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下一代移动宽带技术

来源:爱够旅游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调查研究报告

择 要

2012年2月14日 第8号(总第1794号)

加快部署下一代移动宽带技术

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遇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举措。下一代移动宽带技术将加快信息革命的步伐,对全球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2011年全球已有29个国家的49个下一代移动网络投入商用,预计2012年将有50多个国家的119个下一代移动网络投入商用。我国也必须加快步伐。 一、下一代移动宽带技术将加快国家信息化发展

下一代移动宽带技术主要指LTE(长期演进技术)和Advanced LTE(高级别长期演进技术)。由于采用了OFDM(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多入多出)两项关键创新,下一代移动宽带技术相比第三代移动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包括:传输速率提高数十倍甚至数百倍,频谱资源利用效率提高3—4倍,业务质量大幅提升,网络部署灵活性显著增强等。

下一代移动宽带技术可以满足当前所有移动业务的带宽需求

—1—

并创造大量新的服务形态,而且单位价格不断下降,对固定宽带也形成直接竞争。下一代移动宽带技术的应用必将加快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推进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实施,提高信息化水平。 二、数据通信爆炸式增长迫切需要下一代移动宽带技术 移动通信业正在发生“数据爆炸”现象。由于移动宽带技术的应用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通信的数据流量呈现爆炸式增长趋势。韩国电信2010年移动数据流量比2009年增长了33倍,美国AT&T公司移动数据流量2007—2010年增长了80倍,中国移动公司的移动数据流量2008—2010年增长了14倍。据权威机构预测,2010—2015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增长26倍,我国人均移动数据流量将增长37倍。

“数据爆炸”要求电信运营企业每年必须成倍提高数据传输能力。我国电信运营企业当前的对策主要是大规模增加设备,但成本压力不断增加,而且很快就会受到频率资源的硬约束。应对“数据爆炸”的根本出路是采用能力更强、成本更低、频率利用率更高的下一代宽带移动技术。

三、自主创新的下一代移动宽带技术需要通过大规模商用提升竞争力

我国自主创新的下一代移动宽带技术标准TD-LTE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国内制造和运营企业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TD-SCDMA的自主创新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后发劣势的巨大不利影响,因此努力在下一代移动宽带技术标准TD-LTE的自主创新中加

—2—

快步伐,力图与国际领先企业在相同起跑线上竞争。令人担忧的是,国外标准已经开始大规模商用,带动全球企业不断加大研发和生产投入,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局面。如果国内技术标准迟迟得不到大规模商用,政府大力扶持建立起来的产业链必将萎缩,国内外的电信运营商也将失去采用国内技术标准的信心,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

根据历史经验,换代初期是市场竞争的关键时期,对未来十年的市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因为投资巨大的通信网络对运营商具有极强的锁定效应。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快自主创新的TD-LTE技术标准的商用步伐,通过大规模商用带动产业链不断完善,同时在全球运营业产生示范效应。

四、部署下一代移动宽带技术需要解决频率和监管问题 建议尽快完成频率资源准备工作,为下一代移动宽带技术应用创造基本条件。无线频率的稀缺性对信息产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突出,不仅已规划频率需要进行清理,而且未来总量供需缺口巨大。传统的频率分配方式已经不适应技术和需求的变化,发达国家都在推行频率高效利用技术,重新调整频率资源的分配,如美国正大幅增加互联网服务的频率。建议借鉴国外经验,对传统的频率资源规划和分配进行改革,将更多的频率资源应用到下一代移动宽带等对国家信息化影响巨大的新技术上。主要措施包括:根据技术发展、需求变化、电磁特定等因素重新调整频率规划,提高频率资源使用的社会经济价值;从传统的行政指定分配方式逐步向市场定价方式

—3—

转变,减少频率资源的无效、低效占用;大力推行数字技术、动态频谱分配技术和智能频谱管理技术,节约频率资源。

制定合理的技术标准部署方案和配套监管政策,进一步改善市场结构和促进市场竞争。有关部门利用发放第三代移动牌照的机会重组了电信市场,初步形成了三家全业务运营商相互竞争的格局,但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细分市场的结构还有待改善。建议及早评估下一代移动宽带技术应用对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结合国家鼓励自主创新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技术标准部署方案和配套监管政策,进一步改善市场结构和促进市场竞争。初步评估,下一代移动宽带技术有利于运营企业提高发展能力和降低未来投资成本,而且不会导致既有网络投资的沉没和浪费,因为运营商一般采用“低世代网络保障广覆盖,高世代网络支援热点地区;新网叠加旧网,手机多模兼容”的循序渐进发展策略。监管部门应重点关注不同技术标准对不同运营商的影响。考虑到网络建设到商用需要1-2年时间,方案研究工作宜尽早启动。

企业研究所 马 骏 贾 涛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