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来源:爱够旅游网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意识到标准化行为对于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了。2007年,世界经济论坛的下属机构气候披露标准委员会(CDSB),在瑞士达沃斯宣布成立,其首个倡议就是推动建立一个碳排放发布的国际标准。2009年11月18日,全球领先的标准方案提供商英国标准协会(BSI)在北京举办了“2009能源管理国际高峰论坛”,围绕“欧洲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引领企业节能减排,共创低碳经济”的主题展开深度探讨。其目的是通过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BS EN 16001能源管理体系标准通过对能源系统性的管理,使成本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得到降低。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是救治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方案。当前,标准化在规范企业的排放、加强资源节约,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标准化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支撑,让节能降耗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实实在

1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与标准化现状

1.1资源和能源紧缺是世界性问题。近年来,国际油价飙升,对经济发展影响很大,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把资源节约和低碳经济发展标准化列为重要课题研究,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美国从70年代开始制定《废物再资源化与减量化》、《资源保护与回收法》、《国家能源法》、《天然气政策法》、《资源回收实施导则》等法规,从80年代开始对汽车及家用电器、建筑空调冰箱、照明灯具等14种产品制订了强制性能效等级及能效标识标准,英国政府出台了可持续住房标准,分为6个等级限定能源效率和水效率的最低消费标准;日本政府按照汽车重量进行分类,对汽油和柴油轻型客货车制定了燃油经济性标准,为推动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政府用法律形式作强制性规定。这些发达国家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已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们的成功经验基本上采取以下四方面重要保障措施:

它如交通节能、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清洁生产等方面标准极少,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同时标准制修订速度较长,跟不上市场变化和产业发展需要,标准化课题滞后,标准质量也急需提高。

2标准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2.1节约能源、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需要标准化技术支撑。 我国早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但是法规的要求和规定通常比较原则,带有政策性,有效期较长,在实施时需要具体化、定量化、规范化才可以操作,这就需要标准作为技术支撑。由于当前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急需标准先行,产品遵循,谁掌握标准制订权,谁就掌握市场主动权。同时标准化与专利也有很大不同,通常情况下,专利影响只有一个或若干个企业,而标准影响却是一个地方产业或行业,甚至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因此国家也越来越意识到标准的重要性。 2.2实践证明标准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的重要节能措施。

案例一,上海市《节能产品评审方法和程序》地方标准,从1988年颁布以后二十二年来经

过两次修订至今,由上海市节能产品评审委员会依据标准的各项要求,进行公正、公平、科学评审,约有700种产品荣获上海市节能产品称号和奖牌。产品类别较多,重点评审;1)机电系统高效节能产品;2)空调系统节能产品;3)绿色照明灯具及电器;4)发电

设备及电力变压器;5)各类工业锅炉、窑炉、及燃烧器;6)各类风机、水泵、冷却塔及节水设备;7)汽车系统各类空调及散热器风扇总成;8)建筑保温及绝热材料;9)家用电器设备及厨房灶具10)新能源及太阳能利用;11)各类润滑剂添加剂及催化燃烧装置;12)各类蓄热、蓄能及余热回收装置等。

被评上节能产品与企业及时在解放日报,等新闻媒体公告,扩大宣传力度,部分高效节能产品推荐进入政府采购目录,通过节能产品贯标评审,有效地鼓励节能企业扩大生产,促进技术进步,加速低效高耗能产品淘汰或更新换代,从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由于此项标准经济效果显著,被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上海市标准化优秀技术成果二等奖,并在1994年此项标准由上海市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写上升为国家标准GB/T15320-94《节能产品评价导则》,并为国家节能产品认证中心在全国开展节能产品认证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此项标准经长期贯彻实施,为国家挖掘节能潜力,提高能源利用率了作出重大贡献。 案例二,上海市《渔轮燃油消耗定额标准》。90年代时,本市拥有252余艘大中型渔轮,每年耗油达50000余吨。由于没有油耗定额,浪费很大,此项标准实施后,在上海市水产局渔轮公司积极支持下,狠抓标准实施,作为渔轮节油奖金发放的重要依据,大大促进渔轮的节油降耗,一年后年节油达10%,4437吨,折合节约资金387万元。此项标准化获得了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上海市标准化优秀技术成果二等奖,后被中央农牧渔业部提升为行业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案例三,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本市年建筑能耗以平均10%的速度快速增长,为控制建筑能耗,积极采用国外工业发展国家的标准,大大提高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并对新建筑采取综合应用自然光、自然通风、建筑遮阳、智能控制、热电联供及太阳能利用等节能措施,采取上述措施,上海市浦东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建设,实现了总节能量10%的目标,节电1.3亿度,节水250万吨,成为国内机场公共建筑节能典范,进一步证明采用新建筑节能技术标准,能有效促进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利用率,减缓资源消耗。 上述三案例说明,通过标准化贯彻实施,推动节能,降耗,减污,降低成本,取得了可观经济效益,也证明标准化是一项资金投入少,收效快,效益高的重要节能措施。 3加快标准化促进本市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保障措施

为确保完成市政府“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应尽快完善相关节能标准化体系,增强节能技术标准化的支撑能力。

3.1首选量大面广能耗高、节能效益显著的产品,急需立项制订标准。据有关制冷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左右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其电耗比玻璃门冷柜电耗又高出20%,目前本市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余家,如能采取经济运行,估算一年可节电近4520万度电,相当于节省标煤1.8万吨,减排4.5万吨二氧化碳,至今国家、行业尚无此项标准,标准化主管部门应首选此项制定《商用冰柜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商用冰柜经济运行管理标准》。

3.2为填补国家、行业标准的不足,结合市情,选取一批节能潜力显著的标准立入“十二五”期间节能领域重点标准项目。

1)商用冷柜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 2)商用冷柜经济运行管理标准; 3)食品冷库经济运行管理标准;

4)橱房冷柜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 5)独立式客车空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

准;

6)非独立式客车空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标准;

7)公交客运空调车合理控温标准; 8)大卖场,商场合理用电管理标准; 9)上海市城市雨水利用技术导则;

10)分布式供热系统经济运行管理标准; 11)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 12)脱硫废渣利用技术规程; 13)粉煤灰用于海工砼标准;

14)节能型企业综合评价方法与程序; 15)热、电、冷联产管理标准;

16)电动机改造、大修、报废及更新判别标准; 17)电力变压器改造,大修、报废及更新判别 标准;

18)企业供配电系统电能利用监测标准; 19)照明系统电能利用监测标准; 20)电力需求侧管理标准等;

3.3选题制订、修订一批严于国标与行标高能耗产品的能耗限定值、能耗定额或综合能耗等方面标准。如:有色金属、纯碱、橡胶、乙烯、合成氨、氧化铝、胶合板、水泥、平板玻璃、啤酒及电加热设备等。

3.4建筑领域节能标准化工作发展目标

1)计划在今后针对不同的建筑结构体系需求,配套完善从建筑设计标准,应用规范,节能图集、设计软件、检测评估、施工验收,产品标准及工程造价配套定额标准等,建筑节能和建材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建筑领域的标准化体系。

2)为加快实现建设全过程资源利用减量化,废弃物利用循环化,结合逐步淘汰传统建材,推广应用新型建材,结合利用电厂脱硫废渣,建筑渣土等废弃物的应用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配套完善标准规范,同时加快对本市无毒、无害的固体废物和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提高建筑领域标准整体水平。

3.5环保领域标准化工作发展目标

1)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计划制定一批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如钢铁行业,炼焦行业,加油站,石化行业、纺织印染行业等污染排放标准,重点开展研究各种有机污染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方法研究,并加快制定管理和控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2)为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计划落实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管理办法,环境保护技术法规、工作指南及规范、清洁生产标准等。要充分调动各有关方面力量参于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借鉴国外的成果经验,与国外政府或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的先进技术指标。 4强化能源标准宣传与贯彻力度

应树立长远的战略意识,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各级能源管理或监察部门,加大对标准宣贯力度,有效推进标准的实施。 5完善经费保障措施

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加大对标准化研究的制修订、宣贯培训、应用推广、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形成稳定的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渠道,建立标准化社会资金保障系统。

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面广,是跨行业、多学科、信息量

大的管理科学,搞好低碳经济发展与标准化研究是一项利国利民,为子孙后代造福的重要课题,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才能体现出标准化经济效果的价值,才能促进低碳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