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如夏花之绚烂

来源:爱够旅游网
生如夏花之绚烂 ——读《生命的留言》

业务技术部 陈生春

面对繁忙而节奏紧张的生活,很久都未能静下心来读书了。记忆中对我人生成长影响至深的书,除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便是陆幼青用自己的生命写出的这本《生命的留言》了。还记得书名的颜色是象征生命的绿色,书的封面是鲜血的颜色——朱红色,有一朵灿烂的向日葵,有湛蓝的天空和透明的白云。

而今陆幼青先生已经辞世八年了,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已经淡忘了这个人以及这本书,但他留给人们的文字还是那么震撼着人的心灵。他对生命的热爱正如他最喜爱的植物——向日葵,高昂着它金灿灿的充满勃勃生机的头,向着大地之母——太阳展示着它不息的生命力,让人还能感觉到他生命的脉搏在跳动。是的,他的生命已经存在于所有热爱着生命的人们的心中!

人生就是一张单程车票,只有去,没有来。陆幼青是一个平凡的人,在生命最后的100多天里,年轻的陆幼青把人生种种的感受倾诉于《生命的留言》,字里行间洋溢着浓厚而真挚的情感。在最后一篇日记(2000年10月23日)他写到:“最后一个生日将来了,我要走了,人生总有那么多的节骨眼当然受不了,我实在不敢在这样的时刻稍加逗留,更

不敢深入地去想一些事,因为,心,会碎成片片。” 陆幼青也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活着,对于他——一个被宣判死刑的癌症患者来说,可能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东西。但他始终坚持走在人生的赛场上,用自己倒数生命的感受告诉读者:不要被动地生活。“成绩是没法提的,重要的是我走到了。”《生命的留言》,这本形式奇特的小书最终能成形出版便是明证。他用行动说明:活着,并不卑微。他还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在生命的最后一段行程中,陆幼青不愿意“默默地、全然静止地”等待着死神的召唤。“我要将死亡的过程袒露出来。但这不是袒露死亡降临的恐惧,更多的是探讨活着的价值,让所有癌症病人关注生的意义。”“我希望能把我的文字带给另一些人,那些在我们身边,还在苦苦地跟癌症作战的人。”面对死神的召唤,他开玩笑说:“现在过一天就快乐一天,每个快乐的日子都是赚来的。”他和他的妻子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太阳永远升起”。《生命的留言》,这是陆幼青先生在他生命快车抵达终点前,留给世人的最后一份礼物。他值得我们尊重、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无法忘记。“生命因为有结局才绚丽”。台湾作家林清玄对他的评价是:“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受到很好的尊重,他死的时候就会有尊严。一个人如果活得非常有感情,死的时候就可以没有遗憾。” 人生如白驹过隙,当身边的人因意外或病痛远离我们时,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有时候,我

们真的应该庆幸我们还活着。陆幼青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给我们留下了一本《生命的留言》;李连杰在自己和女儿于印度洋海啸中幸运生还后,发起了“壹”基金慈善计划这个他认为人生中更重要的事,所有这些无不是体现出对人生的一种彻悟,而我们有幸在活着的同时读到了、看到了甚至参与了,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启迪和警醒。生活需要慢慢地体味,就像咖啡,是可以调出不同的味道的。所以我们活着,没有理由不珍惜人生、善待生命并享受生活。所以我们活着,面对困难时,要学会坚强;面对失意时,要学会乐观;面对诱惑时,要学会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我们活着,还应该学会感恩,远离仇恨与埋怨;学会尊重,远离内耗与战争;学会放弃和给予,远离恣意放纵与自私自利。当我们有幸来到这世间的时候,我们就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家人负责, 对国家、对社会负责。是的,人固有一死,但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朋友,面对人生,我们将怎样选择?面对未来,我们将怎样把握?

二○○九年六月十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