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 积累运用。 (共13题;共27分)
1. (2分) 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鹭、鹤、喙”这三个字的意思都跟鸟有关。 B . “框、匡”这两个字结构相同。
C . “澄、增、品、吩”这几个字的韵母相同。 D . “缠、茶、雏、丛”这几个字的声母相同。 2. (2分) 找出下面的错别字,将序号写在括号内。( ) A . 谎话 B . 蹦塌 C . 历害 D . 珊瑚
3. (2分) (2019·观山湖) 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状观 驾驶 流连忘返 B . 翠柳 变幼 飘飘悠悠 C . 治疗 姿势 曲折蜿蜒 D . 篇章 湖涂 拍岸叫绝
4. (2分) 下列成语中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别出心裁:裁剪。
第 1 页 共 13 页
B . 技高一筹:计数的用具,多用竹子制成。 C . 弄巧成拙:(形)笨。
D . 全神贯注:(精神、力量)集中。
5. (2分) (2020五上·期末)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只大公鸡走起路来,昂首挺胸,美中不足。 B . 演出结束后,会场上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掌声。 C . 这款汽车的设计不拘一格 , 既美观大方又舒适。 D . 敌人被我军打得落花流水,失魂落魄。
6. (2分) (2019·邵阳模拟)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
这歌声,_________听惯了鸟叫的人,_________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A . 因为……所以…… B . 即使……也…… C . 无论……都……
7. (2分) 《天鹅》一课作者借对天鹅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 )等美好理想的追求。 A . 和平与自由 B . 文学和艺术 C . 高贵和优雅
8. (2分) (2019·邵阳模拟) 读句子,体会破折号的作用,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 破折号表示:A解释说明的部分;B话题突然转移;C声音延长。 ①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_________
②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_________
③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_________
第 2 页 共 13 页
A . A B B B . A C B C . A A C D . A A B
9. (2分) 下面的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一次,达尔文看见树上有几只小鸟,就站住了,仰着头仔细观察。
②一只小松鼠顺着他腿,爬上了他的肩头,大概以为他是一根木桩。小松鼠在他肩头上左看看,右看看,还挺得意哪!
③达尔文每天工作后,喜欢到树林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就是在这样休息的时候,他也不忘记科学研究,还要认真观察树林里的东西,思考一些问题。
④他一动也不动地在树下看啊想啊,站了好久。
⑤树上的松鼠妈妈可急坏了,它叽叽直叫,好像在警告小松鼠:“孩子,你看错了,那不是木桩,是一个人啊!” A . ①⑤④②③ B . ①③⑤④② C . ③①④②⑤ D . ④⑤①③②
10. (2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 这句话赞扬了搭石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的品格。 B . 这句话实际是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C . 这句话含义深刻,不仅写了搭石任人踩踏、默默奉献的精神,而且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搭石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的情感纽带。
第 3 页 共 13 页
11. (1分) 选择正确的读音。
慌(huāng huān)________ 吵(chǎo chǎo)________ 摸(mō mǎ)________
12. (1分) 百共________画,万共________画。 13. (5分) 君子________于人,________于人。
二、 阅读与理解。 (共3题;共16分)
14. (6分) 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小池塘(节选)
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
(1) 这段话一共________句话。
(2) 这段话讲了天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倒映在________里的样子。 (3) 请你照样子写一句。
柳树的枝条倒映在池塘里,像________。 15. (4分)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1) 雨中丁香的特点是( )。 A . 细雨迷蒙 B . 格外妩媚 C . 线条模糊
第 4 页 共 13 页
(2) 对文中引用古人词句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 B . 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和阅读兴趣。 C . 交代古人是如何发明丁香结这一说法的。 D . 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3) 本文的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4) 节选的第2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16. (6分) (2020·滕州模拟) 阅读文章,回答1---4题。 没有一句台词的角色
①为了募捐,学校准备排练一部叫《节日》的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分地去报名当演员。可是定角色那天,妹妹回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你被就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
②“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 ③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
④“因为我的角色!《节日》里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 ⑤“你的角色是什么?”
⑥“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妹妹有幸扮演“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全家不知该恭喜她,还是安慰她。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但他们不肯透漏谈话的内容。
⑦总之,妹妹没有退出,她积极参加每次排练。我们都纳闷:演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副护膝。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妹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豆豆”。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
⑧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甄妮——豆豆(狗)”。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有一个演狗的妹妹,毕竟不是很有面子的事。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
⑨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舞台正中的沙发上坐下,召集家人讨论节日的意义。接着“母亲”“女儿”和“儿
第 5 页 共 13 页
子”先后出场。在一家人的谈话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
⑩但这不是简单地爬,“豆豆”蹦蹦跳跳、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地毯上伸个懒腰,然后才在壁炉前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动作,表演得惟妙惟肖。很多观众也注意列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
⑪接下来,“父亲”开始给全家讲故事。他刚说道:“夜晚,万籁俱寂,就连老鼠……”“豆豆”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儿有老鼠?”神情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
⑫“父亲”继续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屋顶传来……”昏昏欲睡的“豆豆”又一次惊醒,好像察覚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太逼真了!妹妹一定费尽了心思。很明显,这时候的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晴全盯着妹妹。妹妹幽默精湛的表演也沒育间断,台下的笑声更是此起彼伏。
⑬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抢了所有观众的目光。后来,妹妹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⑭四十年后,我对那句话仍然记忆犹新。命运赋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再小的角色也有可能变成主角 , 哪怕你一句台词也没有。
(1) 对待演出,妹妹的神情态度先后有很大的变化,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报名时________→定角色那天________→排练时________→排练归来________ (2) 通读全文,概括妹妹演出成功的原因。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3) 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没有交代爸爸和妹妹谈话的内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4) 第⑭段画线的句子中加点词语“主角”有何含义?“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指出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三、 习作园地。(请将习作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共1题;共1分)
17. (1分) 表达与交流。
第 6 页 共 13 页
“一对好朋友,快乐父子俩……大手牵小手,走路不怕滑…《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的歌词让人感到温馨、幸福。请以“温馨的一幕”为题,把你和家人之间最感人的画面描述出来。
要求:①卷面整洁,书写规范;②有真情实感③400字左右。(作文纸自备)
第 7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
一、 积累运用。 (共13题;共27分)
答案:1-1、
考点: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解析:
第 8 页 共 13 页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解析:
答案:6-1、
考点:解析:
答案:7-1、
考点:解析:
第 9 页 共 13 页
答案:8-1、
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解析:
答案:10-1、
考点:解析:
答案:11-1、
第 10 页 共 13 页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答案:13-1、
考点:解析:
二、 阅读与理解。 (共3题;共16分)
答案:14-1、
答案:14-2、
答案:14-3、
考点:
第 11 页 共 13 页
答案:15-1、
答案:15-2、
答案:15-3、
答案:15-4、
考点:解析:
答案:16-1、
答案:16-2、
答案:16-3、答案:16-4、
考点:解析:
第 12 页 共 13 页
三、 习作园地。(请将习作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共1题;共1分)
答案:17-1、
考点:解析:
第 13 页 共 1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