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感动人物发言稿

来源:爱够旅游网


感动人物演讲稿

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同学,因为我觉得帮助别人就是一种快乐!我在班里经常为同学们盛饭,尽管自己也很饿,但是能够为大家服务心里很高兴!有时,我刚刚打来一桶饭,自己还没来得及吃,一桶就没了,等第二桶打回来,已经累饱了,于是匆匆吃两口,收起饭盒,高高兴兴劳动去了。

劳动确实有点辛苦,但我不会把它当作烦恼。有一次,为了替班里多挣点班费,我和其他几个同学主动为班里收拾废弃物。我们把沉甸甸的箱子搬到楼下去,使尽了全身的力气,最后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忘了,但我并不觉得委屈,反而觉得能够为班级服务很光荣,自己也在劳动中得到了锻炼。

有时我还会主动打扫一下教室卫生,为大家创造一个整洁的环境;有时,我也会利用自己的特长为班级争光,比如,在学校运动会上,每当我冲过终点线,获得好成绩的时候,我

总喜欢看看老师和同学们,希望他们能够分享我的快乐??

在家长的引导下,我还参加了今年的“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后来我看到了报道,全球8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000个城市和村镇的人们参与了这个活动,而其中就有我一个!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原来还能为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现在,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将来也要

去当一名志愿者,为社会尽更多的责任!

记得老师曾经说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虽然我现在还处在耕耘的阶段,但我的付出

也有回报,我收获了大家的信任和鼓励,也收获了自己的真诚和快乐!

有的人喜欢超过别人,有的人喜欢表现自己,而我喜欢默默地奉献!正如那句奥运名言:

我奉献,我快乐!我还会继续为大家服务,用我微薄的力量,创造属于自己的快乐天空!我

有一个座右铭:做最好的自己!我会继续努力的。谢谢大家!篇二:身边感动人物的演讲稿

现在的春天 永远的春天

各位领导和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xxxxx单位的xxx,我今天的演讲是《现在的春天 永远的春天》!

她是一个19岁的花季女孩,但她又不仅仅是一个花季女孩,因为在她的花季,也充满了雨季。

19岁的年龄,就要背负着家庭的重担。生活在了普通的农村家庭,却享受不到普通家

庭的幸福温暖,幼小的心灵就要承受精神病母亲的去世,还要背着瘫痪的父亲去他乡求学。

曾现春,一个19岁的驻马店花季女孩,去年被商丘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录取。为了既照顾好父亲,又不耽误学业,决定背起爸爸去上学。清晨,当其他人还在睡梦中,曾现春背起父亲,带着简单的行李,告别了她生活了19年的家乡,走上了去商丘读书的路。迎着朝阳,向前走去。一个农村的苦孩子,以她瘦弱的身躯背起的不仅仅是一个生病的父亲,

她背负的是一个沉重而又充满希望的未来!

曾现春每次上完课,回去陪父亲聊天成为了她最开心的事情。当同龄人在美好的大学校园里花前月下的时候,她却在做着几份兼职来供养着父亲,当同龄人在享受父母宠爱的时候,她在想办法使父亲更开心。生活赋予她生命太多不能承受之重,但她瘦弱的肩膀就是这个家

庭的翅膀,扛住了生命的所有重量!

有时候在想,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19岁的花季,对父亲不离不弃,让亲情变成了信念,她的爱像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坚定、温暖与搀扶!在风雨里,逐渐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

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

她说:“我现在的每一天都是春天,有大家的关心和帮助,让我还在坚持着,我不会放

弃。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尚未脱离稚气的话语,相信感动的不

只是笔者一个人。在苦难的生活面前她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选择了挑起生活的重担,我们不禁为曾现春的坚强而鼓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恩情天高海深,在父亲疾病缠身需要照顾时,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责任和坚强!让一个本应在父母怀里享受宠爱

的孩子,提早体验了生活的艰辛!

在茫茫人群中,她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她看似渺小,却塑造了伟大,曾现春,这不只是一个人的名字,更是一座城市的旗帜!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坚强!让我们一起祝福曾现春,她是现在

的春天,她是人间永远的春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篇三:2016感动人物精彩演讲稿

2016感动人物精彩演讲稿

感动洪湖激情演讲

忠诚守望三十载英雄壮举十二天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忠诚守望三十载,英雄壮举十二天”。

在我们身边有一位忠诚守望稻田三十年、默默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他时时刻刻鼓舞着我们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在我们眼前有一位感天动地、热爱乡亲的基层干部,他坚定地站在暴雨连连、波涛汹涌的洪湖边,用真情和生命书写了一曲雄壮的赞歌!就在我站在这里演讲的时候,他已经在医院里连续昏迷了六个月,六个月啊,漫长的六个月过去了,至今他仍然神智模糊!千百洪湖人满眼泪水,发自内心地地默默地呼唤:好心人,醒来吧!醒来吧!我们需要你这样的好干部,需要这样的洪湖人!我们期盼着看到你在青泛湖边忙忙碌碌的身

影,期盼看到你那真诚的微笑,期盼看到你划船捞水草的认真样子!·

但是,此时此刻他却安静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不认识八十岁的老母亲是谁,不认识相濡以沫三十年的妻子是谁,不认识从小精心抚养成人的儿子是谁,不认识那些往日里一起说说笑笑的乡亲是谁··没有激动人心的豪言壮语,也没有令人刮目相看的丰功伟绩,有的只是默默的工作,有的只是对那片稻田和农民兄弟的深情,但他用自己是实际行动,感动了成千上万的洪湖人,白云为他悄悄落泪,稻田为他默默哭泣,他是谁?他就是五十一岁的基层干

部、戴家场镇青泛湖泵站站长何复志同志!

让我们再重温那惊心动魄十二天。2016年7月8日到27日这段时间,是洪湖市极不平凡的日子,暴雨骤下,连续不断,降雨量超过全年的一半,戴家场镇青泛湖畔养活1万多乡亲的万亩良田面临严峻威胁!戴家场镇危机!青泛湖危机!上万农民兄弟的生命和财产危机!市委市政府高举起抗洪抢险的大旗,号召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保卫美好家园!作为青泛湖泵站站长的何复志同志清楚地知道:天上是瓢泼般的大雨,地下一边是洪水肆虐、水位渐长的青泛湖,一边是农民兄弟们辛辛苦苦劳作了一年、马上准备丰收的万亩的稻田,洪

水一旦漫过大堤,农民兄弟们一年来的始终期待丰收的希望就会化为泡影,上万人将要经受饥饿的痛苦,多少孩子将无法继续在教室里安心读书,多少老人将要流离失所!必须积极行动起来,让泵站机器开足马力一刻不停地排水!抱着这种想法,他积极投身到惊心动魄的抗洪抢险中去。持续的暴雨,考验的是泵站排涝和河道行洪的能力,更考验水利人的忠诚和意志。十二天来他始终坚守在水泵旁边,一边查看水位安排开机;一边用长满老茧的双手检查机器,确保超负荷运转的设备正常排水,不曾离开机房半步,饿了随便吃点随身携带干粮,渴了随便喝点水,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心,晚上实在困的受不了,就在趴在桌子上打个盹。期间,妻子打电话告诉他,八十岁的老母亲病了,让他耽搁一会送老人到医院,但他深深知道:此时此刻,绝对不能离开,一旦昼夜运转的电机不能及时检修,乡亲们的丰收的希望就会变成失望。他含着眼泪拒绝了母亲,却在电话里听到母亲说:“庄稼是种田人的命根子,娘不怨你!”在深明大义的母亲的支持下,他继续用生命守望那片的庄稼!连续十二天昼夜不停的紧张忙碌,连续十二天忘我工作,乡亲们辛苦一年的劳动成果保住了,但他却一头栽倒在自己挚爱的岗位上!“快来人呀,何复志出事了!”过路人凄厉的呼喊惊动了戴家场镇所有的乡亲,惊动了各级领导,经过镇医院、市医院、省医院全力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至今神志不清。看到他口吐白沫痛苦的样子,无数双焦急的眼睛关切的注视着那透着灯光的手术室大门,无数颗焦灼的心在默默地呐喊:醒来吧,醒来吧,我们的好站长!当听到医生说“疲

劳过度导致脑溢血”时,病房里立刻哭声一片,那是干部群众感动的泪水,是

肝肠寸断的心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何复志同志抗洪抢险十二天的英雄壮举不是一时铸就的,而是30年岁月锤炼的结果。他出生在一个水利专家家庭,父亲是洪湖市水系规划和戴家场镇排灌设施工程的主要领导者,在全家人的支持下,他以无限的热情三十年如一日地戍守本职岗位,闭闸门,开关电闸,巡查前后,打捞水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燃烧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变成了年过半百的老人。日常工作,他勤勤恳恳,认真负责,每天

开机之前对机器进行全面检修,满身泥水、满手油污也毫不在乎;开机后寸步不离机房,不停测试电压,防止电机被烧毁;值班时,他还经常带上老伴冒着危险划船到水里打捞水草,确保排水畅通;抗旱时,他主动走在前列,经常饿着肚子加班加点也毫无怨言。一个人坚持一个月、一年做好工作不难,但坚持三十年就显得艰难了,难能可贵的是何复志却做到了,而且出色做到了。几十年锲而不舍的追求和艰辛的付出,青丝变成了白发,也得到了丰硕回报,30年来,他开启电机安全运行1.2万小时,没有发生过一次运行事故;先后十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作者”,青泛湖泵站8次被洪湖市水利局评为“先进泵站”。在他的带动下,青泛湖湖区抗旱排渍及时,从来没有发生一次庄稼受渍和干旱,农民兄弟年年丰收的果实里,饱含了他多少心血和汗水,这样的干部群众怎么能不爱戴不拥护?正是用这份执着、忠诚和

勤奋,树立了基层干部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书写了倾情服务群众的壮丽华章!

如今,漫天阴霾已经散去,暴雨过后是依旧是温暖明媚的阳光,英雄眼前依旧是温馨和谐的世界,但神志不清的英雄却不知道自己最近新添了一个孙女,取名为何雨晴,希望他能在雨过天晴的今天快快康复!敬爱的老站长,你可知道,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孙女希望你能陪她玩耍,享受天伦之乐!你可知道,八十岁的老母亲满眼泪水热切期待你能陪她说说心里话,以慰藉老年的寂寞?你可知道,周围的领导同事心急如焚,希望能与你共同奋斗?你可知道千千万万洪湖人望穿秋水,期望能奇迹般听到你的欢声笑语?你可知道,那片用生命维护的良田热土默默期待你的再次守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千百人的真情期盼会唤醒你沉睡的心灵,也祝愿我们的英雄早日康复!谢谢! )篇四: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演讲稿

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演讲稿

亲爱的xxx:

大家好。

当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看着那一幕幕令人难忘的片段和一件件感人的事迹,泪水模糊了我们的眼睛。

印象最深的是周月华和艾起。两人在面对山路的险峻,身体的病痛时不屈不挠,几年来依旧给山里人们施救。他们一生都为社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的爱,让世界又出现了一种不朽的感动。 正如媒体所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触动着人们的情感,传达

着心灵的震撼。他们的事迹就像一首首情感诗,感动着一个个中国人。

他们的形象和精神是那么的真实感人、深入人心。是他们,一次次触动我们的灵魂;是他们,时刻激励我们奋进。无论他们的工作,事迹,个性有多么的不同,但他们的先进性是相同的。他们用自己的力量,诠释着一个人对这个国家、对这个社会,应该担当的责任,用坚强的民族精神挺起国人的民族脊梁;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解读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的情感,

带给人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

我觉得,这《感动人物》的评选,让我着实体会到中国社会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国人一种从物质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转变。与发展迅速的物质水平相对比,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落后了太多太多,以至于被西方某些国家称为是“没有信仰的民族”。但

是,感动中国的传承与发扬让我们看到了国人对道德发展与经济发展

的思考与探索,感动中国,其实是国人对优秀精神的一种寄托,是虚无缥缈的灵魂与现

实接轨的媒介,是美好品质发扬传承的载体。

然而,每年都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人们选择坐在电视机前接受一次灵魂的洗礼,短短

几个小时的时间,心情似乎一直很沉重,眼泪总是停不住,但典礼结束以后,人们又恢复了之前的一切,内心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似乎人们把感动中国变成了一种情绪的宣泄途径,把一年的泪水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流干净,第二天重新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麻木不堪地活着,期待着下次感动中国。不信的话,可以扪心自问,你能叫出几位曾经感动过你的他或她的名字?大多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遗忘了吧。不管怎样,我希望被遗忘的仅仅是名字,是符号,而不是其背后蕴含的一种精神。

看完人物评选,在感动之余,我们更应该学习。我们也将是科技工作者,我们也将担负起重担和责任。我们有没有做好为科学献身的准备?我们能不能潜心研究学术而不计较个人

得失?在面对困境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坚持到底?

有这样的榜样在前面带路,我们没有理由不跟随。任重而道远,就让我们把前辈的精神

丰碑立在远方的地平线,让他们象太阳一样照耀我们前进的方向吧。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篇五: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演讲稿

如果说,有这么一个人,她在14年的时间里从百万富翁变成了穷光蛋,很多人会猜想他一定沾染上了某种恶习,为大家所不齿。相反,我在这里所说的这个人,她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好人!在人们的眼中,她还是好干部好村官,这个人是谁呢?她便是已经57岁的长

治市返底村的村官儿——段爱平。

可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14年前,已经拥有百万资产的段爱平,看到村里条件艰难,便自己出钱盖起了养老院等许多活动场所,只要是村里的事情,她都尽力为村里帮忙,有了这样的付出,她终于得到了所有村民的认可,一致推选她当村长,当上村长后的段爱平被村民们这样评价她,“她呀,一是不要钱,二是不要命。”她要的是什么呢?她要的是村民

需要她时她竭尽全力的付出!

说到这里,我不由的联想到我们班类似段爱平一样的同学:郑舒心、李荣荣等。她们为班里所做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她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正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待人以宽,顾全大局,才使得她们周围的人感觉到集体的温暖,才使得我们的班级生活舒心顺畅。相信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都希望在自己遇到困厄时,有人能伸手帮一把。那我们就向段爱平学习吧,学习她那种忘我的付出,向我们身边的同学学习吧,学习她们宽以待人的品质。只要大家平

时都待人以宽,才能让自己在遇到困厄时,得到别人的援助!

段爱平是幸运的,因为她的付出得到了全体村民的认可,她的付出,感动了十几亿的中国人;段爱平又是不幸的,因为57岁的她身患多病,声音嘶哑,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龄

却在病痛的折磨中实践着自己的信念!

山梁挡住了阳光,段爱平用肩膀扛起了乡亲的盼望。村庄在渐渐丰满,段爱平的身体却慢慢柔弱。这是全国人民眼中的段爱平,这也是中国的道德楷模,这更是唤起我们当代中学

生助人为乐的那一缕曙光!

“三天三夜没有合眼”这是描写段爱平在特大暴雨时帮村民抢险救灾的一个举动。试想,我们在坐的各位同学,如果我们也是“三天三夜不合眼”那会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可是,为什么段爱平能做到呢?我个人认为,那时是一种信念的力量在支撑着她 “有一天生命,便贡献一天力量”!我们不需要“三天三夜不合眼”,但我们是不是能做到“一天三晌认真学习”呢?能吗,同学们?从大家的眼神中,我似乎看到了大家在思考,这就是好现象!同学

们,我们应该相信自己能做到“一天三晌认真学”。

最后,我送大家一句话“动而失败总比坐儿待毙好!行动起来,大家一定会有意想不到

的收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