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ModernIndustrialEconomyandInformationizationTotalof186No.12,2019
DOI:10.16525/j.cnki.14-1362/n.2019.12.03
以生产性服务业助推河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侯红昌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
摘
郑州
450002)
要:党的十九大指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河南制造
业近些年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成就,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成为了历史必然,尤其是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助推下实现这一转变,意义重大。这就需要推行构建二业融合机制、推动制造业服务外包化、增强物流业发展等举措。关键词:河南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748(2019)12-0011-02
引言
党的十九大指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发展新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谋划经济工作的根成功本指针[1]。河南制造业过去四十年的高速增长,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现在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来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则能够解决今后河南制造业发展的“好不好”的问题。1河南制造业由高速度转为高质量的必然性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经过40年的不断积累,取得了巨大成绩,2018年全省GDP为4.8万亿元,连续15年稳居全国第五位,新兴工业大省快速崛起,工业规模居全国第五位,中西部第一位,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和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制造业方面,近些年,通过积极地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河南制造业发展取得的成效显著。2018年全省工业增加值22034.83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7.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45.2%;传统产业增长6.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6.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2.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5.4%;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2.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0.0%;高耗能工业增长7.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4.6%[2]。可以看出,河南的制造业在继续保持高速
收稿日期:2019-10-11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基于现代物流业支撑的河南先进制造业发展路径研究》(2017B021)的阶段性成果;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基本科研费项目《以现代物流转型发展助推河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9E2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侯红昌(1976—),男,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向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但即便如此,一些旧有的发展模式仍然烙印很深,其中传统制造业占比依然较高,接近一半的水平。而亟待转型改革的高耗能工业仍保有1/3的比重。所以,必须积极转变思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并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发展来助推河南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2
生产性服务业助推河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相关。生产性服务业的业态融合性、产业关联性、知识密集性和创新活跃性等属性,在助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方面有着天然的功效。十八大以来,河南生产性服务业基本保持了稳中趋好的发展态势,2018年生产性服务业继续保持在10%以上的增速,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为50%,略高于制造业的贡献率。尽管如此,河南生产性服务业在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
横向来看,河南生产性服务业总量偏小,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数据显示,全国生产性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接近30%,2014年为28.12%,2015年为29.56%,而同期的河南该比值在2014年为19%,2015年为21.38%,2016年为22.3%,2017年为21.94%,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显示河南的生产性服务业在整体规模和水平上仍与全国有不小的差距。
从内部结构上来,河南生产性服务业依然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如各产业的比值优化问题、与全国平均占比水平的差距问题等。但实际上河南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为代表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增的挑战
窑12窑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xdgyjjxxhx@163.com
第9卷
速和以批发和零售业等为代表的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增速之间的差异。这是河南生产性服务业面临的重要现实挑战,必须尽快调整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内制、网络化生产等加快发展。二是大力推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制造业重点行业开展“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试点,推广应用数字控制、传感器件、工部结构,使其得以改善。
河南省的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呈现出企业内部创新动力不足、规模偏小、实力较弱的局面。即使在服务河南本地制造企业方面,由于其和制造业的融合度不够深入,导致一些工业制造企业对高端的生产性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只能通过内部解决,或在全国,或在世界市场上寻找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失去和工业制造企业深度融合机会的河南生产性服务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变得更弱,只能在低端服务和弱小规模上徘徊[3]。3
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助推河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河南而言,通过构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制造业的技术服务外部化发展,以及持续增强河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优势,将有力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助推河南制造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制造企业通过剥离内部研发设计等部门,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建立以产品为纽带的网络化技术创新协作联盟。鼓励各类现代生产性服务企业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建立生产性服务协作共享平台和机制。二是发展服务型智能制造。鼓励制造业企业基于互联网创新商用模式,建立“产业+服务”的新型多品种定制化生产制造流程。推进“机器代人”行动,试点在重要行业、关键岗位上的机器替代突破,建立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新型智能生产线。以设备互联、数据互通为突破点,建设一批数字化智能工厂。三是推动服务企业的反向制造。鼓励现代生产性服务企业以供应链提升、网络化协同、精准性市场开发等智能服务为手段,与现有制造企业联合打造智能化生产服务体系,推动制造企业生产环节的反向升级和柔性化改造[4]。
一是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企业技术服务业。鼓励软件开发类、信息服务类提供商与制造业企业联合开发适用于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软件和信息服务。积极推动制造业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推动大规模个性化定
业机器人等先进技术。鼓励制造企业参与网络与信息安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信息安全企业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三是大力发展软件服务。鼓励大型制造业企业软件开发和信息化部门剥离,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创建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服务,加大对创新众包设计、云设计等新型设计模式的扶持力度,提升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设计能力,推动河南工业设计加速发展,并向高端化、综合化转变。
一是构建完整物流节点网络。依托全省区域物流节点城市和铁路、公路等交通骨干网,建设一批区域性的物流集散中心,连接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珠三角经济区。加快郑州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建设开发力度,持续开辟和加密国际货运航线航班,打造“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通道中部枢纽。加大与沿海港口合作力度,持续扩大公铁、海联运规模,推进以郑州国际陆港为核心的无水港建设。二是大力发展特色行业物流。大力发展独具河南地方特色的物流产业,如食品冷链、快递物流、保税加工等特色行业物流。推动建设一批能接收和辐射周边省份的生鲜食品、农副产品、生物医药等冷链物流基地。推进建设和完善快递物流终端投送网点,确保城乡物流配送网络的覆盖率居全国前列。三是推动节点物流服务提质升级。加大车联网、库联网的建设力度,确保河南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积极探索发展无车承运、无人机送货等先进物流模式,对物流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改造给予多方位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大力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物流骨干企业,提供第三方、第四方物流解决方案[5]。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S].2014-07-28.
[2]苗圩.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19(5):9-13.
[3]
李伟.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J].中国发展观察,2018(Z1):7-10.[4]
迟福林.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行政管理改革,2017(12):4-13.
(编辑:王红霖)(下转第17页)
2019年第12期刘丹艳,李晓军:公铁两用车的研制
窑17窑
结果表明,第一工况最大合成应力发生在装载2个20ft集装箱的二位牵枕枕梁上盖板处,合成应力值为278.7MPa,小于材料的第一工况许用应力;顶车工况最大合成应力发生在装载1个20ft集装箱的车架装配有集装箱锁头的横梁上盖板处,合成应力值为185.9MPa,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且顶车位及车架结构无永久变形。
为验证公铁转换功能,对公铁两用车进行了公铁转换试验。试验过程中,公铁转换操作简单方便,转换过程顺利、流畅,轮胎升降灵活,半挂车电气系统均能正常工作。通过试验,表明公铁两用车公铁转换正常可行。
试验结果表明,车辆空气制动系统符合TB/T1492—2002《铁道车辆制动机单车试验方法》和《KZW-A型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单车制动试验方法(试行)》的相关要求。
[4]6结语
公铁两用车的主要结构采用国内成熟结构,性能可靠,工艺简单可行,主要技术参数及基本结构选取合理,符合我国铁路和公路法律、法规的要求。公铁两用车的研制开发立足于物流发展的方向,能满足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的要求,可以充分发挥铁路长距离运输、公路运输灵活机动的优势,能显著提高运输时效、降低物流成本,加快货物送达,是理想的“门到门”运输方式,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2][3]
宋晓磊,闫锋,罗运康.公铁两用车车体静强度试验[R].青岛:中铁检验认证(青岛)车辆检验站有限公司,2017.
刘丹艳,彭先洪,蔡林.公铁两用车公铁转换试验报告[R].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2017.
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TB/T1335—1996[S].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1996.
[4]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铁道车辆制动机单车试
验:TB/T1492—2002[S].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2002.
(编辑:王红霖)
LiuDanyan,LiXiaojun
DevelopmentofRoadRailDualPurposeVehicle
(CRRCYangtzeCo.,Ltd.,WuhanHubei430212)
Abstract:Basedonthedevelopmentdirectionofmodernlogistics,theresearchanddevelopmentofdual-usevehiclesforhighwayandhighwaycangivefullplaytotheadvantagesoflong-distancerailwaytransportationandflexiblehighwaytransportation,significantlyimprovethetransportationefficiency,reducethelogisticscost,andspeedupthedeliveryofgoods,whichisanideal\"door-to-door\"transportationmodewithgoodprospectsforpromotionandapplication.Thispaperintroducesthemainuse,technicalcharacteristics,technicalparameters,mainstructureandtestoftheroadraildual-usevehicle.
Keywords:road-railer;structure;technicalparameters;test
(上接第12页)
PromotingHigh-qualityDevelopmentofHenanManufacturingIndustrywithProductiveServices
HouHongchang
(HenanAcademyofSocialSciences,ZhengzhouHenan450002)
Abstract:The19thPartyCongresspointedoutthatthebasiccharacteristicsof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inthenewerahaveshiftedfromahigh-speedgrowthstagetoahigh-qualitydevelopmentstage.Inrecentyears,Henan'smanufacturingindustryhasmadegreatachievements,butthetransitiontohigh-qualitydevelopmenthasbecomeahistoricalnecessity.Itisofgreatsignificancetorealizethistransformation,especiallywiththehelpoftheproductiveservicesindustry.Thisrequirestheimplementationofmeasuressuchascarryingouttheconstructionoftwoindustryintegrationmechanism,promotingtheoutsourcingofmanufacturingservices,andenhancingthedevelopmentofthelogisticsindustry.
Keywords:Henanmanufacturingindustry;productiveservices;highqualitydevelopmen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