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持续创新视角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理论与实证

来源:爱够旅游网
第3O卷第7期 情报杂志 VoI.30 No.7 2011年7月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July 2011 基于持续创新视角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评价研究:理论与实证术 赵忠伟 姜 辉徐建中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01) 摘要在深入论述持续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持续创新视角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 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评价模型。以黑龙江省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为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增强 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科学的决策方法与决策依据。 关键词持续创新核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965(2011)07-0077-04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ness tll the Perspective of Continuous Innovation:Theory and Case Study ZHAO Zhongwei JIANG Hui XU Jianzhong (School of Economics&Management,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 150001)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core competiitveness。this paper COn- structs the enterprise COre competiitven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iht the perspective of continuous innovation,and adopts fuzzy compre・ hensive method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mode1.Then。the paper conducts an empirical smdy taking enterpdses of Heilongiiang Provmce as cases.The result provi ̄s a scientiifc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promoting enterprise continuous innovation abiilty and COre competiitve— ness. Key words continuous innovation core competitiveness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l相关研究综述 有形资产和组织能力,竞争力正是构建这些有价值的、 难以模仿和替代的资源组合。国内学者根据不同的侧 国内外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专家学者,均从不 重点关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也分为马昀 、白津夫 同视角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的资源观、陈佳贵 的知识观、管益忻…的系统观等。 Prahalad和Hamel…基于技术视角提出企业核心竞争 本文在“中国知网”中分别以“持续创新”及“核心竞争 力的思想,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关于如何协调不 力评价”为题名进行相关搜索,各获得1 149篇、301篇 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的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 文献。而以“持续创新”及“核心竞争力”作为联合关 Barney 基于知识视角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特 键词进行搜索,仅获得13篇相关文献,这13篇文献 有的、不易交易的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专业知识 中,刊登于报纸的新闻通讯稿5篇,以高校、城市及行 和信息,是企业所拥有的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 业竞争力为主题的文献5篇。在仅有的涉及持续创新 Teece等 基于资源视角提出企业是一组资源、资产 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3篇文献中,徐静美 、王正 和能力的集合,任何企业都拥有一组特殊的独特资源、 刚 、刘亚平 等学者对持续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 收稿日期:2011-01-19 修回日期:2011-04—25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及国家软科学项目“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机制及运行保障措施研究”c编号: 2009GXQ6D158)。 , 作者简介:赵忠伟(1977一),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姜辉(1988一),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企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徐建中(1959一),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 ・78・ 情报杂志 第3O卷 力的关系作了定性辨析,其中王正刚和向刚两位学者 从技术创新、创新战略与管理创新3方面论证了企业 持续创新过程与核心竞争力形成、提升过程的一致性。 综上所述,学术界虽然在持续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领域均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但将持续创新融入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相关研究在学术界尚处于探索 阶段。本文尝试从持续创新视角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 行定量评价研究,试图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量化评价 提供一个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 2持续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所谓持续创新,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般 认为应在l0年以上),企业持续不断地推出和实施产 品、原料、工艺、组织、市场、制度和管理等创新项目,并 能够持续实现创新经济效益的过程,具有时间持续性, 效益增长持续性和企业发展持续性3个基本特征 。 持续创新可以是某次创新过程的延续,也可以是连续 的某几次创新过程,无论是哪种状态,它都需要企业从 战略、技术、经营等方面达成一个统一的、有效的创新 体系。 技术变革的加速,业务活动的全球化,使得企业创 新活动更加频繁,创新周期逐渐缩短,一件创新产品或 一项技术发明难以使企业摆脱困境或获得稳定的发 展,只有依靠彼此相互关联的一系列、持续性的创新才 能使企业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因而,企业核心竞争 力的持久不在于一件产品或服务的优势,而取决于长 期实施产品、技术与管理创新的能力,可以说持续创新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独特性、难以模仿性、延展性及动态 性特征的根本保证。 因此,保持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相关的难题更多 地体现在持续创新能力上,展开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 研究,促使其真正成为“核心能力最有力的发动机”有 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 持续创新视角下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3.1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评 价指标体系方面,郭斌构建了包括企业核心技术能力、 企业战略管理能力、企业组织管理能力、企业核心制造 能力,企业核心营销能力5个维度共104个指标组成 的指标体系 ;魏江从人员能力、信息能力、设备能 力、组织能力等方面14个指标来评价企业技术能 力¨ ;时希杰、吴育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采用三维评 价模型的方法,即外层市场表现、中层技术实力或服务 水平、内层内部管理进行综合评价 引。以上各种指标 体系均从不同角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分解,在 指标数量及指标选取上也不尽相同甚至差别很大。本 文认为,基于持续创新视角更能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 的根本特征,可以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持与提升提 供新的方法与思路。本文指标体系的确立依据如下: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涉及的因素多 而复杂,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但是这并不 意味着不分主次地将这些方面都囊括进来。企业为了 保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要保持创新的持 续性。而创新战略的适应性则直接决定了创新的持续 性,企业的创新战略更多地应将重点置于企业的未来 而不是当前。面对日益复杂动态化的外部环境,企业 必须具备一定的战略创新能力,正确识别甚至预见环 境变化及技术变革,及时进行战略调整,以适应新环境 对企业创新活动的要求,在多变环境下长期保持企业 竞争力。 企业持续创新中,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 力培植的关键要素。Prahalad和Hamel 认为能比竞 争对手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研究开发新产品、新 服务、新工艺等创新项目即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质。 而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直接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 力,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从专利、产品创新频 率、创新投入及R&D成果数等方面加以考察。 经营管理创新本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构成 要素,企业的组织创新、市场创新、流程创新均要依托 于管理创新。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创新建立学习型组 织、通过营销创新扩大市场份额、通过人力资本管理创 新实现知识创新、通过生产管理创新实现产品及工艺 创新。 以上3方面从投入方面衡量了企业的持续创新水 平,而对企业持续创新的考察还应从创新绩效方面加 以考量,创新产出水平最终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 的地位,即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创新效益的实现可以 从产出增长率、创新产品成功率、市场占有率及利润增 长率等方面整体考核。 3.2指标体系构建基于上述分析,在深入调查研 究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本文最终选 择企业战略持续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持续创新能力、技 术持续创新能力、持续创新效益实现能力4个具有代 表性的关键要素,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如表1所示。 3.3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根据表1中建立的指 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的形式,按照1~9标度方法,确 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经企业管理相关领域 专家对指标的评定,构造各层次指标的判断矩阵并计 算权重,如表2—6所示: 第7期 赵忠伟,等:基于持续创新视角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理论与实证 ・79・ l l ● ● ● ● ● I 5● 2 3 l 5 4 6 3 l 5 2 l l ● ● ● O O 0 O O O O O 表2核心竞争力判断矩阵及权重 权重 钏 4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选择 {§啪 蝌 2 9 5 5 4.1 评价方法选择在系统效能评估过程中,存在 许多定性评价的指标,对这些定性指标的评价均具有 一定的模糊性,并非完全准确。模糊综合评价作为模 糊数学的一种具体应用方法,已在许多领域的评估中 表3战略持续创新能力判断矩阵及权重 Ull Ull l2 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它主要运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 隶属度原则,考虑与被评价事物相关的各个因素,对评 估对象作综合评价。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本文所建 Ul2 Ul3 Ul4 权重 m 立的指标体系的特点,本文选择模型综合评价法构建 评价模型进行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 4.2评价过程概述 表4经营管理持续创新能力判断矩阵及权重 1 U 23 1/2 2 £,l3 Ul4 a.确定评价因素U={“ ,“ ,…, }及评价等级 V={'/3I, 2,…, }。 b.构造评判矩阵: 尺l R= 2 ● U 24 1 权重 0.2273 l 1 2 3 2 1/2 1 1 1/3 1/2 3 1 2 2 1/2 1 0.4231 0.1222 0.2273 : R J Lr 1 r,,l2 C.根据评价矩阵进行数据处理并得出评价结果。 具体评价过程可见本文实证研究。 5 实证研究 根据前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本文运用模糊综合 评价模型对影响黑龙江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创新 表6持续创新效益实现能力判断矩阵及权重 l 】 1 1/2 要素各指标进行评价分析,总结出各指标对企业核心 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并通过定量分析得出基于持续创 2 2 1 U 43 1/5 1/5 U 44 1/5 1/3 权重 0.1030 0.0828 新视角下黑龙江省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 5.1黑龙江省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评价首先对 3 5 5 5 3 1 1 1 1 0.4331 0.3812 单因素建立模糊综合评判矩阵。构建评价语句集,取 V={ 。(强), (较强),'13,(一般), (较弱), 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7。由结果可知,各项指标的 (弱)}。聘请20位企业管理专家对黑龙江省企业核心 致性比率CR均小于0.1,都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竞争力各项指标进行评估,根据专家们对黑龙江省企 一表7各层次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指标 CR 业核心竞争力与持续创新状况的了解,由每个专家单 独对指标层的每个指标进行等级打分。由于指标的模 0.o520 U 0.041 U1 0.037 0.0o3 0.0372 糊性,可以综合每个专家对该指标的打分次数,得出该 ・80・ 情报杂志 第30卷 指标属于某个评语等级的隶属度。从而建立单因素模 数量的企业隶属于装备制造、航空航天、动力设备等专 糊综合评判矩阵,具体如下(矩阵中数据为每一评语的 属领域,创新环境相对稳定。这也解释了黑龙江省企 专家比例): 0.1 0.1 0.1 0.6 0.1 R们= 0 0.1 0.5 0.3 0.1 0.1 0.1 O 0.8 0 0.1 0.2 0.3 0.4 0 0 0.1 0.6 0.2 0.1 Ru2 O.1 0.1 0.6 0.2 0 O 0.1 0.4 0.4 0.1 0.2 0.1 0.5 0.2 0 0.1 0.3 0.4 0.2 0 0 0.2 0.3 0.3 0.2 R∞: 0.2 0.1 0.6 0.1 0 0.1 0.2 0.5 0 0.2 0.1 0.2 0.3 0.3 0.1 0 0.5 O.1 0.3 0.1 O 0.4 0.2 0.3 0.1 Ru4= 0.1 0.6 0.1 0.2 0 O.1 0.4 0.2 0.2 0 进行企业核心竞争力各项一级影响因素的模糊综 合评价得分,结果如下: Dl= 1・R 1 =[0.092 0.136 0.177 0.558 0.036] D2= 2。R 2 =[0.087 0.099 0.552 0.224 0.035] D3= 3・R 3 =[0.099 0.176 0.436 0.188 0.099] D4= ・R =[0.081 0.535 0.146 0.219 0.019] 由上述结果,基于持续创新视角下黑龙江省企业 核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得分为: D=lr/・D =[0.088 0.269 0.235 0.370 0.034] 5.2黑龙江省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分析与提升对 策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知,从持续创新角度分析, 目前黑龙江省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弱(最大隶属度 0.37)。相比较而言,各一级指标中,企业持续创新效 益实现能力较强(最大隶属度0.535),企业战略创新 能力较弱(最大隶属度0.558),而企业经营管理创新 能力(最大隶属度0.552)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大 隶属度0.436)处于一般水平。 结合黑龙江省企业创新的实际情况可知,无论是 从企业科技机构数量还是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上看,均 具备一定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但却存在企业科研主 体创新意识淡薄、创新定位偏离市场、科技经费投入不 足等问题。另一方面,黑龙江省处于内陆地区,且相当 业在战略创新能力较弱、经营管理创新及技术创新能 力一般的条件下能够保持较强创新效益实现能力的原 因。 黑龙江省企业应在注重经营管理与技术创新的基 础上,重点加强企业对环境变化及风险的识别能力,适 时进行战略调整,以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重 点可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培育创新型企 业文化。企业核心能力不仅需要技术与资源支撑,更 要以企业文化为后盾。企业文化始于企业家,终于每 个员工。企业家应当作为创新活动的倡导者与积极参 与者,强调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高自身的创 新决策能力。同时,应把企业的创新活动转变为企业 全体员工的共识,建立良好的企业创新组织制度、创新 决策制度、信息沟通制度、以顾客为中心,以人为本,密 切审视环境变化,把握机遇,勇于进行变革,提高企业 战略创新水平。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定位创新活动。在 创新活动开展前要对目标市场进行定位,对用户需求 进行系统分析,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在创新活 动进行中要注重经济性与适用性,充分考虑创新成本, 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成功率,避免浪费。同时还要 以高质量的营销服务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顾客满意 度。三是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立技术联盟。鉴于黑 龙江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技经费不足,无法独立 承担企业持续发展所需的创新研发工作,企业应主动 牵头,以降低创新风险、节约创新成本为出发点,通过 多种形式,加强与其他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 学研协作,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机制。 6结论 本文通过将持续创新融入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 系中,从战略持续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持续创新能力、 技术持续创新能力、持续创新效益实现能力4方面建 立了由l7项具体指标构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 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评价模型对基于持 续创新视角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系统 评价。通过对黑龙江省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出了黑龙江 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总体水平,并通过分项指标评价 结果分析出黑龙江省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弱的深层次原 因,进而提出提升对策。本方法所得评价结论与黑龙 江省企业核心竞争力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初步表明本 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是评价企业核心 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与 定量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限于作者水平及能力 (下转第7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