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看庄子

来源:爱够旅游网
我看庄子

作为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的思想历来倍受争议,大多数人认为庄子的思想是消极不进取的,但事实并不是如此。庄子的彻底无为,消极避世是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人类生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庄子唯有采取这种无为保命的处世哲学。但是,这种思想的流露是无可奈何的,而且也不是他的本意。我们要看到的是他思想真正的本质是在动乱黑暗的年代如何保持本性,不丧失自我。

在我们的观念里充满了的是进化论,其在对待历史和文化遗产方面表现为历史进步主义, 越是往后的就越进步,而对于前人,我们常常轻蔑地称之为“古代”。历史进步主义必定伴随着另一个方面,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即总是厚今薄古,甚至是否定古代。于是,人们便拿着今天的概念——实质是来自西方的概念——去衡量古人,以此来表明我们今天的“进步”。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严春友所说的“我们所谓的研究既违背了庄子思想的本意, 又是对这个经典文本的某种破坏”。我们不能用我们现在的观点去衡量庄子的思想,尽管庄子思想却有其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而要看到其有价值的地方。

当今社会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下,人类却呈现人性缺失的另一种病态。感情冷漠、价值失落、道德沦丧。千年前,庄子对人类的批判仍是那么发人深醒。

让我们在追求实效乃至物质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不要忘记人类固有的自然本性,不要忘却人性中“真”“善”“美”的人文关怀,这是庄子思想的价值之一。

庄子的自由精神和超脱思想在社会利益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是调节人们压抑心理的一个绝好药方。它为生活在这个在市场经济催生下物欲横流的现实中的人们在社会之外找到了一个宁静的心灵港湾,这种精神的自由超脱也给人提供了一条消解生活压力苦闷,在逆

境中保持平衡心理,获得平和心态的很好途径,让人们获得心灵的淡泊与宁静,增强了人们生活的信念和勇气,以完成对自我的超越。

在《庄子·齐物论》中,庄子强调了平等,肯定了物我之间的融合。这种自由与平等的观念表现为反对唯我独尊,主张宽容,承认自己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必须以承认别人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为先导。这就使人从根本上树立起自由和平等的观念,庄子从哲学的高度为我们打破封建等级观念和奴性心理的束缚。可是,现代的中国却从来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与平等。当今中国社会中,人们的等级观念仍根深蒂固,人民政府部门中的一些人员,往往抱有错误的心态,认为自己是吃“皇粮”的,是高人一等的。这就造成了一种不良现象,所谓的“人民公仆”越来越少,贪官污吏层出不穷,他们高高挂起,对百姓不闻不问,不知道为百姓办实事。不仅没有做到一个人民公仆所应该做的,更是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庄子的这些观念不正是我们如今讲求人文关怀、建立和平世界所需要提倡的吗?由此可见,庄子的思想并没有因为时代变迁而变得不合时宜。

针对环境的日趋恶化,庄子及时提出了“天与人不相胜”的命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当世的角度看,庄子这种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的思想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我们为了谋求经济的发展,不惜以牺牲自然为代价,最终导致不断地受到自然的惩罚,如今才意识到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殊不知早在几千年前智慧的前人就已经向我们提出了警告。

总的来说,庄子的思想可以化解现世的伤害,在精神世界里改变了人在失败时的虚空和幻灭的感觉,是一种消极的、避世的自我麻痹的思想。但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也许才会发现,庄子的哲学思想其实是一剂自我疏导自我释放的良药,它能培养我们阔大的胸襟,理性的头脑和宁静平和的心态,使我们在生活中珍爱生命,在纷扰的俗世中建构超脱

的心境,体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虚静恬淡,以达观诗意的心态看待一切,以追求自由逍遥的乐观态度面对生存的困境,抛弃功利心态,以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以智慧诗意的心态面对和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游刃有余”,从而创造出自由逍遥的人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