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可能性》教学设计

来源:爱够旅游网
《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44-45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并能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学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把对“随机现象”丰富的感性理解升华到理性理解。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合作探究法、实践活动法、动手操作法、情境感受法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绘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能够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问题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绘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准备: 课件、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式导入,引出课题:可能性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形成对“可能性”的初步理解。】 二、问题探究

(1)创设情境,感知生活中的随机现象。 出示主题图:联欢会抽签表演节目。

(2)活动探究,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分析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完成表格:

抽签次序 卡片张数 小明 小丽 3 2 确定 不确定 有哪几种可能 小雪 1 小组讨论:通过刚刚的抽签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得出:事件发生有时是确定的,有时是不确定的。 【设计意图:学生在猜想中感受,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明晰,从而使知识点分散,层层深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轻松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3)课件小游戏(巩固,丰富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

引导学生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来描绘摸棋子的情况。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丰富学生对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体验。】 三、生活中的数学

1.判断以下事件是否可能。 (1)三天后下雨。

(2)爸爸的年龄比儿子的年龄大。 (3)小明跑完100米只用了2秒。 (4)地球绕着太阳转。 2.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学

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绘生活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随堂小测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内容,检测学生是否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板书设计

不可能可能性

可能 一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