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二次函数课标细化解读

来源:爱够旅游网
精品----

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案例设计

科目:数学 年级: 九年级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章(节)或单元: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

课题:2.1 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

一、 教学目标确定

依据一: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

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课程标准为本节制定的教学目标,目标用含糊的内隐心理活动词语,而不是可观察测量的外显行为动词,不够具体、明晰。需对课程标准作进一步的细化、分解,以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分析课程标准发现:(名词)核心知识是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1、 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细化为: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找到常量、变量之间的关系,列出二次函数表达式。达标率为80%。

2、 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体会一词含糊,不够具体,可分解为说出、概述、判断等动词。

因此,可细化为:能根据所列函数表达式,通过观察、交流,能说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能概述出二次函数的意义。能判断所给的函数表达式是否二次函数的。达标率90%

依据二:教学参考书要求:

1、 经历探索和表示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获得用二次函数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 2、 能过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3、 你能过利用尝试求值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猜测增种多少棵橙子树可以使橙子的总产

量最多的问题。

依据三:中招考试说明

在每年的中招试题中常常二次函数解答题,并且是作为大题、难题出现,有

--精品

精品----

明显的区分度。所以它是中招的重要知识点。

依据四:教材内容

二次函数使描述现实世界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也是某些单变量最优化的数学模型,如本章所提及的求最大利润、最大面积等实际问题。二次函数还是一种非常基本的初等的函数,对二次函数的研究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函数、进而体会函数的思想奠定基础。

依据五:学生情况

我校是农村初中,地处边远,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学生在八、九年级已经学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导学法教学模式在我校已全面开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领等方式探索新知。

依据这五方面的内容我把教学目标细化为以下3个:

1、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找到常量、变量之间的关系,列出二次函数表达式。达标率为80%。

2、能够利用列表求值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达标率90%。

3、能根据所列函数表达式,通过观察、交流,能说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能概述出二次函数的意义。能判断所给的函数表达式是否二次函数的。达标率90%。 二、评价设计。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找到常量、变量之间的关系,列出二次函数表达式。达标率为80%。(匹配应用题)

2能够利用列表求值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达标率90%(匹配应用题、填表题)

3、能根据所列函数表达式,通过观察、交流,能说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能概述出二次函数的意义。能判断所给的函数表达式是否二次函数的。达标率90%。(匹配选择题,判断题)

教学流程预设

科目 九年级数学

授课班级 九年级二班 学生人数 29人 课题 《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

课型 新授 授课日期 2010年12月

一、学习目标:

1、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找到常量、变量之间的

--精品

精品----

关系,列出二次函数表达式。达标率为80%。

2、能够利用列表求值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达标率90%。

3、能根据所列函数表达式,通过观察、交流,能说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能概述出二次函数的意义。能判断所给的函数表达式是否二次函数的。达标率90%。 二、评价设计:

1、某人存款100元,年利率x,一年到期后将本金和利息自动按一年定期储蓄转存,那么请你写出两年后的本息和y(元)与年利率x的函数关系式(不考虑利息税) 。

3、 下列函数中(x,t是自变量),哪些是二次函数? (填序号)

11(1)y3x2,(2)yx2x325,(3)y222x,(4)s1t5t2

223、函数y(m3)xm25m8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那么m=

4、用长为20cm的铁丝折成一个矩形,设矩形的一边长为x(cm),矩形的面积为y(cm2),则 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根据所列函数关系式,填表: x/cm 1 y/cm 2 3 4 5 6 7 8 9 你能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怎样的猜测? 三、学习重点及解决措施:

学习重点:列函数表达式;二次函数意义。 措施: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学习难点及解决措施: 学习难点:列函数表达式。

措施:学生间交流释疑,教师适时引领,研讨例题、练习巩固。 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学法)

--精品

精品----

整体思路:分4个环节进行

1、新课引入:回顾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意义。 2、探究新知:(1)列函数关系式(2)探索最大值 3、谈收获或疑惑 4、评价测试 学习过程: 一、 回顾:

1、形如y= ( 是常数,且 ≠0),叫做x的一次函数。 2、形如y= ( 为常数,且 ≠0),叫做x的反比例函数。 二、探究新知:(P37—39)

探究一:看课本37页“问题情境”,自主探究或合作交流解答提出的三个问题。 (1) 问题中的变量有: ,自变量有 ;因变量有: 。

(2)假设果园增种x棵橙子树,那么果园共有 橙子树,这时平均每棵树结 个橙子。

(3)如果果园橙子的总产量为y个,那么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 y=( )( )=

探究二:,看课本38页“想一想”(第二、三、四自然段:) 在上述问题中,种多少棵橙子树,可以使果园橙子的总产量最多? x/棵 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精品

精品----

个 你能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怎样的猜测?

检测一:38页“做一做”

1、某人存款100元,年利率2.25%,一年到期后将本金和利息自动按一年定期储蓄转存,那么请你写出两年后的本息和为 (列出算式即可); 2、某人存款100元,年利率x,一年到期后将本金和利息自动按一年定期储蓄转存,那么请你写出两年后的本息和y(元)与年利率x的函数关系式(不考虑利息税) 。

议一议:以上所列两个函数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一般的,形如y= ( 是常数, ≠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 检测2 :

(1) 请举出或写出二次函数的例子。

(2) 下列各式中,y是x的二次函数的是( )

A.y12225,B.yx(1x),C.yx(3x)D.yaxbxc 2x

三、 目标检测:

1、下列函数中(x,t是自变量),哪些是二次函数? (填序号)

11(1)y3x2,(2)yx2x325,(3)y222x,(4)s1t5t2

222、函数y(m3)xm25m8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那么m=

3、用长为20cm的铁丝折成一个矩形,设矩形的一边长为x(cm),矩形的面积为y

--精品

精品----

(cm2),则 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根据所列函数关系式,填表: x/cm 1 y/cm 2 3 4 5 6 7 8 9 你能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怎样的猜测? 四、 谈收获或疑惑

五、 课外检测(39页练习第2题;40页3、4题)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生生互动来学习新知。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学习效果很好。

--精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