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压力表的故障、原因及其维修方法

来源:爱够旅游网
弹簧管压力表的故障、原因及其维修方法

故障现象 1.压力表无指示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故障原因 管内污物淤积而阻塞 弹簧管有砂眼或裂开 扇形齿轮与小齿轮阻力过大 两齿轮磨损过多,无法齿合 自由端与拉杆连接脱开 表接头处垫片坏,或未装入 维修方法 1. 清洗弹簧管,用铜丝疏通,清除污物 2. 补焊封死砂眼,或更换弹簧管 3. 调整配合间隙至适中 4. 更换两齿轮 5. 装上脱落的销子或螺钉 6. 装换上合适的垫片,加强密封 1. 对指针做平衡校正或配重至平衡 2. 敲紧指针或镊子娇直指针 3. 反向转动中心轴,增大游丝转矩 4. 调整传动齿轮齿合间隙 5. 重新装好游丝 6. 重装指针或更换弹簧管 7. 调整表盘固紧螺钉 8. 矫正指针轴,再适当位置重装指针 1. 拧紧固定螺钉 2. 装紧指针,修整或更新指针,缓慢降压 3. 适当改变初始齿合位置,保证两齿轮的齿合为4~5个齿 4. 清洗弹簧管孔道至畅通 5. 重装指针,必要时更换弹簧管 1. 校准后敲紧指针 2. 调整指针与表盘距离适中,不在大振动环境使用,否则,换用耐振压力表 1. 2. 3. 4. 适当盘紧游丝,增加起始力矩 更换同规格的游丝 加装减振器 适当控制阀门或将接头孔的孔径缩小 2。压力去除后指针不回零位 指针本身不平衡 指针松动或打弯 游丝转矩太小 传动齿轮有磨擦 小齿轮所装游丝脱开 指针不在零位,管子残余变形大 7. 表盘松动未固紧 8. 指针靠表盘或玻璃表蒙 3。指针偏离零位,示值误差超过允许误差 1. 传动机构的固紧螺钉松动 2. 降压速度快,指针碰弯或松动 3. 扇形齿轮与小齿轮的初始齿合位置过少或过多 4. 管子孔道不畅通,有阻塞 5. 弹簧管产生永久变形 1. 指针松动 2. 指针与表盘间距离过大,或指针的刚性差经振动影响跳到止销之后 1. 2. 3. 4. 游丝的起始力矩过小 游丝受腐蚀使弹性消退 .周围有高频振源 进油管的阀们开的太大,或控制阀门接头孔太大 扇形齿轮倾斜 指针轴弯曲 两齿轮的齿面积污 上下夹板支承孔磨损 夹板弯曲 游丝散乱 小齿轮脏或锈蚀 支柱倾斜,或支柱有误差,引起上下夹板不平行 4。指针的指示端处于零位止销之后 5.在增减负荷过程,轻敲表壳后指针摆动不止 6。指针转动不平衡 1. 2. 3. 4. 5. 6. 7. 8. 1. 矫正或更换齿轮 2. 校直针轴,指针与表盘表蒙间距适中 3. 清洗两齿轮,齿面去除积污 4. 修理支承孔,或更新上下夹板 5. 校正夹板平直度 6. 调整重装或更新游丝 7. 清洗后砂纸打光,研磨剂抛光 8. 矫正支柱,加减垫圈,使上下夹板平行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维修方法 7。 指针快速抖动 1. 2. 3. 4. 5. 6. 7. 进油阀门开的太大 管道有少量阻塞物 齿轮间配合不好 指针套与轴配合不好 气源或压力源不稳定 气路有振荡,周围有振源 加压太快或不稳定 1. 2. 3. 4. 5. 6. 7. 适当控制阀门太小 清洗管道,去除阻塞物 调整齿轮配合状态 调整指针套与轴的配合间隙 调整气源或压力源至稳定状态 气源加稳压器或加减振垫 平稳加压,不要过急过快 8.指针在回转中有迟钝或跳动现象 1. 传动件的配合间隙过小,引起传动的不灵活 2. 传动件间活动部位有积污或锈蚀,引起传动不灵活 3. 上下夹板的两组支承孔不同心或不平行 4. 拉杆与扇形齿轮间的活结螺丝不灵活 5. 机座上的孔道略有阻塞 6. 小齿轮轴弯曲 7. 指针与表盘,表蒙碰靠磨擦 8. 自由端与连杆连接不灵活 9. 齿轮轴与轮径不同心 10. 游丝预紧力不合适 11. 被测介质压力波动大 12. 周围环境振动大 13. 齿轮磨损或配合不好 1. 适当增大配合间隙,或加少许钟表油 2. 若有锈蚀先除锈后清洗,去除积污,若无效酌情更换传动件 3. 可加衬垫,重新调整同心度或平行度 4. 用锉刀锉薄拉杆厚度.直至配合灵活为止 5. 清洗与疏通管道 6. 矫直齿轮轴 7. 矫正指针 8. 调整连接方式至灵活为止 9. 矫正轮轴,减小不同心度,无效则更新 10. 适度调整游丝预紧力矩 11. 关小阀门或加稳压器,减小介质波动 12. 消除振动或加阻尼器 13. 调整齿轮配合,修齿或更换齿轮 9.指针指示读数误差不均匀 1. 自由端位移与压力不成比例 2. 自由端与拉杆,扇形齿轮传动比调整不当 3. 弹簧管永久变形 4. 表盘与小齿轮不同心 5. 表盘刻度误差交大 1. 能校正管子弯曲度最好,否则更新 2. 按超差情况处置,重新调整传动比 3. 更换弹簧管 4. 调整同心度,使误差合理分配 5. 更换均匀刻度的表盘 10.压力指示值偏低 1. 2. 3. 4. 传动比失调 弹簧管有渗漏 导压管路有渗漏 指针或传动机构有磨擦 1. 重调传动比 2. 补焊或更换弹簧管 3. 逐段检查管路,找出泄露部位给予排除 4. 找出摩擦部位,加以消除 11.压力指示值偏高 1. 传动比失调 2. 正零位是值偏大 1. 重调传动比 2. 使指针在零位至负零位允许范围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维修方法 12。增减负荷过程中,轻敲表壳1. 两齿轮局部磨损 时,指示值变动量超过允许误差值 2. 传动机构中轴或支承孔磨损,造成间隙过大 3. 指针与轴套铆接出现松动 4. 游丝外圈触及其他零件 5. 游丝粘附在一起 6. 游丝弹性差或严重变形 7. 游丝的固定端脱开 8. 指针与表盘或表蒙有摩擦 1. 改变两齿轮齿合位置,或更换齿轮 2. 修理轴或支承空,减小配合过大间隙,磨损严重则更新 3. 重新铆接,直至不松动 4. 进行必要调整,使游丝活动自如 5. 清洗幽思,使其活动自如 6. 重整或更换游丝 7. 将游丝座或销钉压入固定 8. 矫正指针,调整适当间距,消除摩擦 1. 2. 3. 4. 5. 6. 正确调整传动比 重新装配或重新焊接 调整传动机构装配位置 调整上、下夹板位置 调整或更换合适的拉杆 更新齿轮及其他严重磨损的传动件 7. 更新锈蚀的传动件 8. 调整并固定表盘位置 13.指针指示达不到测量上限刻度位置 1. 2. 3. 4. 5. 6. 传动比调整不合适 弹簧管与支承器装配位置不当 传动机构装配位置不对 上下夹板装配位置不对 拉杆长度不合适 齿轮的轮齿严重磨损,传动中产生“咬死\"现象 7. 传动件间产生严重锈蚀 8. 表盘位置移动 14。在使用中,示值不能稳定,压力明显下降 1. 机座本身有砂眼,经长期使用后逐渐产生渗漏 2. 长期经受脉动压力作用,弹簧管产生疲劳或两端密封部位有渗漏 3. 长期受到被测介质的腐蚀作用,弹簧管引起泄露 4. 由于弹簧管质量问题,有明显裂纹或破裂 5. 选用规格不当,被测压力接近表的测量上限,长期的压力作用产生疲劳而破裂 1. 长期受热源影响或光辐射作用所致 2. 长期受周围环境有害气体侵蚀影响 1. 更换相同规格的机座,测量低压力可以补焊 2. 两端密封部位渗漏可以补焊或重新拧紧,破裂则报废弹簧管 3. 选用耐腐蚀作用的压力表,必要是更换弹簧管 4. 更换同规格的优质弹簧管,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5. 认真选用合适规格的压力表,若弹簧管破裂则更新相同规格的管子 1. 采取隔热闭光措施,退色轻者补线条填数字。严重则更新表盘 2. 修复或更新表盘。必要时选用密封型外壳的压力表 15.表盘上线条与数字退色,读数困难 16。机座与引压管道连接螺纹配合不好 1. 机座与引压管道或连接设备的螺纹尺寸不尽一致 2. 螺纹牙廓半角显著不等,硬按装装挤坏螺纹 1. 连接按装前应检查螺纹规格是否相同.更换不同规格的连接件 2. 螺纹牙廓不合格者,用圆板牙返修,返修无效者更换 精密压力表、台式精密表故障、原因与维修方法

故障现象 1.指针不在零位 故障原因 维修方法 1. 连接管路阻塞 1. 清洗与疏通管路,清除阻塞 2. 长期使用后管端变位 2. 拧动调零螺钉,使指针对零 3. 台式精密表二通阀密封垫失效 3. 更换密封橡胶摸 2.调领螺钉不起作用 1. 轴销脱落 1. 重铆轴销 2. 齿轮齿条脱开,超出调零范围 2. 重调传动比,使调零装置处于调零范围 3.指针运行有跳动现象 1. 齿轮齿合间隙间有积物 2. 传动机构轴孔过脏 1. 用汽油清洗轮齿间积物 2. 用汽油清洗轴孔去除赃物 4.加压无压力指示 1. 连接管路漏气 2. 齿轮齿合部位间隙小,阻力大 1. 更换连接管道及有关零件 2. 调整适中的齿合间隙 5.指针受微振超差不回零位 1. 游丝力矩太小,沾有灰尘 2. 传动轴磨损较严重 1. 增大游丝力矩,清除灰尘 2. 更换磨损严重的齿轮 6. 运输时限位螺钉装不上 1。管端略有变形 1.通入适量小压力,使两孔位对准,拧入限位螺钉 注意:台式精密压力表齿轮传动机构的传动部位只承孔,镶有微型宝石(刚玉)轴承,检修时务必留意,一旦掉下实在难找。 汞柱式血压计的故障现象、原因与维修方法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维修方法 1。水银益处或冲出 1. 使用不当,加压过大,造成水银冲出或益处 2. 用毕未关储汞瓶,携带时水银从玻璃管上端益处 1. 玻璃管上下面垫片损坏 2. 玻璃管上端或下端接触面不平或有缺口 3. 玻璃管帽毛毡或鹿皮过薄 1.储汞瓶有裂缝或胶合处没有胶合好 1. 内壁比较脏 2. 内壁存在缺陷 1. 2. 3. 4. 汞量偏少,零位过低 水银柱中间有空气 玻璃管内壁或汞瓶太脏 储汞瓶封口处有空隙 1.先开开关缓慢加压,防止水银冲出。如有冲出应补加冲出的水银量 2。用毕随即将玻璃管的水银全部流入储汞瓶 1. 更换上下面损坏的垫片 2. 玻璃管上端增加一片软木垫片 3. 更换厚的、合适的毛毡或鹿皮 1。将同材料的塑料贴补或热补,或更换水银囊 1. 清洗玻璃管内壁 2. 玻璃管上下颠倒或更换 1. 2. 3. 4. 增加汞量,提高保证零位 反复加压几次排除空气 清洗玻璃管或储汞瓶 加强封口密封或更换储汞瓶 2。玻璃管处漏水银 3。储汞瓶漏汞 4。玻璃管内壁挂水银 5。水银住断线或翻泡 6.倾斜后放正,零位相差大 7。汞柱零位不对 8.示值不稳定,漏气 1. 水银或储汞瓶太脏 2. 储汞瓶底内孔道不畅通 1. 储汞瓶上盖透气性差 2. 水银过多或过少 1. 橡皮球、胶管或气袋老化产生裂纹、裂缝 2. 气阀压气轴圆锥面与气阀孔圆锥面配合不好 1. 气阀螺丝帽丝扣过短 2. 顶针后小弹簧太短 3. 顶针与对应孔不密合,顶针压印不足一整圈 1. 氧化汞脏污染管壁,阻碍汞柱的灵敏升降;或玻璃管上端的通气孔被氧化汞,灰尘堵塞 2. 玻璃管上下端装反 1. 2. 3. 4. 标尺变形 装配不合适 玻璃管上下装反 玻璃管两端垫片不合适 1. 过滤水银,清洗储汞瓶 2. 更换储汞瓶 1. 用针插入上盖扎穿几个小孔 2. 增减水银,对好零位 1. 贴补、无效时则更换 2. 配研圆锥面,改善接触状况,加大接触面使密封性良好 1. 更换气阀帽 2. 拉长小弹簧或更换 3. 研磨顶针与对应孔密合,至少有一整圈压印,无效则更换顶针 1. 反复过滤水银,消除氧化汞,清洗玻璃管和空气过滤器,对鹿皮清洁处理,达不到要求则更换 2. 颠倒玻璃管重装 1. 取出标尺,将尺两端,两边矫正 2. 将标尺漏出的一侧向下压平整 3. 将玻璃管颠倒重装 4. 两端加减垫片,合适为止 1. 重装配,使二者同心不漏气 2. 清洗去除赃物,有裂缝的去掉一小段,使其不漏气 伸出铰链螺母,并将螺丝拧紧 更换大径螺丝并配套,后拧紧 1. 纠正错位至合适为止 2. 调上盖与底壳合缝至不松不紧 9。阀门顶针漏气 10测量时灵敏度差或超过允许误差 11.标尺松动或与玻璃管长线对不准数字 12。气阀与气球连接处漏气 1. 气阀芯与气球装配不好 2. 气阀小胶皮管切口处有赃物或有裂缝 1. 铰链螺母没有伸出底壳 2. 铰链孔过大 1. 开关钩过前过后,或或过上过下 2. 底壳与开关部位过前过后 13.外壳铰链松动 14。外壳开关过紧或过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