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豌、按”等10个生字,会写“豌、按”等12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单元主题,明确单元主题和单元语文要素,初步形成读文质疑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单元主题,明确单元主题和单元语文要素,初步形成读文质疑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单元主题学习,导入新课
1.读读单元主题,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宋·陆九渊
学习怕的是没有疑问,能提出疑问才会有进步。学贵有疑,今后我们要用探究的眼光去阅读,逐渐培养起读文质疑的意识,养成提问质疑的习惯。(提问策略)
2.阅读语文要素,抓关键词句。
(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问题;写人。)
3.出示课题《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试着引导从局部到整体两方面进行大胆提问。
读文章的标题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取文章的部分信息,你们了解到了什么?看了标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怎样的五粒豆?主要写哪一粒豆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单元主题的学习,明白学贵有疑,读题质疑,使学生初步形成质疑的意识,激发阅读兴趣。从第五课的课题中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培养提问意识。】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
出示生字“荚、豌、按、僵、苔、囚、框、溢”
“构”是“木”加“匡”;“荚、苔”的偏旁都是草字头;“豌—碗”是形近字;“囚—因”是形近字。
“僵”字形近字有哪些?如何区分“僵、疆与缰”。 “曾”字多音字。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豌、按、适、恐、枪、耐、玻、璃、探、愉、绕、曾” 指导书写:“豌、按、枪、玻、璃、探、愉、绕”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绕”是左右结构的字,右上角没有一点。
【设计意图:要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识字,重视对学生自主识字的引导和交流,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3.再读课文。
在读文过程中,带着之前读题质疑时提出的问题到文中释疑,在小组成员发言时还可以提出书面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归纳。
这是什么类型的文章?(体裁)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读完后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先自主探究,再小组合作。(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都要鼓励学生提问,本节课重在培养提问意识和提问兴趣。)
小组汇报。
(引导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六要素串联法、段意合并发、找中心句、题目扩充法......)
体裁(童话故事)
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但是那粒飞进窗子“一个长满了青苔和霉菌的裂缝里去”的豆粒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小病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设计意图:通过读题质疑,再入文解疑,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明确了学习目的。】
三、小结
教师尽量肯定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有提问就是有所思考,能思考,会举手,能自信发言就是最棒的。(培养练级学习习惯“课堂发言”。)
四、布置作业 完成学辅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读题质疑 教后思考:
入文解疑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一粒豆荚里的五粒豆》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这篇童话故事主要写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但是那粒飞进窗子“一个长满了青苔和霉菌的裂缝里去”的豆粒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小病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教学目标
1. 认识“荚、豌、按”等11个生字,会写“豌、按、舒”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豌豆、按照、暖洋洋”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极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蔓、开花的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女孩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称赞平实、仁爱、敬重生命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极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教学难点
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蔓、开花的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女孩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称赞平实、仁爱、敬重生命的生活态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走进课文
1.导语:同学们,你们看五颗小豌豆从豆荚房子里跳出来,来到这个世界上,同学们想象一下将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
2.简介豌豆,豌豆是一种攀缘草本,绿色,椭圆形,内侧有2—10粒种子。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豌豆吧!
3.作家简介——安徒生。
二、初读课文,梳理字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圈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标上自然段序号。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2.谈一谈读完课文的感受。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鼓励学生多元记忆,出示生字“荚、豌、按、僵、预、揭、啪、苔、囚、框、溢” “框”是“木”加“匡”;“荚、苔”的偏旁都是草字头;“豌—碗”是形近字;“囚—因”是形近字。
2.书写指导。出示生字“豌、按、舒、适、恐、僵、硬、枪、耐、探、愉、曾” 指导书写:“豌、按、枪、探、愉、绕”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3.根据结构给生字归类。
4.小结识字方法:加一加,换一换,巧记法等方式。 5.玩识字游戏。 6.词语解释。
三、整体感知,了解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考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都有什么愿望? 2.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结局如何?
3.读完课文,提出你心中的疑问。完成课后第一题。
4.完成课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抒情导入,走进课文
当我充满自信,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毫不畏惧地,过着理想的生活,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临!——梦想的力量。让我们走进课文,细细品读这篇童话!
二、读悟课文,深入情感
(一)默读课文第1—6自然段体会普通的豌豆荚在作者笔下的情.趣。
1.豆荚和豌豆都是绿的,豌豆就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的。你联想到什么寓言故事? 2.豌豆在家庭里的地位是怎样安排的?
3.豌豆为什么想出去?哪个词具体说明了想出去的理由?学生理解“变得僵硬”。 (二)分角色朗读第7—12自然段,说说五粒豌豆即将分开时,豌豆们各自的打算,用原文归纳它们的愿望。
1.指名读、分角色读。指导朗读:读出前四粒豌豆骄傲的语气。 2.读悟分享:第一粒豆和第二粒豆:自高自大。
第三、四粒豆:满足现状。
第五粒豆:随遇而安,喜欢平静的生活。
(三)自.由朗读第13—21自然段,思考:第五粒豌豆有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它是怎样长大的?小姑娘又是怎样长好的?
1. 细读课文,完成填空。豌豆和小姑娘的前后变化。
2. 思考:母亲虽然不相信,但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豌豆苗支起来,使它不至于被风吹断,这体现了什么?指名回答,相机补充。
3. 看到开花的豌豆苗,小姑娘有什么表现?此时你是小姑娘会怎么想?
小豌豆的长大满足了小姑娘的愿望,使她鼓励起战胜病魔的信心。朗读指导,读出惊喜。 4. 为什么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四)自.由朗读第22—24自然段,思考:其余几粒豌豆怎样了?你读懂得了什么?小姑娘对豌豆有怎样的感情?
1.小组讨论: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 2.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3.联系生活:文中五粒豌豆的命运各不相同,如果是你愿意做哪一颗豌豆?为什么? 三、拓展延伸,语文实践
1.结构梳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安徒生的一篇童话,通过描述五粒豆子的经历,赞赏了平实、仁爱、敬重生命的生活态度。当小豌豆开出嫩红色的小花时小姑娘的生命之花也随之绽放了。
2.分享名人名言。
3.语文实践:通过本课学习,我们感受到爱的幸福和神奇,同时更感受到奉献爱是最崇高最伟大的。只要我们都献出一份爱心,世界将处处充满爱!小姑娘对小豌豆很感激,假如你是小豌豆,你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试着写下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