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化工原理干燥习题

来源:爱够旅游网


化工原理 干燥习题(总12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1. 在下,不饱和湿空气的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60%,若加热至80℃,则

空气的下列状态参数如何变化 湿度H_______,相对湿度

_______,湿球温度tw_______,露点

td_______,焓I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2. 依据干燥速率曲线,干燥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____________阶段和

_____________阶段。两个干燥阶段之间的交点C处的含水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3. 当干燥所用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加时,干燥终点处物料的平衡含水量会相应

___________。(增加,减少,不变) 6.已知常压下某湿空气的温度为20用。

7.当湿空气的温度一定时,若湿度越高测得的湿球温度也________;若空气为水气所饱和,测得的湿球温度就是_______的温度。

1. 湿球温度(tW)是湿空气 和 的函数,而绝热饱和温度tas是湿空气

和 的函数;对湍流状态下的水蒸气-空气系统,tW和tas的大小关系为 。

2. 典型的干燥曲线可明显分为 和 两个阶段,两个阶段之间的交点称为 。

2.已知湿空气如下的哪两个参数,可利用H-I图查得其它未知参数。( ) A:H,p B:t,td C:tw,I D:tas,I

二、选择(10分)

1、对于易溶气体,H值__________,KG_________ kG 。( ) A.很大,< B.很小,> C.很小,≈ D.很大,≈

2、已知湿空气如下的哪两个参数、可利用H-I图查得其它未知参数。( ) A.H,P B.t,td C.tw,I D.tas,I

三、问答题

C,水蒸气的饱和蒸气压为,湿度为kg

=_________,______作为干燥介质

绝干气,试求:(1)湿空气的相对湿度

2

1、干燥实验中,哪些干燥条件应恒定不变在此条件下进行长时间干燥,最终能否得到绝干物料

2、 结合水与平衡水分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平衡水分是空气状态和物料特性的函数,对一定的物料,平衡水分随空气状态而变化。平衡水分是在一定空气状态下不能被干燥除去的水分,是干燥的极限。

结合水只与物料的特性有关,而与空气的状态无关。结合水是能与饱和湿空气平衡的湿物料所含水分的最低值,湿物料的含水量低于此值便会从饱和湿空气中吸收水分。

一般地,结合水的一部分是自由水分,其能被干燥除去;另一部分是平衡水分,其不能被一定状态的空气干燥除去。

3、 如何区别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 (5分)

4、请示意性的画出湿空气的湿焓图,对于任意空气状态指出它的状态点:水气分压p,湿度H;焓I;露点td;湿球温度tW;相对湿度φ。

水气分压p, 湿度H; 焓I; 露点td;

湿球温度tW; 相对湿度φ

画出图(2分)

并指出上述六个参数。(4分)

5、湿球温度

6、如何进行恒定干燥操作

三、请回答下列问题(10分)

3、(20分)某种湿物料在常压气流干燥器中进行干燥,湿物料的流量为1kg/s,初始湿基含水量为%,干燥产品的湿基含水量为%。空气的状况为:初始温度为25℃,湿度为水分/kg干空气,经预热后进干燥器的温度为140℃,若离开干燥器的温度选定为60℃,试计算需要的空气消耗量及预热器的传热速率。假设空气在干燥器内经历等焓过程,I=(+)t+2490H。

一、 (20分)采用常压干燥器干燥物料,每小时处理2000kg,干燥操作使物

料的湿基含量由40%减至5%,干燥介质是湿空气,初温为20H0=水/kg绝干空气,经预热器加热至120

3

C,湿度

C后进入干燥器中,离开干燥器

时废气温度为40C,若在干燥器中空气状态沿等焓线变化。已知湿空气焓

的计算式为I=+t+2490H,试求: (1) 水分蒸发量W(kg/s);

(2) 绝干空气消耗量L(kg绝干空气/s); (3) 干燥收率为95% 时的产品量;

(4) 如鼓风机装在新鲜空气入口处,风机的风量应为多少m3/s。 六、(共20分) 解:(1)水分蒸发量 wG1w1w220000.40.050.205Kg/s (4分)

1w2360010.05w

H2H1 (2)绝干空气消耗量 L 其中 H1=H0= kg水/kg绝干气 求H2: 因 I1 = I2

(1.011.88H1)t12490H1(1.011.88H2)t22490H2

(1.011.880.009)12024900.009(1.011.88H2)402490H2 解得 H2 = kg水/kg绝干空气

0.2056.406kg绝干空气/s (6分) 则 L0.0410.00920000.2050.351kg/s (3)G2G1W3600 或 G2G11w1200010.40.351kg/s 1-w236000.05G实际产品量100%2100%

理论产品量G2 又 干燥收率的定义为 G20.35195%0.333kg/s (6分) 所以 G2 (4)t020C,H00.009kg水/kg绝干空气 时空气的湿比容为

273t 27327320 (0.7731.2440.009)

273 vH(0.7731.244H)4

0.842m3/kg绝干空气 体积流量

VLvH6.4060.8425.394m3/s (4分)

在常压连续理想干燥器中,用风机把空气送至预热器,经120℃饱和蒸汽加热后进入干燥器以干燥某种湿物料,已知空气状况为:进预热器前湿空气中水气分压P0 = ,温度为15℃,进干燥器前温度为90℃,出干燥器后温度为50℃,物料状况为:进干燥器前X1 = 水/Kg绝干料,出干燥器后X2 = 水/Kg绝干料,干燥器生产能力为250Kg/h(按干燥器出口产品计),预热器总传热系数为50 w/(m2·℃)。求:

1 绝干空气消耗量; 2 风机送风量; 3 预热器传热面积。 注:H = P0 /(P- P0);

υH=(1/29+H0/18)××(t0+273)/273; IH=+t+2490H 1.

绝干物料流量:GG2250248kg绝干料/h (1分) 1x210.01水蒸发量:wG(x1x2)248(0.150.01)34.7kg/h (1分) 进预热器前:H00.622分)

IH0(1.011.88H0)t02490H0(1.011.880.0073)1524900.007333.5kJ/kg绝干气 (2

p01.1750.6220.0073kg/kg绝干气(2pp0101.331.175分)

进干燥器前:H1H00.0073kg/kg绝干气

IH1(1.011.880.0073)9024900.0073110kJ/kg绝干气 (2分)

出干燥器后:IH2IH1110kJ/kg绝干气

即 IH2(1.011.88H2)502490H2110kJ/kg绝干气 得 H20.023kg/kg绝干气 (2分)

5

绝干空气耗量:L2.

w34.72210kg干空气/h (2分)

H2H10.0230.0073风机送风量:

t2731HVLHL(0)22.401822m3/h (3分)

29182733. 预热器传热面积:

QpL(IH1IH2)2210(11033.5)169100kJ/h47kw (2分)

tm(12015)(12090)59.9C

12015ln12090

47103S16m2 (3分)

KTm5059.9

用热空气干燥某种湿物料,要求干燥产品为s,进干燥器时湿物料温度为15℃,含水量13%(湿基),出干燥器的产品温度为40℃,含水量1%(湿基)。原始空气的温度为15℃,湿度为kg,在预热器采用200kPa(绝压)的饱和蒸汽加热至100℃进入干燥器,出干燥器的废气温度为50℃,湿度为kg。求:

1. 水分蒸发量W及绝干空气消耗量L。 2. 单位时间内预热器消耗热量Qp。 3. 蒸汽消耗量D。

注:200kPa(绝压)饱和蒸汽的汽化焓γ=2205(kJ/kg); I1-I0=+(t1- t0)

五(20分) 4.

物料进干燥器时干基含水量:X1w10.130.149kg/kg 1w110.13Qp(1分)

6

物料出干燥器时干基含水量:X2分)

w20.010.0101kg/kg (11w210.01绝干物料流量:GG2(1W2)0.1(10.01)0.099kg绝干料/s (2分)

水分蒸发量:WG(X1X2)0.099(0.1490.0101)0.01375kg水分/s(4分)

绝干空气消耗量:Lw0.013750.849kg绝干气/s (4

H2H10.02350.0073分)

5. 单位时间内预热器消耗热量:

QpL(I1I0)L(1.011.88H0)(t1t0) 0.849(1.011.880.0073)(10015)73.9kW (5分)

3.蒸汽消耗量:DQp73.90.0335kg/s120.6kg/h (3分) 2205五、(20分)

在常压绝热干燥器中将1500kg湿物料从原始含水量18%降至%(均为湿基)。t025℃、H00.010kg/kg绝干气的空气在预热器中升温至90℃后进入干燥器,离开干燥器空气的温度为50℃。试求: (1) 完成上述干燥任务所需要的空气量;

(2) 预热器中加热蒸汽的消耗量(蒸汽的相变热为2205kJ/kg,忽

略预热器热损失); (3) 干燥系统的热效率;

(4) 通过恒定条件下的干燥实验测得,物料的临界含水量

Xc0.1kg/kg绝干料,平衡含水量X*0.01kg/kg绝干料;

已知干燥面积为48m2,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

7

Uc2.2kg/(m2h),假定降速阶段干燥速率与自由含水量

(XX*)呈直线关系,则所需干燥时间为若干。

解:(1)所需空气量

G'G1(1w1)1500(10.18)1230kg

X1X2w1180.2195 1w1100181.50.01532

1001.5WG'(X1X2)1230(0.21950.01523)251.3kg

LW

H2H0(1)

由焓的衡算求得。对于绝热干燥过程,空气进出干燥器的焓值相

H2 等,即

(1.011.880.01)9024900.01(1.011.88H2)502490H2 解得:H20.02593kg/kg绝干气 将有关数值代入式(1),得到

253.1L1.578104kg绝干气

0.025930.01LwL(1H0)1.578104(10.01)1.594104kg新鲜气 (2)预热器中加热蒸汽的消耗量

QpL(1.011.88H0)(t1t0)1.578104(1.011.880.01)(9025) 1.05510kJ加热蒸汽消耗量为

1.055106Wh478.6kg

r2205Qp6

(3)干燥系统的热效率

对于绝热干燥过程,可用两种方法计算

W(24901.88t2)253.1(24901.8850)0.615761.57% 6Qp1.055108

或 t1t29050100%100%61.54% t1t09025(4) 干燥时间

 XX*G'[(X1Xc)(XcX*)lnc]SUcX2X*12300.10-0.01[(0.21950.10)(0.100.01)ln]4.375h482.20.015230.01

温度为20°C、湿度为kg绝干气的常压新鲜空气,经预热器预热至120°C后用于干燥某湿物料。空气离开干燥器的温度为60°C、湿度为kg绝干气,湿物料进出干燥器的温度分别为30°C、50°C,湿基含水量分别为20%、5%,干燥产品流量为60kg/h,湿物料的平均比热容为(kg湿物料.°C),忽略干燥系统的热损失。试求:

'QL(I2I1)G(I2I1')QL( 注:

L1.01(t2t.0)W(24901.88t2)GCm(21)QL )

(1)新鲜空气的耗量;(2)干燥系统的热效率。

20%5%0.25 X20.053 六、答:(1) X1120%15% WG(X1X2)G1G2L(H2H1) GG1(1w1)60*(120%)48Kg/h

48*(0.250.053)L*(0.050.01) 所以 L236.4Kg绝干气/h (2) 干燥的水分量WG*(X1X2)48*(0.250.053)9.46Kg水/h

总干燥的热量:

'QL(I2I1)G(I2I1')QLL1.01(t2t.0)W(24901.88t2)GCm(21)QL236.4*1.01*(6020)9.46*(24701.88*60)60*2.134*(5030)03550.5624622.492560.830733.85KW

9

干燥系统热效率为

W(24901.88t2)9.46*(24901.88*60)*100%*100%80.1%Q30733.85

七、计算题。(10分)

以空气为干燥介质干燥某种湿物料,新鲜空气用量为2100 Kg新鲜空气/h,温度为20℃,湿度为 Kg水/Kg干气。空气经预热器加热至60℃后进入干燥器,离开时的温度为40℃。湿物料处理量为400 Kg/h,温度由20℃升到35℃,含水量由10%干燥至%(均为湿基),湿物料的平均比热容Cm为 KJ/(Kg绝干料.℃)。干燥器的热损失速率QL为 KW。若干燥过程可视为等焓过程。

试求:(1)水分的蒸发量,Kg/h。(2)空气离开干燥器的湿度。(3)干燥器的热效率。

Q1.01L(t2t0)W(24901.88t2)Gccm(21)QL

一、 (20分)

在常压间歇操作的厢式干燥器内干燥某种湿物料。每批操作处理湿基含水量为15%的湿物料500kg,物料提供的总干燥面积为40m2。经历4h后干燥产品中的含水量可达到要求。操作属于恒定干燥过程。由实验测得物料的临界含水量及平衡含水量分别为水/kg绝干料及水/kg绝干料。临界点的干燥速率为1kg水/(m2

h),降速阶段干燥速率为直线。每批操作装卸物料时间为10min,

求此干燥器的生产能力,以每昼夜(24h)获得的干燥产品质量计。 一、 (20分)

[解] 由题意可知,每批操作处理湿基含水量为15%,即

X1在恒速干燥阶段全部需要时间

15%3

115%17t1G12.53(X1XC)(0.11)0.830h4h (1) SUC11710

(10分)

由此可知干燥过程还需经历降速干燥阶段 其降速干燥阶段用的时间

GXCX*XCX* (2) t1lnSUCX2X*其中XC0.11,X*0.002

且 t1t24h (3) 做物料衡算得

500G2 (4)

1X11X2每昼夜获得干燥产品质量

Q24G210460 (5)

联立(1)(2)(3)(4)(5)解得

Q2467.9kg干燥产品/昼夜 (10分)

六、计算题。(10分)

今有一干燥器,湿物料处理量为800kg/h。要求物料干燥后含水量由30%减至4%(均为湿基)。干燥介质为空气,初温15℃,相对湿度为50%(湿度为H=水/kg绝干空气),经预热器加热至120℃进入干燥器,出干燥器时降温至45℃,相对湿度为80%(湿度为H2=水/kg绝干空气)。 试求:(a)水分蒸发量W;(5分)

(b)空气消耗量L、单位空气消耗量l;(5分) 六、(10分)解:(a)(5分)水分蒸发量W

已知G1=800kg/h,w1=30%,w2=4%,则 Gc=G1(1-w1)=800()=560kg/h (1分) X1w10.30.429 (1分)

1w110.3 X2w20.040.042 (1分)

1w210.04 W=Gc(X1-X2)=560×()=水/h (2分) (b)(5分)空气消耗量L、单位空气消耗量l

空气通过预热器湿度不变,即H0=H1。 (1分) LWW216.74610kg绝干空气/h (2分)

H2H1H2H00.0520.00511

l

1.

1121.3kg干空气/kg水 (2分)

H2H00.0520.005(20分)有一连续干燥器在常压下操作,生产能力为1000 kg/h (以干燥产品计)。物料水分由12%降至3%(均为湿基),空气的初温为25℃,湿度为 kg水/kg干空气,经预热器后升温至70℃,干燥器出口废气的干球温度为45℃。 设空气在干燥器进出口处焓值相等。试求:

2. 3.

(1)在H-I图上表示空气的状态变化过程; (2)初始状态下的空气用量为多少m3/s (I=(+t+2500 H,vH273t1)

2733(20分)解:(1)(10分)干燥系统示意图见附图1。在H-I图上的空气状态变化见附图2.

(0.7721.244H0)w1=0.12t0=25oCH0=0.01w2=0.03G2=1000 kg/ht1=70oCt2=45oC预热器干燥器

附图1 干燥系统示意图

I1t1t2t020H 附图2 空气状态变化图

(10分)

(2)(10分)求空气用量

蒸发水分量 WG2w1w20.120.031000102.3 kg/h 1w110.12因水分在干燥器进出口处焓值相等,所以I1=I2,即

(+t2+2500 H1=+ t2+2500 H2

因H1=H0= kg/kg, t1=70℃, t2=45℃, 故有

(+× ×70+2500×=+ ×45+2500H2

12

解得H2= kg/kg 干空气用量 L=W/(H2-H1)= kg (5分) 方法1:湿空气质量流量 L’=L(1+H1)=(1+= kg/h

湿空气的平均分子量 M=(1/29+18)= 初始状态下的湿空气的体积流量

1065.11038.314(27325)nRT28.833V904.3 m/h0.251 m/s(5分) 2P101.32510方法2:空气的湿比容 vH(0.7721.244H0)273t127325(0.7721.2440.01)0.856 m3/kg干空气 273273初始状态下的湿空气体积流量 V0.8561054.6902.7 m3/h0.251 m3/s

六、(20分,08考研)如附图所示,某干燥器的操作压强为80kPa(绝压),

出口气体的温度t2为59℃,相对湿度φ2为72%。为保证干燥产品的质量,空气进入干燥器的温度不得高于92℃,故将部分出口气体送回干燥器入口与新鲜空气混合,混合后气体相对湿度φm为11%。已知新鲜空气的质量流量为s,温度t0为18℃,湿度H0为水/kg绝干空气。

试求:(1)空气的循环量LR;(2)新鲜空气预热后的温度t1;(3)预热器需提供的热量QP。

(水的饱和蒸气压:59℃时为,92℃时为)

六、(20分,05考研)某并流式干燥器的操作压力为101kPa,湿物料流量为

1200kg/h,湿基含水量为15%,要求干燥产品的湿基含水量不超过%。以温度为20℃、湿度为 水/Kg绝干气的新鲜湿空气为干燥介质,在预热器中预热至90℃后送入干燥器,湿空气离开干燥器的温度仍为90℃,湿度为 kg水/kg绝干气。单位干燥面积绝干物料量Gc/S= 20kg绝干料/m2,物料所含水分性质如图1所示,干燥速率曲线如图2所示。水在20℃、90℃时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和。试求:

(1) 新鲜湿空气消耗量;(2)预热器提供的热量(忽略预热器的热损失); (3) 在H-I图上作出干燥过程湿空气的状态变化示意图;(4) 计算干燥过程所需的时间。

13

六、(20分,06考研)在常压绝热干燥器中将1500kg湿物料从原始含水量

18%降至%(均为湿基)。t025℃、H00.010kg/kg绝干气的空气在预热器中升温至90℃后进入干燥器,离开干燥器空气的温度为50℃。试求: (1)完成上述干燥任务所需要的空气量;(2)预热器中加热蒸汽的消耗量(蒸汽的相变热为2205kJ/kg,忽略预热器热损失);(3)干燥系统的热效率;(4)通过恒定条件下的干燥实验测得,物料的临界含水量

Xc0.1kg/kg绝干料,平衡含水量X*0.01kg/kg绝干料;已知干

燥面积为48m2,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Uc2.2kg/(m2h),假定降速阶段干燥速率与自由含水量(XX*)呈直线关系,则所需干燥时间为若干。

六、(20分,07考研)采用如图所示的废气循环系统干燥湿物料,已知数据标示

于附图中。在常压操作中,假设系统热损失可忽略,干燥操作为等焓干燥过程。求(1)新鲜空气体积流量(m3/h)(2)进入干燥器的湿空气的温度及焓(3)预热器的加热量

14

[注:I(1.011.88H)t2490H, vH=(+)×(273+t)/t×(P0/P)]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