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上海科技出版社

来源:爱够旅游网
期末试卷

(答题时间: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请将一个最佳答案写在下面的答题卡上。(请在12道题中选择10道题做答。每题3分,满分30分)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学生使用的橡皮,用过一段时间后,下列物理量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形状 B. 密度 C. 质量 D. 体积 2. 太阳是:

A. 宇宙中的中心天体 B. 宇宙中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C. 宇宙中质量最大的恒星 D. 宇宙中唯一辐射光热的恒星

3. 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物理学史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之一是: A. 托里拆利实验 B. 伽利略斜面实验 C. 马德堡半球实验 D. 比萨斜塔实验 4. 一个物体质量的大小决定于: A. 物体的外部的形状 B. 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C. 物体的空间位置 D.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5.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12N和5N,那么它们的合力最小是: A. 17N B. 12N C. 7N D. 5N 6. 一个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 A. 物体所受合力可能为零 B. 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 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 无法确定 7. 机械使工作变得轻松的途径之一是: A. 改变力的方向 B. 减小摩擦力 C. 减小做功 D. 增加做功 8. 比较下列情形中,人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A. 人站在地面上不动时 B. 人步行时 C. 人蹲在地上时 D. 人踩高跷时

9. 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杠杆,要剪开较硬的物体,使用哪种剪刀最合适:

10. 一个重500N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小孩用100N的水平拉力将箱子匀速移动15m,另一个大人把这个箱子举高2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孩做的功多 B. 大人做的功多 C. 他们做的功一样多 D. 无法比较

11. 我们在生物课中已经学到了,鱼类体内有鱼鳔,通过改变鱼鳔的体积,鱼可以轻松地改变自身的浮沉,这时鱼控制自身的浮沉,主要是改变:

A. 所受重力 B. 所受浮力 C. 所受压强 D. 液体的密度

12. 小亮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大胆探索,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像。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A. ρ甲<ρ乙 C. ρ甲>ρ乙

B. ρ甲=ρ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 填空,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面横线上。(您可以在下面14个空中选择12个做答,每空1分,满分12分)

13. 前不久,在东南亚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后引起了巨大的海啸,据报道,在发生巨大海啸时,海水把火车推倒、铁路冲垮,这说明此时的海水具有巨大的 能,这种能已被人类利用,请你说出应用的实例: 。 14. 在蛋糕店附近就可闻到清新的奶油香味,这是因为 。 15. 请各举一个实例说明在生活中是怎样利用惯性与预防惯性造成危害的。 利用惯性的实例: 。

预防惯性危害的实例: 。 16. 根据分子动理论,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请各举一个实例来说明。 实例1(引力) 。 实例2(斥力) 。

17. 在体育考试跳绳测试中,某同学1min跳了180次,若他的质量为40kg,每次跳起的高度是5cm,他跳一次做的功是 J,跳绳时的功率是 W。

18. 有一种尾部装有弹簧的圆珠笔,取一支这样的笔,笔尖向上竖直放置。压下弹簧,突然松手,笔会跳起,其原因是 。

19. 为了修建青藏铁路,促进西部大开发,铁道部勘测队员舍小家为国家。铁路沿线要经过高寒无人区,海拔4500米以上。他们工作时越走越吃力,头痛脑胀,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空气 ,大气压强 ,致使人体组织细胞内氧气含量减少,所以感到乏力、呼吸困难。

20. 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的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2000N,则汽车受到的摩擦力是 N,方向 。

三. 做图(每题5分,满分10分)

21. 小张和小刘准备外出旅行,在整理箱子时意见不一致,小张认为拉动旅行箱时(如图所示)把较重的物品放在靠近轮子处省力,而小刘则认为把较重物品放在靠近拉杆处省力。请你帮助他们分析谁的说法对,并画图说明。(提示:作出物体重力和人的拉力的力臂,并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说明)

22. 观看下面漫画,回答问题

(1)下面这幅漫画蕴含了什么科学道理?

(2)如果你是图中的瘦子,为了防止图中出现的尴尬局面,你会如何改进装置?画图说明。

四. 实验探究,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面横线上(满分25分)

23. (4分)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1) 。 (2) 。

24. (6分)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班级的“物理小博士”为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

探究的因素是 。 选用的图是 。(填图中的序号) 探究的结果是 。

25. (6分)现有两杯无色透明的不同液体。请你从以下提供的器材中选取部分器材,设计两种方法比较它们密度的大小。要求: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你的方法。可提供的器材有:托盘天平(已调平,不含砝码)、弹簧测力计、两个相同的烧杯、拴着细线的小石块、长方体小木块。

方法一: 。 方法二: 。

26. (9分)小红学过“机械效率”后,产生了一个疑问:“机械的机械效率越高是否越省力?”针对这个问题,小红借了一个弹簧测力计,利用家中的“面板”和茶杯做了以下实验:

A. 把杯子放在塑料袋中,往杯子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得杯子和水的重力为G。

B. 用“面板”作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如图所示,把盛水的杯子匀速拉上斜面。

C. 分别测出拉力F、杯子在斜面上移动的距离S和升高的高度h。 D. 改变斜面的高度,做4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重力G(N) 升高h(m) 有用功W有用(J) 拉力F(N) 移动距离S(m)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η 第1次 5 0.1 ( ) 1.6 0.5 ( ) ( ) 第2次 5 0.15 0.75 2.2 0.5 1.1 0.68 第3次 5 0.2 1 2.7 0.5 1.35 0.74 第4次 5 0.25 1.25 3.1 0.5 1.55 0.81

(1)计算并将数据填入表中3个空格处。

(2)小红的疑问是否得到了解决? 。 (3)完成上面实验后,小红又产生了一个猜想:“如果减小斜面摩擦,可以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小红的猜想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五. 综合应用(满分17分)

27. (4分)潜水艇深潜到104m的海底时,科学家们惊奇的发现一条约30cm的扁鱼在海底游动。请你通过计算说明这条鱼的形状为什么是扁的?(海水密度1.03×103kg/m3,g=10N/kg)

28. (7分)一次龙卷风发生时,屋外的气压急剧降到90kPa,当时门窗紧闭,可以近似地认为室内的气压是标准大气压,取100 kPa。

(1)为什么龙卷风发生时,室外气压急剧下降?

(2)若室内屋顶的面积为100m2,通过计算说明,当龙卷风来临时,如果紧闭门窗,将发生什么后果?

29. (6分)小明和小婷完成了下列实验: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加砝码使天平平衡。然后把木块轻轻地放入溢水杯中后,有10cm3的水排入量筒,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此时天平恢复平衡,如图所示。小明由此计算出了多个物理量,请你说出其中的两个。(g=10N/kg)

(1)可计算出数值的物理量是 。 计算过程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可计算出数值的物理量是 。 计算过程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六. 阅读探究(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满分6分) 30.

生活经验一定可靠吗?

在2000多年以前的古希腊,有一个很有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根据生活经验得出结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这一结论在当时以及后来很长的时间里一直统治人们的思想,没有人怀疑过,直到伽利略的出现。伽利略通过自己亲身和反复实验,发现这一结论是错误的,为了让人确信这一结论是错误的,他在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上做了一

个让人难忘的实验:他让一大一小两个实心铁球同时从斜塔上落下,人们惊奇地发现两球几乎是同时着地的。看着人们迷惑不解的眼神,伽利略做了解释:人们平时看到的纸片比铁球落得慢,是因为空气阻力作用的结果。如果在真空中,没有空气的阻力,羽毛和铁球下落是一样快的。伽利略还有一段精彩的推理:如果重的物体落得快,轻的物体落得慢,那么将重的物体与轻的物体捆在一起,在重的物体带动下轻的物体加快下落,而轻的物体拉动重的物体减慢下落,因而捆在一起的两物体下落的快慢应介于重轻两物体单独下落的快慢之间。换一种角度思考,两个物体捆在一起应比任何一个物体都重,它下落应比任何一个都快。两个结果相互矛盾。

(1)如果中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在月球上做羽毛和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实验,你猜想会出现什么结果。

(2)伽利略怀疑前人的结论是有依据的,他的依据是什么? (3)从伽利略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物理学家所具有的什么精神?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题号 1 答案 B 2 B 3 B 4 D 5 C 6 C 7 A 8 D 9 B 10 A 11 A 12 C

二. 填空题

13. 机械;水力、风力发电; 14. 分子是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15. 子弹的前进是利用惯性;在车的前排就坐时要系安全带是防止惯性危害等等。 16. 固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引力的存在;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斥力的存在。 17. 20;60;

18. 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19. 稀薄;低(小); 20. 2000;向北;

三. 做图

21. 如下图所示

说明:正确找到支点1分; 正确画出物体重力的力臂1分;

正确画出拉力的力臂1分(拉力的方向不必太严格); 正确写出杠杆的平衡条件1分;

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够说明较重的物体放在靠近轮子处省力1分。 22. 说明:

(1)说明定滑轮不能省力。2分

(2)只要画出任意滑轮组的正确绕法即可,但绳子的自由端必须通过定滑轮。3分。

四. 实验探究题

23. (1)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2分);

(2)测量物体质量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2分) 24. 可能的答案:每空2分,共6分。

(1)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①②③或①②④;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①③⑤或①④⑤;同种液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液体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3)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的关系;①③④;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小与浸没深度没有关系。

25. 可能的答案有:每种方法3分,满分6分。

方法一:往两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高(等体积)的不同种液体,再将两烧杯放在天平左右两托盘上,观察横梁,下沉的一端杯中液体的密度大。

方法二:分别向两杯中倒入适量的两种液体,将它们放到天平两托盘上,调节杯中液体的量,直到天平的横梁平衡为止,比较两杯液体液面高度,液面较高的液体密度较小。 方法三:将小木块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比较木块露出液面的体积,木块露出液面体积较大的那杯液体的密度也较大。

方法四: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的重力,然后把小石块分别浸没在两种液体中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较大的那杯液体密度较大。 26. (1)0.5;0.8;0.63;每空1分,共3分。

(2)解决了小红的疑问(1分);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使用斜面机械效率越高不是越省力。可见“机械效率越高越省力”是错误的。(2分)。得出其它正确的结论也可得分。

(3)正确的(1分)

理由要点:有用功一定,减小摩擦力就减少了额外功,也就是减少了总功,提高的机械效率。(2分) 五. 综合应用

27. p=ρ液gh 1分 =1.03×103kg/m3×10N/kg×104m 1分

=1.0712×106Pa或1.1×106Pa 1分 因为鱼受到非常大的海水压强,因此身体形状是扁的。 1分

28. (1)龙卷风刮过时,空气流速较大,压强减小。 2分 (2)F=pS 1分 正确求出屋顶所受内外压力差为106N 2分 29. 可能求出的物理量有:

m排=0.01kg;F浮=0.1N;G木=0.1N;m木=0.01kg; 说明:正确求出一个物理量得3分,公式正确得1分。 30. (1)同时着地 2分 (2)自己亲身和反复的实验 2分 (3)如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等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