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常规、教学方法、教材的处理、教学组织形式四个方面谈如
何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教研员,听课、评课是最常见、最活跃、最基本的教研活动形式之一,是教研员的一项常规性工作,它是教研员研究、指导、服务教学最便捷的途径之一。通过每周一次的下校听课,对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有了些思考,下面本人从课堂常规、教学方法、教材的处理、教学组织形式四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一、良好的课堂常规,是保证信息技术课质量的前提条件
课堂常规包括机房管理常规和课堂教学常规。大部分学校的机房都卫生、环境良好,张贴了机房管理制度,有的学校还张贴了与信息技术教学有关的标语和图片。如:定山小学的机房内张贴了一张卡通鼠标的图片,并附上一句标语:“试着拖动你的鼠标,它能带给你无穷的奥妙。”如此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语言,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给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小学阶段教学目标之一为“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教师都很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很好的教学常规,学生都排着队伍进机房,上完课后,教师提醒学生按要求关闭电脑,把课本放到指定位置。
二、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根本
教学方法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学习规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根据教学需要,恰当、
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注意学生反馈,根据课堂的随机性,及时、得当地调整教学,这样,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洪都小学吴建强老师在教学五年级《美化你的幻灯片》一课时,运用“对比法”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先复习了上一章初识PowerPoint中的一些内容,并展示了学生马昳宁的作业与戴玥佳的作业,经过美化后的戴玥佳的作业与前一位学生的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因为有背景图片及艺术字而使幻灯片更美观、漂亮。从而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美化你的幻灯片。
又如:城南小学张琨老师在教学四年级《文件与文件夹》一课时,运用“比喻法”进行教学,把文件夹形象地比喻成“衣柜”、“书柜”,把电脑里的文件则比喻成“衣服”或是“书”,这对学生理解文件与文件夹的作用有很大的帮助,使教学内容更生动、直观,学生更易于理解。
三、创造性地处理和运用教材,是信息技术教师对教材驾驭能力的体现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创造性地处理和运用教材,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及创造潜能;所教内容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内容深广适度,容量得当,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注重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及知识积累,重视沟通课堂内外、学科内外。
如:教学三年级第2章《唤醒沉睡的计算机》一课时,可对教材进行适当调整。教材中这一章节主要有三个内容:1.掌握Windows XP的启动与关闭。2. 掌握Windows XP的桌面组成。3.学习鼠标的操作。建议这一章节分三个课时进行,并对教材进行适当调整,第一课时先进行鼠标的操作学习。因为第1和第2项内容都必须用到鼠标,而学生还没有
学习鼠标的使用,所以教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把鼠标的操作放在第一课时上,教师在课前可先把电脑启动好,然后进行教学。鼠标的操作的教学,教师可利用教材中的内容,以游戏为导入,让学生对鼠标的操作学习内容感兴趣,并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使沉闷的操作变得有趣起来。让学生熟练掌握了鼠标的操作,再来进行第二课时,学习第1和第2项内容,这两项都是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并不是很难,所以合并在一个课时进行。第三个课时,教师可根据本章节的内容,选择相应地素材让学生进行一节练习课。如:可结合纸牌游戏,进行一个纸牌游戏比赛。或是结合用计算器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比赛。如此,既可巩固本章节的内容,又可把信息技术学科与数学学科整合,同时对学生进行相应地竞争合作意识教育,以达到三维目标。
四、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教学,是使信息技术课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可采用全班讲授、集体操作的形式进行教学,但也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转变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个别辅导,给有困难的学生“开小灶”,进行个别辅导。如:定山小学黄璐老师在上课时,在课堂中总能关注“有困难的学生”,并给予个别指导。
另外,在学校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有些信息技术老师大概是出于有人来听课,怕几个学生挤一台电脑会很难把握课堂纪律,出现了只带二十来个学生到机房上课,而其他大部分学生只能呆在教室里由班主任老师看着自习的现象。当然,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学生一人一机,但是,在学校硬件设备有限的条件下,老师如何把有限的条件发挥其无限的作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过分强求学生一人一机,丢弃一部分学生在教室里,严重点说,这对那部分留在教室里的学生是一种伤害,会使学生失去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和信心。解决这种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进行分组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分组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好两至三人一台电脑,定人定机,哪几个学生固定用哪台电脑,而且在分组的时候,
最好有意识的搭配学生,好中差分均匀,这样,教学才能实现面向全体学生。
只有规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常规,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教材,根据本班情况选择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教学,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氛围,才能逐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教研员,我非常乐于下校听课、评课,每次听课我都是带着学习的心态,与教师交流时也总是面带微笑,因为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与教师在课改中共同成长,才能与教师同耕共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