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到用时方恨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就应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教材的兴趣。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刘向名言名句1、智士者,国之器。
2、子用私道者家必乱,臣用私道者国必危。3、草木秋死,松柏独存。
4、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5、财不如义高,势不如德尊。
6、有机智之巧,必有机智之败。7、无财之谓贫,学而不能行之谓病。
8、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9、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10、小快害义,小慧害道,小辨害治,苟心伤德。11、家有水义之财,测伤本。 12、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13、骐骥虽疾,不遇伯乐,不致千里马。
14、出言不当,反自伤也。15、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
16、数战则民劳,久师则兵弊。17、循法之功,不足以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 18、和氏之璧乎?价重千金,然以之间纺,曾不如瓦砖。19、以书为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
20、树曲木者,恶得直景。21、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
22、诚无垢,思无辱。23、山之巅无美木,伤于多阳也;大树之下无美草,伤于多荫也。
24、福生于隐约,祸生于得意。25、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26、存亡祸福,其要在身。27、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 28、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29、多闻善择焉,所以明智也。 30、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31、祸与福相贯,生与死为邻。 32、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33、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34、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35、将者,士之心也;士者,将之肢体也。36、嗜欲之原灭,廉正之心生。
37、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无德而望其福者约,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握。38、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
39、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40、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41、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42、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43、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 44、寨有盍饕之心,而欲不可足。45、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
46、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47、怀重宝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轻敌。
48、君子居人间则治,小人居人间则乱。君子欲和人,譬犹水火不相能然也,而鼎在其间,水火不乱,乃和百味,是以君子不可不慎择人在其间。
49、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50、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51、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52、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53、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54、不慎其前,而悔其后,虽悔无及矣。55、以人之长补己短,以人之厚补己薄。 56、力胜贫,谨胜祸,慎胜害,戒胜灾。57、大臣重禄而不极谏,近臣畏罚而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也。
58、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59、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60、隋侯之珠,国之宝也,热用之弹,曾不如泥丸。61、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
62、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63、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
64、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65、圣人从事,必藉于权而务兴于时。 66、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67、得其所利,必虑其所害;乐其所成,必顾其所败。
68、天将与之,必先苦之;天将毁之,必先累之。69、明主爱其国,忠臣爱其名。 70、树高者鸟宿之,德厚者士趋之。71、人皆知以食愈饥,念莫知以学愈愚。 72、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73、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74、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75、糜鹿成群,虎豹避之;飞鸟成列,鹰鹫不击。
76、君子择人与交,农夫择田而耕;君子树人,农夫树田;田者择种而种之,半年必得粟,士择人而树之,(m.lz13.cn)平时必得禄矣。77、人背信则名不达。 78、水浊则鱼困,令苛则民乱。79、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80、高议而不可及,不如卑论之有功也。81、心如大地者明,行如绳墨者彰。 82、廉士不辱名,信士不惰行。83、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
84、谋泄者,事无功;计不决者,名不成。85、为地战不能成王,为禄仕者不能成政。 86、非其地而树之,不生也。87、以势交者,势倾则败;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以财交者,财尽则绝;以色交者,色落则渝。88、义士不欺心,仁人不害生。 89、鲍鱼兰芷,不同箧而藏。90、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
91、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92、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93、治国之道,爱民而已。94、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95、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96、成大功者不小苛。 97、贤者任重而行恭,知者功大而辞顺。
牛角挂书
唐代李密听说包恺在缑山,前往拜访。他骑着牛,在牛角上挂上一卷《汉书》,边走边读。越国公杨素在路上见到他,拉着马缰绳从后面跟着他,说:“什么书让你勤奋到这种地步?”李密说是《项羽传》。杨素于是与李密谈论,认为他是奇才(见《新唐书·李密传》)。后来用“牛角挂书”比喻勤奋读书。 囊萤映雪
这是由两个故事组成的典故。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映雪:利用雪的反光。利用口袋里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在夜间读书。
车胤勤奋读书,手不释卷,博学多才,但其家境贫寒,用不起灯油,夏天就用白布囊盛几十个萤火虫,用它们发出的光照着读书,夜以继日(见《晋书·车胤传》)。 南朝梁孙康家贫,无钱买灯烛,晚上常映着雪光读书。后人常把“囊萤映雪”两个典故作为勤学的典范。 凿壁借光
汉代匡衡勤奋读书而没有灯烛,邻居有烛光,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一小洞,就着隔壁透进来的光读书(载《西京杂记》)。后人就用“凿壁借光”来形容勤学苦读。 韦编三绝
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写书的竹简编联起来,就叫“韦编”;三:概数,指多次;绝:断。孔子晚年喜欢研究《周易》,编撰《系辞》《象辞》《说卦》《文言》等解说《周易》的《易传》。由于反复阅读《周易》,以致编联简册的绳子多次断开(见《史记·孔子世家》)。后泛用以形容勤奋读书。 刺股悬梁
苏秦,东周洛阳人。他到齐国,跟鬼谷子学纵横之术,学成后去游说秦王,上书十次,不被所用,带去的资金用完了,非常狼狈地回到家里,哥哥、弟弟、嫂子、妹妹、妻子、侍妾都暗地里讥笑他,说他不务正业,搬弄口舌,倒霉活该。苏秦听后感到惭愧而暗自伤心,于是发愤读书,读得困倦了,就用锥子刺一下大腿,惊醒之后接着再读,最终做了六国的宰相,成为六国的合纵长。后用“刺股”比喻刻苦攻读。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