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山昙花阅读理解第八段赏析

来源:爱够旅游网
一山昙花

张晓风

“你们来晚了!” 我老是听到这句话。

旅行世界各地,总是有热心的朋友跑来告诉你这句话。

于是,我知道,如果我去年就来,我可以赶上一场六十年来仅见的瑞雪。或者如一个月前来,丁香花开如一片香海。或者十天以前来,有一场热闹的庙会。一星期以前来,正逢热气球大赛。三天以前是啤酒节……

开头的时候,听到这样的话,忍不住跌足叹息,自伤命苦。久了,也就认了。知道有些好事情,是上天赏给当地居民的。旅客如果碰上了,是万幸,碰不上,是理所当然。凭什么你把“花枝春满”“天心月圆”的好景都碰上了?

因此,我到夏威夷,听朋友说:“满山昙花都开了——好像是上个礼拜某个夜里。”心里也只觉坦然,一面促他带我们仍去看看,毕竟花谢了山还在。

到得山边,不禁目瞪口呆,果真每株花都垂下一朵大大的枯萎的花苞。遥想上个礼拜千朵万朵深夜竞芳时,不知是如何热闹熙攘的盛况。而此刻,我仿佛面对三千位后宫美女——三千位垂垂老去的美女,努力揣想她们当年如何风华正茂……

如果不是事先听友人说明,此刻我也未必能发现那些残花。花朵开时,如敲锣如打鼓,腾腾烈烈,声震数里,你想不发现也难。但花朵一旦萎谢,则枝柯间忽然幽冥如墓地,你只能从模糊的字迹里去辨认昔日的王侯将相才子佳人。

此时此刻,说不憾恨是假的,我与这一山昙花,还未见面,就已诀别。

但对这种憾恨我却早已经“习惯”了,人本来就不是有权利看到每一道彩虹的。王羲之的兰亭雅集我没赶上,李白宴于春夜桃李园我也没赶上。就算我能逆时光隧道赶回一千多年去参加,他们也必

然因为我的女性身份而将我峻拒门外。是啊,不是所有的好事都是我可以碰上的,哥伦布去新大陆没带我同行,莎士比亚《李尔王》的首演日我没接到招待券,而地球的启动典礼上帝也没让我剪彩……反正,是好事,而被我错过的,可多着哪!这一山白灿灿的昙花又算什么!

我呆站在山前,久久不忍离去,这一山残花虽成往事,但面对它却可以容我驰无穷之想象。想一周前的某个深夜,满山花开如素烛千盏,整座山燃烧如月下的烛台,那夜可有人是知花之人?可有心是惜香之心?

凡眼睛无福看见的,只好用想象去追踪揣摩;凡鼻子不及嗅闻的,只好用想象去填充臆测;凡手指无缘接触的,也只得用想象去弥补假设——想象使我们无远弗届。

我曾淡忘无数亲眼目睹的美景,反而牢牢记住了夏威夷岛上不曾见识过的一山昙花。这世间,究竟什么才叫拥有呢?

(选自《中外书摘》)

对文章第八段进行赏析:

1.

第一句话“如果不是事先听友人说明,此刻我也未必能发现那些残花”。这一句可以选择

对字进行赏析。“残”字,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满山昙花凋谢枯萎的荒凉景象,也侧面反映出作者没有亲眼目睹满山昙花盛开的美好景象的惋惜。

2.

第二句话“花朵开时,如敲锣如打鼓,腾腾烈烈,声震数里,你想不发现也难”。这句话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花开是无声的,但用敲锣打鼓来比喻花开时的阵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想象中昙花开放时繁盛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3. 第三句话“但花朵一旦萎谢,则枝柯间忽然幽冥如墓地,你只能从模糊的字迹里去辨认昔

日的王侯将相才子佳人。”这句话先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朵萎谢的环境氛围比作墓地的幽冥的环境氛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满山昙花凋谢的场景。然后运用联想,面对这些凋谢的昙花,联想到昙花花开时的美景,将昙花比作王侯将相与才子佳人,可以给人带来丰富的联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