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3卷)第26期 博硕论坛 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子分析及应用探析① 徐叶彤 (天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甘肃天水 741 000) 摘要: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对于人们来说无疑是最宝贵的财富,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生正是处于校园与社会生 活之间的过渡期,肩负着很多的责任和生活挑战,体质健康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毫不夸张的说,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是大学生在未来人 生发展的鲞础。然而,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在逐渐下降。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子进行探析。 关键词:大学生 体质 健康影响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5--2813(201 3)09(b)-o002--02 大学生活由于其学习方式与初中、高中不一样,自主安排的时间 比上课的时间更多。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这种学习方式和学习 环境的改变而将自身的约束放松了下来;另一部分大学生充分的利用 闲暇时间学习、兼职、参加各种活动等等;而还有一批学生的生活主旋 伤害、降低肺活量等等,这些都是众多周知的问题。而人体每天的补水 量应该保持在1.5~2L,否则就会出现皮肤干燥、面色苍老等问题,严 重的甚至会引起代谢失调等。 律则是打游戏、看电视、饮食和睡眠不规律等现象也就成为了他们生活 3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子分析 的惯例。我国有关部门对大学生的体质进行了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的 研究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潜在因素,可以很直观的分析出影响大 体质呈下降趋势,尤其是近几年来,体质下降现象尤为严重,很多学生 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有目的性的进行干预,这对 都出现了胃病、颈椎病、头痛和耳鸣等亚健康状况。因此,对于影响体质 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为了使本次研究更具准确 健康的各种因素的探讨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任务。 性,可以在研究得出结果之后进行再一步的验证。可以提取4个因子模 型做进一步分析,具体的步骤如下:选出模型中包含4个潜变量是遗传 1大学生健康调查 因素、个人行为和生活方式、社会环境、医疗服务水平,而个人问题不 为调查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国内一些教育机构专门开展了一项 具代表性,因为它的4个条目的范围很宽广,所以可以将这一项去掉。 调查活动,随机抽取一部分高校平均年龄为20岁的学生,共计1000 通过这一步的验证结果显示,模型的标准化因子载荷都大于0.4,与世 名。男、女各占一半,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测试和比较分析。调查 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数据一致,因此,本次调查的结果数据显示都具有 问卷共发放了1000份,收回了970份。问卷内容是根据调查的目标和需 统计学意义。 要,并以同类型的参考问卷为参考资料,结合相关专家学者的意见确 通过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缺乏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和重视,各方面 定。调查内容主要是对学生的身体体质、力量、耐力、柔韧性、握力、健康 素养、心理和日常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有一些大学生饮 满意度和不适感等各方面因素进行调查,将学生的年龄、性别、运动量 食不规律造成了严重的营养不良,一些同学偏胖、一些同学偏瘦,身高 等方面数据作为参考指标,问卷内容设置上比较全面,且具有良好的 体重指数不平衡、胸围窄、肺活量小等状况,这些状况都是病害的潜在 可信度和针对性。 因素,如果不进行调理,很容易造成突发疾病。从学生的节段肌肉分析 中可发现,绝大部分学生的肌肉量偏低,尤其是在躯干部分。主要表现 症状为体型偏胖、脂肪多、肌肉少;还有一部分学生的中下斜方肌菱形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体质与体型和运动频率有着最大的关系, 并且运动频率也影响着心理状态,根据该次调查显示,不同体型、性别、 每周运动次数、运动时间和心理状态变化呈显著相关,不同体型、性别、 肌有劳损现象,偶尔会有肌肉疼痛感,这是静坐时间长、活动少的典型 要好些。 每周运动次数、运动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该次调查 表现。对比活动量大或者有活动量的人,他们在这方面的身体状况明显 也表明体质的差异与年龄并无多大的关系。 2大学生健康调查的数据结果分析 为了更好的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得出更加准 4不同体态大学生体质健康因素指标比较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活动调查结果分析,很多大学生不注重自己的 确的结论,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健康因素进行分析。采用结构方程 健康或者不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平日在一些影响健康细节方面不够关 模型有一个优点,就是它可以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同时含测量误差,最 注,很多学生只在身体出现明显疾病的时候才采取措施。研究表明,对 后整合两方面数据,使最终结果的误差更小。首先将误差的方值设为1, 自己身体形态的主观认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身体健康,比如说有一 些体型偏胖的学生在锻炼身体的意识和积极性方面都比较低,他们认 并建立调查中的各项因子。将调查的变量分为四个大类型:遗传因素、 行为及生活方式、社会环境、医疗服务水平。这四个大类型也可以成为 为自己肥胖和过瘦不适合锻炼,所以锻炼的机会就会减弱。不同体态大 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子的潜在变量。其次是每一个大类型里面再 学生在运动方面和个人日常行为方面的意识存在着显著差异,而在社 逐一细分,遗传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身高、体重、体检结果;行为 会环境、医疗水平和遗传因素指标上差异不大。 及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饮酒、运动、饮食、睡眠、卫生;社会环境包括工作 性质、居住条件、经济收入、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和舆论导向;医疗服务 5影响因子分析在大学生体质健康调查中的应用 水平包括社会保障体系、个人健康意识、医疗投资、医疗技术水平。 影响因子分析是综合了各种方式、各种因素、各种环境条件对影 通过最终计算结果显示:遗传因素对人类的健康影响最大,占15% 响大学生体质的因素进行分析,这种迄今为止最全面、完善、准确的 的比例,其他的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医疗因素、气候因素,其余的影响就 体质调查方式,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国家体育部门、教育部门及相关部 是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包括营养膳食和身心保健。在该调查中还显示 门对于学生及国民身体素质的统计分析中,并建立模型,可以详细的 了很大一部分学生具有吸烟史、饮水量不足、睡眠时间不足、不吃早餐 对影响体质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影响体质健康因素探索性因子分析、 等习惯。这些习惯都会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比如吸烟会对肺造成 影响体质健康因素验证性因子分析、健康范畴探索性因子分析、健康 ①作者简介:徐叶彤(1968一),男,江苏武进人,研究生,天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健康教育及体质研究。 2 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博硕论坛 2013年(第3卷)第26期 范畴验证性因子等各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同时,对于调查结果,还可 参考文献 以进行不同体态大学生体质健康因素指标比较、健康因素结构模型的 [1】马红霞.陕西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趋势分析[A].全国经 拟合检验、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多因素方差回归分析、不同体态大学 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 生单项指标数据结果分析等方式进行数据结合、对比和分析,从而更 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 加全面准确的发现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子。 2012:4. 【2]唐立慧.大学生体质健康需求状况调查研究——以天津市部分高 6结语 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5:86—89, 本研究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并结合着结构方程模型,统计和分 126. 析了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子。通过对体型、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等 【3]齐家玉,刘艳明,张崇光,等.健康校园视角下的大学生体质健康 方面的统计和对比分析得出,影响体质的因素主要是身体形态、饮食结 与健身规划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2,6:34-37. 构、生理功能、社会环境、医疗服务水平、心理问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 【4]柯杰兵,林建棣,祝伟民.军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综合评价方 力心理因素,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运动能力和饮食结构。大学生因合 法的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 理规划自己的膳食营养,不挑食、不厌食、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要改正 要汇编(一)【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4:2. 不吃早饭的习惯,应戒烟戒酒,加强运动量,综合这些方面避免潜在的 病害因子,提高大学生的体质,保持健康的身体。 (上接1页) 的科学性,保障锻炼效果。 的新背景下,应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实际需求制定相应 4.4坚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 的教学模式,改变原有的标准化教学模式,提供差异性的教学内 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能够有效的提升教育质量。 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在兴趣的指 当代大学生观念先进,喜欢新奇事物,所以在对于体育教学内容的 导下,学生可以更快的获得进步。 设计上,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紧扣时尚脉搏,提 原有的体育教学是强制性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 升:k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兴趣,体验到体育锻炼的乐趣,从而培养 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上课项目、上课时间、上课教 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育质量,从而达 师,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充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 到提升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选择适合自身的体育活动进行锻炼。 4.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体育锻炼影响力 5结语 意识指导着人类进行社会活动,对于人的行为活动具有重大的 在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大背景下,高校应当积极的配合阳光体 影响作用,所以要想让大学生注重体育锻炼,就必须注重对其体育 育活动的开展,深化高校体育改革,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坚 锻炼意识的培养,要加大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的宣传,让学生了 持与时俱进的观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 解到体育锻炼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由锻炼意识主导着学生去 兴趣,通过多种有效的措施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为促进 进行体育锻炼,只有这样阳光体育活动才会得到大力的普及,让学 我国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巨大的动力,提升我国青少年身体素 生在体育教育中学习到体育技能,同时培养其良好的体育锻炼习 质水平,为国家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 惯。要合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进行体育锻炼宣传,如校园网、公告 栏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体育锻炼宣传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4.3加大高校体育教育投入,合理资源配置 [1]刘小俊.“阳光体育”内涵与发展探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 资源是保障教学合理开展的基础,体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 (1). 科,没有资源保障的体育教学就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2]李丽.“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J].成 当前部分高校资源配置不合理严重阻碍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所 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1). 以应当加大高校体育教育投入,完善体育教育基础设施,保障师资 [3]王明立.“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与普通高校体育新课程创新教学 力量的充足,基础设施的配备可以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 模式构建[J].体育与科学,2008(5). 保障,在教师科学的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提升体育锻炼 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