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如何坚持呢?
A家事分工对孩子来说,的确是最好的责任训练。不过当孩子从这样的过程中一再验证“就算我赖皮,不负责任也没有关系”,这样的训练不但意义全无,还可能产生反效果。
规矩,父母务必说到做到“规矩”一再地不被遵守就不叫规矩了。只要是合情合理的规范与要求,父母说一就不二,才有办法建立威信。
当然,家长对于子女的任何要求与规范,其合理性与可行性,在事前都需要用心评估、斟酌。
家事分配,需考虑公平现在孩子的课业活动真的很忙,因此像家事分配,在执行面上(比方时间、内容和规范),还是需要细腻一些。
不要只是粗略地规定姐姐洗碗、弟弟倒垃圾之类的,最好能把孩子课业、才艺、假期等作息列入考虑。
此外,因应孩子成长不同阶段的变化,责任分配也要像新学期一样,定期检讨并重新设定。
父母对孩子一定要注意公平性,除非年龄落差很大。一般状况下,最好还是要选择齐头式的平等。
碰到大考或大比赛等特殊状况,才要体现“不同阶段”但总量的公平,比方高三冲刺中的孩子,可以少做或不做,下一个孩子到那个年纪时,也会得到相同的待遇。
让孩子养成负责任的习惯请记得,任何训练的“要求到位”,远比孩子“应该”负责的工作量还要重要。
父母只需要做好情绪管理,要求孩子时不急躁、失控,无论如何都不接手,耐心、温柔地坚持,孩子负责任的习惯一定可以养成。
不过,坚持不表示没有弹性,若孩子有像是学校搞活动,或功课写不完之类的紧急状况,还是可以用暂欠后补的方式完成,或与家长、手足交换某些工作。
教养TIPS1.只要是合情合理的规范与要求,父母说一就不二,才有办法建立威信。
2.任何家事训练的“要求到位”,远比孩子“应该”负责的工作量还要重要。
您可以这样做
◆ 对于家事,父母对孩子一定要公平,除非年龄落差很大。一般状况下,最好还是要选择齐头式的平等。
◆ 因应孩子不同阶段的成长,责任分配也要定期检讨并重新设定。
◆ 若孩子有像是学校搞活动之类的紧急状况,可以用暂欠后补的方式,或与家长、手足交换某些工作。
过去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而按照现代观念,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上面是翰翰说设计为大家收集和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