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认识平均分(2)

来源:爱够旅游网
 教学 内容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 准备 教学 环节 一、创设情境 引入例题 认识平均分(2) ( 例题和想想做做1-4 )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让学生在操作中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就在身边。 建立平均分概念,学会平均分的多种方法。 建立平均分概念,学会平均分的多种方法。 圆片 教 学 过 程 过 程 目 标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教 师 活 动 1.讲故事:有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去摘桃子,你们看,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 提问:你们认为怎样分桃子最公平呢? 引导学生说出:把8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 2.提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说出: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 1.想一想,分一分 用圆片代替桃子,想办法分一分。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2.说一说,演一演 学生边说边演示分的过程。可能会有以下这些方法:先分给每个小猴1个,再分给每个小猴1个,直到每个小猴4个 ;先每只小猴2个,再每只小猴2个„„ 3.引导学生比较归纳 学 生 活 动 1.交流:自主交流分的情况 2.提出问题。 授课日期 10月21日 总第26课时 教 学 反 思 通过创设情境,并为学生提供教学具,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再说一说,演一演的方法,让学生知道了确定份数,再一个一个分的方法,使思维较慢的学生也能理解分的方法,享受成功的快乐。 二、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分一分、看一看、想一想,通过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去获得感性知识,去尝试、去探索,从而自主探索出1.想一想,分一分 小组内活动,分一分。 2.说一说,演一演 交流:分的方法。

教学 环节 体会领悟 过 程 目 标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3.比较归纳 自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评估 4.完成试一试 独立练习,集体交流 自由活动后反馈 1.先分一分,再填空 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2.自由活动后反馈 自由说说,巩固认识 3.完成补充习题第17页1——4题 教 学 反 思 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分一分、说一说,较好地理解同样多和不同样多两种情况。 “把一些物体分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一样,都是把平均分成几份”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的操作方法。 4个 4.试一试 先用12根小棒分一分,再填空. (1)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 (2)平均分成3份,每份()根. (3)平均分成4份,每份()根. 借助动作思维把平均分的概念进行具体运用,最后让学生自己选择策略解决平均分的问题,为以后求商作准备。 想想做做 1.先分一分.再填空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填空。 2.你会把16本本子平均分成几份吗 3.课堂作业:完成补充习题第17页1——4题 三、组织练习 加深认识 四、总结 巩固认识,领会师生共同总结,你学会了什么?你会怎样平平均分的含义,均分? 掌握先确定平均分的份数。 师生共同谈话 小结先确定平均分的份数,再分的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