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单元测试(1)

来源:爱够旅游网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单元测试(1)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上海黄浦、静安和卢湾3个区(中心区),减少人口69.17万,而浦东、闵行、宝山、徐汇、普陀、嘉定6个区(边缘区),增加人口299.4万,其中浦东增加101.41万,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重为11.5%,比1990年上升了2.1个百分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上海中心区和边缘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反映了( )

A. 郊区的经济发展迅速 B. 边缘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高于中心区 C. 上海的城市化过程中,主要为“郊区城市化” D. 边缘区的交通、住房条件变差 (2)上海在未来几年里( )

A. 要严格控制外来人口的迁入 B. 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日趋减弱

C. 可允许生第二胎,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问题 D. 要更关注社会养老保险、老人医疗护理等工作

2.历史上的宜居古城甘肃永泰,到如今土地沙化、盐碱化严重,植被覆盖率大幅下降,迫使人口不断外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永泰古城人口外迁的主要因素是( )

A. 社会文化因素 B. 政治因素 C. 生态环境因素 D. 经济因素 (2)永泰古城人口外迁说明当地的( )

A. 环境承载力提高 B. 人口合理容量不变 C. 环境承载力降低 D. 人口合理容量变大 3.读某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国家中,人口增长情况与图示类型相吻合的是( ) A. 埃及 B. 中国 C. 德国 D. 新加坡 (2)当前,该国家城市化进程正处在Ⅰ、Ⅱ、Ⅲ时期中的( ) A. Ⅰ B. Ⅰ和Ⅱ C. Ⅱ D. Ⅲ (3)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1 / 8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单元测试(1)

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 科技发展水平 B.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C. 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 D. 资源状况 6.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人口老龄化 B. 婚姻家庭 C. 政治因素 D. 经济因素

7.从由西安开往上海的火车上的四位旅客的谈话中,判断其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 甲说:“我此次是去上海观光旅游” B. 乙说:“我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现在是去报到” C. 丙说:“我到上海为公司洽谈业务” D. 丁说:“我是去上海采购”

8.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图,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 中高纬度 B. 南半球 C. 欧洲 D. 平原 9.“西气东输”的实施带动了人口迁移,是由于

A. 自然环境因素造成的 B. 社会经济因素造成的

C. 政治因素造成的 D. 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 10.目前,下列地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 青藏高原 B. 珠江三角洲 C. 三峡库区 D. 塔里木盆地

11.“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到一年中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下图为“部分年份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说明( )

2 / 8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单元测试(1)

A. 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 B. 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 C. 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 D. 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 (2)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的主要措施是( )

A. 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B. 降低人口合理容量 C.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D. 增加地球资源产出 12.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回答下列各题。

(1)其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高—低型”的国家是( )

A. ③ B. ② C. ① D. ④ (2)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类似于( )

A. ③ B. ② C. ① D. ④

13.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A. 环境质量下降 B. 食品价格大增 C. 产业转型升级 D. 交通拥堵加重 (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 ①生态环境好 ②服务设施齐全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3)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

A. 资源密集型产业 B. 劳动密集型产业 C. 资金密集型产业 D. 知识密集型产业 14.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劳动年龄组(男15—59岁,女16—54岁)、低于劳动年龄组、超过劳动年龄组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年份变化情况,下图中a、b、c表示不同的年龄组。据图完成各题。

(1)图中a、b、c分别表示( ) A. 低于劳动年龄组、超过劳动年龄组、劳动年龄组 B. 低于劳动年龄组、劳动年龄组、超过劳动年龄组

3 / 8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单元测试(1)

C. 超过劳动年龄组、劳动年龄组、低于劳动年龄组 D. 超过劳动年龄组、低于劳动年龄组、劳动年龄组

(2)下列年份中,该省社会养老压力最轻的是( )

A. 1995年 B. 2000年 C. 2010年 D. 2014年 15.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 消费水平 B. 资源数量 C. 科技水平 D. 生产能力 16.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容量比中西部地区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矿产资源丰富 B. 人均消费水平高 C. 科学技术发达 D. 传统婚俗的影响 17.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18.图Ⅰ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图Ⅱ是“该城市某地铁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 / 8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单元测试(1)

(1)据图Ⅰ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据图Ⅱ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 )

A. 中心商务区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D. 文化区

19.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a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b)、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c)三者的关系正确是( )

A. a(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2)图中反映了:(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③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二、综合题

21.读京津冀部分地区示意图(图甲)和河北省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近些年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城市人口净迁入量大增,简析其主要原因.

5 / 8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单元测试(1)

(2)简述石家庄和沧州在城市服务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图示地区大力发展高铁对沿线城市服务范围的影响.

(3)说出1982年前后河北省城市化特点的变化.

22.联合国历年发布的“人类发展程度指标( HDI)”,是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计算方法组成的综合指标,用来衡量各国的发展水平。下表为四个国家2010年的统计资料,阅读分析表格,完成下列问题。

(1)就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的四个阶段而言,最可能已经进入“低增长阶段”的国家是( ) A. 甲、乙 B. 甲、丁 C. 乙、丙 D. 丙、丁 (2)关于四个国家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国人口数量最多 B. 乙国老年人口数量比甲国多 C. 丙国目前城市化速度最快 D. 丁国最易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23.下表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气候区 热带雨林气候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地中海气候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及温带季风气候区 合理人口容量 合理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亿人) 28.00 9.30 2.25 7.35 200 100 90 30 (1)表中所列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

A. 社会因素 B. 自然因素 C. 经济因素 D. 历史因素

(2)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 A.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 地中海气候区 C. 温带季风气候区 D. 热带雨林气候区

6 / 8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单元测试(1)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1)C (2)D 2.【答案】(1)C (2)C 3.【答案】(1)C (2)D (3)D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1)B (2)C

12.【答案】(1)D (2)A

13.【答案】(1)C (2)D (3)D

14.【答案】(1)B (2)B 15.【答案】A 16.【答案】C 17.【答案】A 18.【答案】(1)A (2)B 19.【答案】C 20.【答案】(1)A (2)D 二、综合题

21.【答案】(1)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机会增多;基础设施完善;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差异:石家庄的服务范围比沧州大;提供的服务种类比沧州多;服务级别比沧州高.影响:大力发

7 / 8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单元测试(1)

展高铁将使沿线城市的交通通达度提高,借助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从而使沿线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3)1982年以前城市化速度慢,城市化水平较低;1982年后,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22.【答案】(1)D (2)D

23.【答案】(1)B (2)D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