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韩国造船业的华美转身

来源:爱够旅游网
衡,保住世界造船王国的桂冠.韩国造船企业不得不把 银行和韩国产业银行收购了现代综合商社22 4%股份。 2010年通过诉讼途径获得现代炼油公司管理权。今后很 有可能收购韩国海力士半导体公司。 STX集团兼并重组起步于2001年.4年间相继收购 投资扩能的战火燃烧到海外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国家。 相比韩国造船业第一头衔.本国的航运公司并没有 称霸全球.屈指可数的知名公司只有STX泛洋、现代商 船、韩进海运等,这与日本NYK、MOL、K—line等著名 i 了大东造船.山端能源公司.丸阳商船等企业.为STX 航运企业存在较大差距。同时 本国船东.航运公司、 集团构建垂直一体化的集成协同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7年起,STX集团登陆欧洲,收购欧洲最大的造船集 贸易商社、船舶经纪、金融机构等之间并没有形成日本 那样良性的合作机制。本国船厂承接国内船东或航运公 } 团阿克尔船厂.率先进入豪华游船领域。目前,STX集 司的订单少于10%,需要在“靠近市场 贴近客户 的 ; 团仍在跃跃欲试.在船市低谷时期寻找兼并重组良机。 地方发展造船业,承接造船订单。 韩国船企向外扩张的风格各不相同。三星重工是韩  ;现代重工原名现代造船与重工业公司.隶属现代集 团。三星重工原名三星造船公司,隶属三星集团。大宇 国造船企业中首个向外扩张的企业.属于领先型。“看 } 造船海洋原名大宇造船公司.隶属大宇集团。经过2O 准了就下手”是该企业海外投资的一贯风格。近几年现 代重工也积极行动起来.属于跟进型。而大宇造船海洋 和韩进重工应该介于三星重工和现代重工之间.其挺进 速度快于现代重工稍逊于三星重工。STX造船海洋的做 法则有些另类.属于“遍地开花型”.这可能与该企业 总裁的投资风格不无关系。 世纪八九十年代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变革重组.韩 国主要造船集团陆续从韩国财团中独立出来。新世纪以 来.为了做大做强造船及相关产业 以现代重工业公司 和STX集团为代表的造船集团开启了新一轮的兼并重组 进程.新财团的雏形已经基本形成。 低成本的收购和兼并是韩国造船集团实现快速扩张 和业务多元化发展最直接 最有效的途径。在本轮船舶 这些企业都采取了不同的挺进策略。一类是土地岸 线、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中国、菲律宾等国;另一类 { 市场兴旺之前,现代重工以低价收购了三湖重工,为 是国内订造需求亟待释放的巴西、俄罗斯等海洋油气资 发展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sTx低 价收购大东造船,为STX集团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 源大国。进入第一类国家主要通过投入资金建设船体分 段厂等方式,属于 资金换土地劳动力“策略。进入第 j 础。 二类国家凭借的是一般性核心技术,属于“技术换市 场”策略。 韩国造船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很注重产业协同效应。 发挥协同效应最大化.可以有效整合产业链资源.以更 高的效率和更快的速度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现代综合商 ..0・兼并重组打造新财团 社的能源开发和现代重工的成套设备和海工装备制造之 间有着很强产业协同效应。STX泛洋、STX造船海洋、 在韩国造船企业中,现代重工集团和STX集团是 { STX发动机、STX重工等企业同处产业链的上下游.同 实施协同化战略、打造新财团的典型代表。2002年2月 底.现代重工从现代集团脱离成立了现代重工集团.随 样具有很强的产业协同效应。 面对全球新船需求急剧萎缩的局面.各造船企业已 后低价收购了--iS重工,现代尾浦造船公司和另外3家 } 经修订了各自发展策略.避免对造船业过度依赖。金融 未上市公司加入到新成立的现代重工集团。从2003年 起,现代重工集团正式起航。2008年投资7.45亿美元收 危机爆发后.韩国船企正在走日本重工型造船集团曾经 走过的发展道路,将船市低谷期作为实施兼并重组、构 购韩国cJ集团旗下两家金融机构。2009年从韩国外换 l 建新业务体系的绝佳时机,发展成为综合性重工集团。 2011.4 CHINASHIP SURVEY中国船检 55 产业 前 沿 :: ..多元化发展确保竞争优势 韩国造船企业多元化发展浪潮主要是在最近3到5 年。多元化发展主要集中在风电设备制造业、太阳能电 洲市场。这种经营思路与韩国造船产业跨国经营的思路 基本一致。 韩国造船企业在风电设备领域都提出了宏伟的发展 目标。现代重工计划2O1 5年风电销售收入k ̄2010年增 池和模块制造业等领域。在风电设备制造业.大宇造船 海洋收购了美国DeWind公司.并先后在加拿大和罗马尼 长约1 7亿美元,进入全球十大风电生产商之列。三星重 I201 5年风力发电设备销售收入达到3万亿韩元.市场 占有率达到1O%,进入世界七强。大宇造船海洋计划到 2020年成为世界第三大风电设备供应商。 亚建立两家风电零部件合资工厂。三星重工与美国能源 企业Cielo公司签署安装3台2 5MW级风电机意向书.进 入美国风力发电设备市场.同时国内500MW风力涡轮机 厂已竣工。STX收购荷兰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商Harakosan 欧洲公司 进军全球风力发电设备市场。现代重工在群 山市建设一座60O兆瓦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厂于2009年投 入运营,为美国波浪和风电公司提供6台1.65MW风力发 电机合同。在太阳能电池和模块制造业中,2004年现代 :: ..海工总承包能力强 韩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起步于2O世纪八九十年 代.快速发展始于新世纪初期。涉足海洋装备市场的 企业是三星重工、现代重工、大宇造船海洋 ̄nSTX。目 前.这些企业均具备海洋工程总承包能力。其中.三星 重工是韩国造船企业中海洋工程盈利水平最高、总包能 力最强的造船企业。公司成立后建造交付的首制船就是 重工就开始积极推进。2008年5月.投资3400万美元的 太阳能电池基地第一工厂竣工。同时,投资3亿美元的 第二工厂竣工后年生产规模达330MW。此外,现代重工 将为美国Matinee,S,源公司建设两座总价7亿美元的太阳 能发电厂。 钻井船.在极地钻井船、极地穿梭油船.LNG-FPSO等 领域全球第一。据统计.2000年以来全球订造的51艘 钻井船中 三星重工承接31艘.占比超过6O%。由于三 韩国造船企业推行的多元化发展策略是一种适度多 元化 即投资那些市场发展潜力大、产业基础好、产业 关联度强的相关产业。目前,韩国在多元化领域正处于 星重工走“高、精、尖”的发展路线.所以公司的高技 术、高附加值船舶占比高达8O%以上。而现代重工在海 洋工程方面已经为全球3O余客户累计完成1 70个海洋工 程项目,铺设海底管道约5000公里.主要为美国埃克 森美孚、荷兰壳牌、英国石油、法国道达尔、美国雪佛 快速增长的外延式发展阶段.这与造船业前几次投资扩 能类似。经过新一轮多元化发展浪潮.预计201 5年韩 国主要造船企业业务结构将从“双核”变为“多核”结 构。 龙、印度国家石油天然气等客户建造FPSO、FSO、半潜 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张力腿、海底管线及各 种海工模块等。大宇造船海洋擅长建造第六代半潜式钻 井平台、第六代深海钻井船、超大型FPSO等海工产品 具备每年完成5座高附加值海洋工程平台的能力 主要 油气公司客户包括美国雪佛龙、美国埃克森美孚、法国 道达尔、英国石油、荷兰壳牌.主要石油钻井公司客户 韩国造船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具有较强的趋同性。对 于看准的行业.韩国主要造船企业在较短时间内纷纷进 入或跟进。风力发电设备、太阳能电池和模块等产品的 制造业是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需求日益高涨。韩 国现代重工、大宇造船海洋、三星重工在船舶总装建造 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所以进入上述领域水到渠成。 风力发电领域除立足于国内市场外.已经开启了全 包括美国Transocean、挪威Seadri¨、挪威奥德费尔、巴 西Petroserv等。 海洋工程业务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重一直处 于逐年上涨的态势。大宇造船海洋的海工业务销售收 球化布局步伐.足迹遍布美国、欧洲和亚洲。大宇造船 海洋和三星重工重点开发美国市场,现代重工重点布局 美国、中国和巴基斯坦市场.而STX集团则重点布局欧 56 中国船检CHINASHIP SURVEY 2011,4 入占比从2001年的11%增长到2009年35%。现代重工 海工部门销售收入占比从2000年的1 3%增长到2009年 的1 6%。三星重T2008年承接海洋工程订单为1 O2亿美 元,超过其造船业务。2009年海洋工程销售收入占比达 37%,计划 ̄lJ201 5年将提高 ̄1J60%以上。充分说明韩国 造船业早已把海工业务视为其“蓝海”发展领域、新业 度达55米。现代重工在原有1号船坞中建成了世界上第一 个T型船坞,使得万箱集装箱船建造能力从每年的4艘提高 N8艘。建成FPSO专用船坞,降低建造成本至少1 5%.缩 短周期约1个月。现代三湖重工在全球率先完成苏伊士型 油船陆地建造。韩进重工开发出LOL技术,利用3ooo ̄E级 浮吊将一艘2000lIE级巡逻船实现整体下水,此后进一步研 发出 从驳船到浮船坞 下水技术。STX造船海洋利用其 绩增长点,作为摆脱中国造船业持续追赶的有效途径及 提高抵御造船市场风险的重要举措。 创新的 ROSE”方法.在海上浮船坞完成76500吨分段的 组装。 目前韩国造船企业与新加坡造船企业均位列世界第 二阵营.虽然与美国Mc Dermott、意大: ̄lJSaipem、法国 Technip、近几年.在IMO新规则规范陆续制定实施的背景 下.韩国船企加快了低碳船舶的研发。STX造船海洋成 功研制出“绿色之梦 生态环保船舶。该船配备低振动 荷兰sBM和挪威Aker Solution等相比产品研发 设计方面还存在一定欠缺,但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 各具特色的总包能力。 无论是世界最顶级的油田作业者,还是全球领先的 螺旋桨,桨叶由传统的4至5A减少到3只,并在船尾部 安装了节能鳍.备有废热回收利用系统.该船使用生态 环保型燃油而不是传统的C重油.与目前VLCC相比可减 少二氧化碳排放45%,并使燃油效率提升41%。三星造 船加紧开展绿色船舶研发,其建造的11万吨穿梭油轮 油田服务供应商.对韩国海工装备领域的总包能力都比 较认可,韩国造船企业已经搭建起富有竞争力的全球客 户资源网络。 亚孟森精神 号在挪威海事展上被授予 洁净船舶 ::0・技术引领发展 韩国造船企业一直以来重视技术研发投入。1 999年. 奖”,还开发出“三星最优航线评估系统”软件,能够 根据海浪和海风状况选择最优航线,从而最大限度地降 低能源消耗。现代重工高度重视绿色船舶和船用设备的 研制.推进的绿色船舶项目包括电力推进LNG ̄-、柴电 韩国主要造船企业研发投资达787 ̄7.韩元,2009年增长到 4591亿韩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近2O%。从主要企业研发情 混合动力巡逻舰、压载水处理系统、绿色气体发动机 HiMSEN H35G。其中 绿色气体发动机减少二氧化碳排 放超过2O%.氮氧化物排放大幅减少97% 混合动力巡 况看,三星重工研制出LNG—FPSO上部模块.具备每年生 产1 7O万吨液化天然气的能力;开发出能够转向1 80度的破 冰油船.为挖掘北冰洋地区新船市场铺平了 道路:通过应用机器人技术,三星重工生产 过程的自动化率已经达 ̄1J70%:注重船体分 段总组技术 有效减少坞内周期.船坞搭载 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1 54"月 通过应用3600 吨浮吊、制造超大型分段、缩短发动机吊装 时间等方法,三星重工3号船坞拥有每年1 04" 批次、30艘船舶的建造能力。大宇造船海洋 积极研发水动力技术,改进了船舶设计水平 和推进系统的性能 开发和利用三维精确测 量系统缩短分段装配周期,装配分段最大宽 2oi1 4 CHINA SHIP SURVEY中国船检 产 业 前 沿 逻舰每年可节省25%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 oDE。大 宇造船海洋也在积极开发一种动力系统,将高压天然气 j 作为曼恩ME—Gl发动机的主燃料,201O年底检测成功后 投入生产。 :: ..启示: “大与强”需并举 韩国造船业虽然经历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船市低迷 和9O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但凭借两次大规模投资扩能、 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一 韩国造船企业擅长突破传统理念。当船坞满负荷运 转时.则开始思考在船坞外造船的可行性。当传统下水 i 举成为当时全球造船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2003年夺 方式已经不适应船厂运营现状时,则借助陆地建造技 ; 得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桂冠。此后.国际船舶市场快速升 术、驳船、浮船坞、浮吊等创新下水模式。为了继续 i 温、超预期兴旺,世界造船业竞争格局进入到韩国、日 完善造船流程、提高造船效率.将建筑业、计算机应用 的成熟技术与造船业充分融合。此外.在极地破冰船、 LNG—FPSO、本、中国三强争霸、三足鼎立时代。此时,韩国造船业 j 并没有放缓投资扩能的步伐,在继续做大的同时更加注 FDPSO、万箱以上集装箱船等领域保持着超 { 重做强,以力保世界第一造船国的地位。 如果说韩国造船业前3O年主要依靠要素驱动。那 么 新世纪以来韩国造船业的发展是依靠创新驱动,主 要体现在2O万立方米以上超大型LNG ̄ ̄、万箱以上超大  型集装箱船、深水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建造及工艺工法创 ;前研发优势。 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日本和欧洲造船企业对节能、 环保船舶比较重视,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最大限度保住市 场份额。危机爆发之后.由于IMO颁布的关于氧化氮、 燃油含硫量、二氧化碳等强制性减排规定即将生效,以 节能环保为代表的绿色造船技术开始成为韩国船企的研 新研发。这一发展方式不仅使韩国保持住世界第一造船 大国的地位,且逐渐使其发展成为世界造船强国。虽然 发重点。并以前所未有的投资力度加快了绿色船舶研制 步伐,不断向市场陆续推出了多型低碳船舶,以争夺更 中国造船业在规模上实现了赶超,但在技术、效率等方 面尚有一定差距,况且在绿色环保船舶、海洋工程船 舶和装备研发建造方面尚不具备与韩国全面对抗的实 多的新船订单、抢占市场占有率。 节能将成为船舶设计永久性的特征.这将从根本上 改变造船市场竞争格局。一旦全球新船需求恢复,具有 较强研发能力的船企将会从日益增长的节能型船舶中获 得收益.而不具备设计能力或设计能力较弱的中小型船 厂.即使在市场复苏的情况下.也可能面临经营困难甚 至破产倒闭的风险。 韩国船企抢占绿色船舶研发的制高点,一方面可以 力。所以 在未来几年韩国仍然保持世界造船强国的桂 冠。 中国造船业主要造船指标之所以能够超越韩国,一 方面得益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比较明显、关键技术进 步较快、金融环境相对较好 航运产业发展较快等因 素。另~方面得益于日本造船业的衰退.或者说日本造 船业由于劳动力成本上涨、日元升值 业务发展重心转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争取到有限订单 为与中 I 移等多种因素.导致全球部分新船订单特别是散货船订 国造船企业展开全面竞争做充分准备;另一方面.还可 以获得比同型船舶更高价格的订单。这对于韩国造船企 业抵消船舶建造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至关重要 同时, 单转移到了中国。此外.韩国造船企业承接的超大型集 装箱船订单推迟交付及数百艘新船合同撤销也影响韩国 造船业未来两年的完工量。 船东通过运营节约燃料的船舶可以抵消船价高出部分。 十二五”时期 是中国造船业实现”保大做强” 韩国船企在绿色船舶及船用设备研发中积极开展联 } 的关键阶段,决不能因为执意追求做强而忽略保大的重 合开发,是使其能够快速研制出产品并推向市场的关键 所在。 要性 当然也不能片面追求保大而忽略做强。保大是基 础.做强是关键。翔 58}中国船检CHINASHIP SURVEY 201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