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浙江现象”看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来源:爱够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浙江现象”看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作者:孙玲玲

来源:《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15期

[摘要] 近年来“浙江现象”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浙江以许多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模式表现出来的巨大经济活力,使浙江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省份之一。本文从“浙江现象”入手,研究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特点,用发展的眼光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创新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迈克尔?波特曾形象地描述:“对于产业而言,地理集中性就好像一个磁场,会把高级人才和其他关键要素吸引进来。”中小企业集群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特色产业为支柱,网络结构为基础的一种空间产业组织。

一、“浙江现象”——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依靠当地的商业传统和沿海开放地区的有利区位,形成了以小商品生产和零配件加工为主的中小企业集群,表现出“一镇一品,一乡一业”的专业化生产特色,学者称之为“浙江现象”。浙江的产业集群起源于20世纪世纪80年代初温台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辐射到宁波、绍兴地区,而后扩展至金华等地,并于20世纪90年代末基本遍及全省,形成了“小企业、大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截至2005年全省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区块有601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285个,100亿元以上的37个,产业集群区的产值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

二、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面临的问题

1.缺乏创新与科研能力。从近年来的新生增量看,浙江大部分是原有区块的扩张或扩散,源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新生区块不多。总体上看浙江塊状经济产品低档次、低附加值的特征没有根本改变,仍然处在模仿创新为主、价格竞争为主阶段。产业集群中企业技术创新的速度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快、开发新产品能力薄弱、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是中小企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存在的棘手问题。

2.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普遍面临着优化升级的困境。一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太少,导致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的人才基础;企业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多数人只有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导致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的劳动力技能基础。二是中小私营企业贷款难,导致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的经济基础。三是外资企业在产业集群多采用标准化的技术,而把核心产品的开发、设计和生产留在母国,外资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扩散十分有限。四是制度障碍和组织效率低下,使得一些大制造商宁可承担高额的运输成本在海外组织零配件的生产,也不愿与所在地企业合作,进一步限制了外资的技术扩散,影响了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 3.产业集群内产业链未形成、欠科学。许多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业务关联性和技术关联不大,缺乏明确的产业分工和产业特色,产业结构趋同严重,难以形成各种能够推动企业有效互动和相互促进的公共机制。大量“小而全”的企业在同一个集群中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并危及集群自我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整个中小企业集群化经济中纵向的产业链条关系并未形成。

三、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会大于挑战,加快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许多有利因素。同时“非公36条”的实施,为中小企业的新发展又一次提供随制度变迁而获得成长的新机遇。

1.产业集群区域大力创新,增加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将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一是建立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网络。积极吸引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块状经济内设立研发中心。同时鼓励规模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二是建立创新储备基金制度。克服创新资金的不足,提高区域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的建设。

2.加快品牌建设, 向高端市场拓展, 以品牌力量引领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一是要制订产业集群品牌梯队培育建设规划。编制出台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指导目录,建设一批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和品牌产业,形成若干个品牌集群。二是要实施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扶持政策。整合政府各部门资源,争创中国名牌产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商品。三是要注重培育和树立企业家品牌。产业集群能否发展成为品牌集群,关键是看能否培养出一批知名的具有战略眼光的大企业家。

3.构建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商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实践表明企业的自组织产业协会在产业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要推进行业协会的建设, 鼓励组织中小企业协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商会、行会或合作社。政府应及早制定专门支持中小企业集群的法规,同时健全完善市场体系和社会信用机制,特别是在培育行业协会、引导差异化竞争、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4.产业集群内设立相应的物流园区。产业集群的企业众多,相应的物流需求大而集中,而广大中小企业从经营成本和竞争压力以及技术等诸多因素考虑,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的物流进行过多的投入,这为在产业集群设立集原材料供应、产品分校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于一体的综合物流区成为必要。

5.努力形成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分工协作网络。以少数大企业为主导、大量中小企业配套协作、产业链专业分工为基础的分工组织网络,能形成产业内部分工替代产业之间分工,有助于增强企业组织的资产专用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形成以价值链为纽带,形式多样的专业化协作网络。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