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以读激情以情促读

来源:爱够旅游网
教育探索2013年11期(中) 以读激情以情促读 郑丽嫔 (福建省福鼎市管阳镇中心小学福建福鼎355215) “读”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客观 有的读“呀”,有的读“哪”,有的读“哇”。 生的主体意识,在多次地读中能读懂课文内 要求和重要途径。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通 过朗读来引导学生感悟,又通过感悟来促进 朗读。 一、示范朗读,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范读, 首先要人情,通过眼神、面部表情、姿势, 把课文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直接传递 给学生,让他们直观、形象地进行感情体验。 同时。根据教师范读时的轻重、缓急、停顿、 语气,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模仿,从而提高朗 读能力。 如《一夜的工作》后两段,就是由于前 面作者何其芳目睹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亲 眼看到了周总理工作是那么劳苦,生活又是 那么简朴,心潮澎湃,激动万分,胸中有千 言万语没有倾诉的对象,因此只能对自己 说,对全世界发出内心的呼喊,他的那种自 豪、激动的情感渗透在第一句话中,甚至每 个字上。此时,我首先进入角色,把自己当 作作者,融入到文章当中去,那文章所表达 的情感也自然融人到学生的情感当中,我的 感情很快感染了学生,文本之间达到共鸣, 学生做到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读,这种感情又 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达到了我 所预想到的效果。 二、加强朗读。培养语感 朗读最大的好处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 生的语感。只有读到位了,学生的语感才可 能到位,语言综合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小学语文课文有许多文字优美、意蕴深刻的 优秀文章,为了让学生领悟这些篇章的独特 审美魅力,提高审美能力,课堂上,可引导 学生采用默读、轻声读、高声读、分角色表 演读等多种形式,在读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 学生的眼、耳、口、手多种感官协调运作, 从而使文以鲜明的形象映射于脑海中,成为 有生命的实体,逐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 能力。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对 漓江水静、清、绿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 可个别读、引读、齐读,特别要注意“啊”, 学生对“啊”字有这么种读音感到很新奇, 便会产生专注地、充满感情地朗读的愿望。 然后我紧接着问:“漓江的水静怎么样,清 得怎么样,绿得怎么样?”以此引导学生品 读,达到培养语感、学习表达式的目的。这 样对重点词、句进行揣摩、欣赏、想像,使 学生充分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之中,领会 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 三、读中感悟,陶冶情操 朗读是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学 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学生通过朗读,用 自己的声音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表达出来, 在读中熏陶感悟,在读中潜移默化,在读中 沉淀积累。如教学《鸟的天堂》一文作者写 物寄情,写大榕树既大又美来表达自己的赞 美之情,所以在指导学生朗读七、八自然段 的时候,语调轻、重、缓、急都要注意到, 读到最后一句应该所那种激昂的语气读出 来,把赞美的心情融于朗读之中;读鸟儿热 闹的活动场面要加强语调的节奏感,把鸟的 种类内涵读出来;读特写画眉鸟片断则速度 要放慢,声调要柔和,把作者所要表达的喜 爱之情融于朗读之中,文章的最后一句是作 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和赞美的升华,“的 确”一词要加重音,“啊”字要读得有延伸 回味之感。同时,从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细读精思,以读激情 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没有 了情感,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心理学告诉 我们,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 展的。于是我根据这一理念巧妙运用“强调 情感重音”的朗读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入 情人境,品出文本在自己心中的味道。在教 学《寻隐者不遇》这首诗记叙了诗人前往山 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教学时,教 师主要让学生读诗人与童子的问答,第一次 个别读能在检查字音的准确。诗名的通顺情 况,第二次轻声读让学生充分地理解诗意, 第三次开放性读则要让学生体会诗人在问 答中的情绪变化(满怀希望——失望—— 线希望——彻底失望)。教学中充分发挥学 248 容,读出课文蕴藏的思想感情,这样读既有 层次感,又能让学生真正读懂课文。也正因 为由于细读精思,学生的情感才得到了升 华。 五、创设情境,以情促读 以前在阅读教学中,我只求形式而不求 实效的读,忽视了“感情”的激发和培养。 试图通过摹仿读法和提示感情基调的办法 来达到指导朗读的目的。这样只能取得一些 表面的效果,但由于多数学生未能真正进人 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抽象的文字不能将清 晰逼真。鲜灵活泼的艺术形象显现出来,学 生难以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感觉语言的 感染力,难以真切地体会课文的感情,进而 陶冶自己的感情,因而学生不能真正达到感 情朗读的要求,因此。“创设情境”是感情 朗读的基础和关键。如教学《第一场雪》时, 指导学生学习第三段(即6、7自然段)时, 是这样进行朗读训练的:1、先提问:“粉妆 玉砌”的什么意思?结合课文的描述想象一 下,粉妆玉砌的世界是个什么样的世界?2、 师在学生答的基础上,语言描绘并提问:同 学们想象一下,一夜大雪过后,阳光下,放 眼望去,茫茫田野一片洁白,巍巍群山遍身 银装,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好 一派雄伟壮丽的北国风光啊!目睹此景,作 者流露出怎样的感情呢?3、引导学生体会 作者“喜悦和赞叹”之情,以惊叹的语气练 读并提出:谁能带着情感读一读这部分课 文,其他同学闭上眼睛,随着他的朗读,到 那粉妆玉砌的世界里尽情地神游一番吧!在 读的基础上,再经求以这样的情感和语气来 背诵整体描写雪后景色部分。这样让学生边 读边想象,细读品味,读中悟情,读出情趣。 通过想象,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理解、积累, 内化了教材语言,并从中受到美的感染陶 治。总之,要体现以读为本,教师应该是学 生读的唤醒者、激励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能让每个学生在语文课上“自信地读、自主 地读、自觉地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