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语文审美情感

来源:爱够旅游网
教研视点 ①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 主渠道,学科的教学任务主要通 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因此,优化课 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这是每位教师都关注的问题。 最佳历史课堂情景是在45 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 据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认识 特点,投入、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 浅谈语文审美情感 一贺兆培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 《给教师的建议》中说道:“一个教 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 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 曲作电视剧的主题曲;2.如何将 课文改编成电视剧;3.如何根据 课文第一段为两个人物设计特写 表情;4.如何根据课文第二段设 源泉。”众所周知,情感是一种主 观体验,它包括道德感、美感和理 智感。 语文教材为学生认识世界、 了解人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 五光十色的空间。怎样在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实现人格 的完美和心灵的和谐,是每个语 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反复诵读。用心领悟 教师要善于用形象感染学 生。例如《春》一文的“春花图”, 这一段文字内容虽然很简单,却 蕴藏着丰富的美。读过这段文字 你仿佛置身于万物复苏、争奇斗 妍的春天,又仿佛在品赏一幅清 丽明朗的水彩画。这幅画,远处 可见五彩缤纷的花色,近处可听 蜜蜂的低吟,上有蝴蝶的翻飞,下 有野花活泼俏皮的眨眼。远、近、 上、下、浓、淡、干、湿,虽是信笔点 染,不事雕琢,却成为高妙的艺术 珍品。由于作家描绘画面,把美 的情致注了进去,因此,几多诗 意,几许春色,便从一幅动态的、 立体的画图中溢了出来。古人有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谈。 能绘出影像的是画,能透出神韵 的是诗,本段是描写,既有画的色 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 二、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潜移 默化 成功的语文教学能直接促使 受教育者在理智认识、思想意志、 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基本能力 基本素质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这 就需要教师充分调动自己情绪的 感染力,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气 氛,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激起 他们愉快的情绪体验。例如,讲 授《蒹葭》一文,我首先以小提琴 协奏曲《梁祝》作配乐朗读课文, 那凄美哀婉的曲调引起了学生 “吾心戚戚焉”的共鸣,然后设置 了五个思考题:1.可否用这首乐 计画面来表现男主人公的矛盾心 用各种教学手段,从听觉、视觉、 理;5.如何根据课文第三段设计 感觉等多方面唤起学生的身临其 境之感,让学生在这种最佳的环 画面、音响并补充情节。结果那 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历史,进而达 堂课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激动又 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 酸楚的情感中,说出了不少令人 一、运用语言与情感。创设良 耳目一新的创意,这样的情感、想 好的教学氛围 象,构成了绝佳的审美效果。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这个大 三、注重积累。培养良好的审 “舞台”上,历史教师既是“导演”, 美习惯 又是“演员”,与学生共演一台戏。 “这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 教师的功夫在于教学艺术,即能 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我要求 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 学生能克服思维惯性,将日常态 让学生沐浴在情感艺术的享受之 度转变为审美态度,将科学的分 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 类标准转变为审美的分类标准。 得最佳教学效果。 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 按这种审美标准,彩虹可以成为 用的教学手段,也是最容易被忽 通向幸福的桥梁,白杨树倔强地 视的环节。教学语言的随意性与 挺立着,俨然北方农民的化身。 技巧性的作用必然会产生两种不 这种审美感受使万物蒙上了美的 同的教学效果。因此,重视语言 光辉,无生命的事物也有了生命 的艺术,重视语言与其他教学手 的意味。在授课过程中,只要觉 段的配合,是一堂课取得成功的 得在感情上对学生有熏陶教育作 关键。 优质用的教材,我总会让他们精选优 二、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创 美的片段加以背诵,并试着写一 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份简评或仿例写同题文章,定期 中如何检查,从严从细要求,将好的作品 推荐给校报发表。一学年下来, 学生们大都已养成良好的习惯, 高中历课上课下无论什么文章,都能有 ■ 分寸有情感地朗读,并会自行设 置问题作深层探讨。不少学生已 肖 能创作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佳作, 凤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 娟 开始自觉地关注生活。 语文课堂教学给了我们一个 发现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的机 会,只有充分加以利用,才能使美 得以延续。当然,审美情感的培 1.教师角色的转变 养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人们对 师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引导。我们 教师在新课程发展中的地位和角 相信:只要学生心中已经有了美 色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这些变化体现在:“教师要从 的种子,春风化雨,终会长成一片 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 葱郁! 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 (作者单位:河南省巩义市第 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 二初级中学) 教师一讲到底的单一的教学方 法,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