤维传递较大的力,则 界面应力太大,可能引起界面脱胶或基体屈服。 哥 皂 氍 圣 飘 0 5 10 侣 20 ∞ ∞ 算 竹纤维长度/岫 图3竹纤维长度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3 5 鼍第8期 梁春群等:竹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25 ∞ 越隈懵是 0 6 ● 0 5 40 15 20 葛 ∞ 饕 竹纤维长度/皿 图4竹纤维长度对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 2_3填料CaCO3的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从图5和图6可知,当复合材料加入CaCO3 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有较大的提高,复合材料 的冲击强度则呈下降趋势,但是下降趋势很小,基 本上没有影响材料的使用;随着含量的增加,材料 的拉伸强度呈缓慢上升,当增加到8%时达到最大 值,拉伸强度达到33.79MPa,继续增加达到1 0%时, 拉伸性能反而下降,这是由于CaCO3在材料中较易 分散,而且还可以起到润滑作用,使基体树脂与竹 纤维更易混合均匀,CaCO3粉末均匀分布和填充在 树脂基体的微小间隙中,减少应力缺陷,当材料受到 负载时,可以更迅速和均匀地传递应力,能有效地提 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CaCO3用量过大,CaCO3 与材料的相容性变差,界面粘合力减弱,造成材料 的性能反而下降。 总之,适量地增加填料CaCO3,一方面既能提 高材料的拉伸性能,另二方面又能部分降低生产成 本。 3B 3I 麓 置 -2 0 2 ● 6 8 10 12 cac0 t% 图5 CaCO3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8 帕 皇 \ 骤6 懵 是 ● ・2 0 z 4 § 5 1u 1z CaCO3Crl/wt ̄ 图6 CaCO3含量对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 3 结论 (1)竹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大大提 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纤维含量达20%时,复 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和冲击强度分别达到 22.86MPa、7.78MPa,比纯EP 举盼别增加了ll2%、 54.7%。 (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纤维长度的增 加而显著提高,当纤维的长度为20mm时,B耽P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和冲击强度分别达 到37.64MPa、8.30MPa。 (3)从加工性能考虑,可以在材料中适当加 入CaCO3粉末填料,一方面可以适当降低材料成 本,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加工性能,使各原料更易充 分混合均匀,还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拉伸强度。 参考文献: 【1】汪克来,蔡键.竹纤维增强塑料材料性能研究【J】.安徽 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3(2):78-80. 【2 颜大为,蔡敏.2】竹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研究【J】.安 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4(4):19.22. 【33] 杨勇.竹纤维增强PP复合材料的研究【J】.塑料,2004, 33(3):47-50. 【4】李亚滨,寇士军.竹纤维/聚己内酯复合化的研究【J】.天 津工业大学学报,2004,23(3):26.28. 【5】孙正军,程强,江泽慧.竹丝/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J】.航空制造技术,2008,(6):89—91. 【6 唐伟家.6】竹纤维填充生物塑料制汽车内饰件【J】.合成材 料老化与应用,2007,36(1):54. 【7】 邵敬党.天然竹纤维的性能及其应用【J】.四川丝绸, 2006,(4):23-24. 【8]8 李宁,白洋.竹纤维性质及其应用【J】.纺织科技进 屉 膏i化工技术与开发 第39卷 展,2OO7,(3):l5・17. 【l1】徐伟,唐人成.烧碱处理法从粗竹纤维中提取天然竹纤 【9】柏俊岩,柏俊峰,秦喜庆.竹纤维的纺织性能及其应用前 维【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6,40(3):1-5. 景【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3):4.9. 【12】高光,杨之礼.sF的基础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 【10】林冠烽,程捷,黄彪.竹纤维的开发和应用【J】.亚热带农 报,1992,20(3):104—114. 业研究。2007,3(1):69—72. Preparation of Bamboo Fiber-reinforced Epoxy Resin Composit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Study LL耋NG Chun-qun,Mo You (College of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Nanning 530001,China) Abstract:Caustic soda solution was applied to treat and p耐 crude bamboo fiber(BF).Bamboo fiber was treated with coupling agent(KH550)。nadthenitwasblendedwiht epoxy resintoprepareBF/paoxy(EP)compositesbymelt-bleedingprocess.EffectsOf ocRtcnt offiber,length offiber end content of CaC03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BF/EP wfff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ensile sUelgtheedimpact strengthofcomposites reinforcedbyBFincreased 112%end 54.7%respectively;whenthelengthofBF 哪20 mlft ̄the BF content was 20%,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the impact strength were best and reached 37.64MPa and 8.30MPa resp蒯vely.However,ifCaCO3 WaS blended wiht hte composites,ist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improved. Keywords:bamboofibe ̄,epoxy resin;composite;mechanicalproperties (上接第40页) Synthesis Progress of Ethylenediamine HUANG Ke.1 。WANG Ze-fenz,SUNGuo.-sond,ZIL'4NGXue-wang1. MOBin.huiI WEIt,iI一.WANG GuyingI一.I.JUYu-hongI.NINGHong1 (1.Guangra Research Institute ofChemical Industry,Nenning 530001,China; 2.SchoolofChemistry andChemicalEngineering,GuangxiUniversiyt,Naming 530004,China; 3.Guengxi Xinjing Science&Technology Co.,Ltd.,Nanning 530001,China) ’ Abstract:Theproductiontechnologies and synthesisprogress ofethylenediaminebyEDCendMEAwas summaried,andMEAwas mainly introduced.It Was put forward that We should pay more efforts on the study ofthe synthesis process of ethylenediamine accordingtotheactual situationofourcommy. Key words:ethylenedismine;dichloroethane;ethanolamine;catalyst;research development (上接第46页) Determination of Trace Iron in Caprolactam by Chemiluminescence Method CHENLin-ying (Sichuan Salt School,Zigong 6430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hte chemiluminescence reaction of luminol and dissolved oxygen catalyzed by ferrousion,the trace iron was determined wiht discme sampling chemiluminesceut analyzer.The sensitiviyt and selectiviyt ofthis method Was good・ Keywords: reaction;trace iron;luminol;dissolved oxy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