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择题
19世纪中期伴随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据此回答 14 题。
1.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 室而九。”这表明 ( ) ①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始解体③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 D①②③ 【答案】 B
2.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包括
( ) ①东南沿海棉纺织业受
A①②
B
A①②
②中国自然经济开
B②③ C①③
到很大冲击 ②自然经济瓦解③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 ②③ C①③ 【答案】 C
D①②③
3.茅盾的小说 《春蚕》 写到“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 河里自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 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以下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 是( ) A 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 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 中国 的自然经济瓦解 D 列强凭借特权打开中国市场 【答案】 C
4.19 世纪后期烟台、 青岛等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 下表是今济南地区的章丘、济阳在
20 世纪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总
面积百分比变化表 (章有义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 )。下列
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 ) 年份和地区 山东章丘 山东济阳
1900 0.1 0.2
1915 35 15
1920 45 25
1924 50 40
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增强 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③经济逐渐被融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世界市场 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D①③④ 【答案】 D
19 世纪 60-90 年代 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开始起 步。据此回答 5-12 题。
5.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实质是 ( ) A 以机器大生产代替 手工劳动 B 富国强兵 C 统治
【解析】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科技 近代民用工业 因此选 A。 【答案】 A
6.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已经注重对能源进行开发。观察下图 该企业是 ( ) A 江南制造总局 D 安庆内军械所 【答案】 C
判断
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D 维护清王朝的封建
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近代” 的含义是指机器大生产。
B 上海发昌机器厂 C 天津开平煤矿
4.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里的 “启下”的具体表现是 ( ) ①提出“师夷长技”的主张 ②创办近代 民用工业 ③创办近代海军 ④创办新式学堂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B
4.20世纪 60- 90 年代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早期阶段。 下列关于该阶段 工业资金来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军事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官办民用企业
B 民用工业的资金最初来
自政府 C 军事工业的资金主要来自民间 D民用工业的资金来自政府 和民间 【答案】 D
9 .据记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 1867 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 苦力收入的 4-8 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 )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 福利待遇较好 B 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 招募的工人 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D 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 厚的报酬 【答案】 B
10. 开平煤矿是洋务派官员李鸿章
1881 年创办的中国第一个使用机
械开采的煤矿。 在此之前通商口岸所需要的煤几乎全被洋煤所垄断开 平煤投入市场后由于质优价低中外争相使用。以上材料说明
( ) A
洋务运动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 洋务企业的发展受到西方列强 的压制 C 洋务运动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尊定了基础
D 洋务运动中
一部分产品投放市场并达到了分洋人之利的目的
【解析】 开平煤受到欢迎打破了“洋煤”一统天下的局面达到了分 洋人之利的目的。正确答案为 D。 【答案】 D
5. 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
A没有
坚决抵抗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B 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C 利用封建生产方式经营近代企业 D 封建顽固派极力破坏和阻挠 【解析】 解答时关键是根据内因、外因的关系界定四个选项 C三项所示内容都是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B 项所决定的 D项同样属于外因。 【答案】 B
6. 洋务运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之间的关系 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
( )
①洋务运动
A、B、
但 A项属于外因 C项是由
②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
④两种
义产生和发展 ③洋务运动与民族资本主义没有直接的关系 企业属于不同性质的近代企业 ③④
A①②③④ B ②④ C①③④ D ②
【解析】 两者之间有内在联系才能成为基础由② ( 客观而不内在 ) 分 析得出①不正确由于洋务运动在引进技术、 培养人才、 创办近代企业 等方面起了诱导作用所以这种关系可以说是因果关系从时间上分析 是直接的而不是间接的。③表述不正确。所以正确选项为 【答案】 B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中国社会进步准备了力量。据此回答
13 -18B。
题。
7.从表中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 )
1840- 1894 年间投资民族资本的人数比例表
投资者 所占比例(%) 官
僚地主 30.86 一般商人 18.52 手工作坊主 7.41 华侨商人 7.41 A. 部分官僚地主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B 民族资本来源多样化 C 投资者主 要来自国内 D 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解析】 图表反映了民族资本家的来源和所占比例情况并不能说明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速。 【答案】 D
8. 从 1895 年开始在短短的 10 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 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企业集团。 这主要得益于 ( ) A 洋务企业的诱导 B 满汉官僚的矛盾 C 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 答案】 D
15 .1904-1907 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 .有人描述当时的 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 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 ”以上材料说明这 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 )
A 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
B 直接推动力是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 主要原因 D 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答案】 A
16“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年年都好十 年中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两进的一座平 屋。,, 可是以后两家都不行了老通宝现在已经没有自己的田地反欠出 三百多块钱的债‘陈老爷家’也早已完结。 ”根据以上内容推断两家 “发起来”的十年可能是
(
) A1853-1863 年
B1885-1895 年
C1912-1922 年 D1937 -1947年 【答案】 C
17 辛亥革命后“抵制洋货” “实业救国”的行动推动了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这里主要抵制的是 ( ) A
美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B
日本对中国的经济入侵 C 英国对中国的经济入侵 D 俄国对中国的经 济入侵
【解析】 辛亥革命后不久日本利用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时机加紧侵略 中国袁世凯政府又于 1915 年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大肆出卖国家 主权和利益导致人民群众掀起抵制日货、 提倡国货运动所以这里的抵 制主要是针对日本对中国的经济入侵。 【答案】 B
18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之所以“短暂” 的内在因素包括 ( )
①工业结构不合理 ②封建君主专制的压制 ③
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 ④列强卷土重来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① ③
【解析】 关键词是“内在因素”即内因。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在 年已经结束②错④是外因故选 D。
1912
【答案】 D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异常艰难曲折。据此回答
19 -25 题。
9. -1919 年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其表述 不正确的是 ( ) A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独立发展 B 民族工业的地
区分布严重不平衡 C 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D 实业救国推 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性质 民族工业没有获得独立发展。 【答案】 A
4.21下面为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
项目
1920 年产值 ( 亿元) 1936 年产值 ( 亿元) 年增长率 (%) 官僚资本 11. 2.22 1.18
民族资本 2.51 16.32 12.41
合计 4.35 18.54
上
表能够说明 1920-1936 年间( ) A 中国近代工业遭受挫折 B 外商企
业退出中国市场 C 民族企业获得迅速发展 D 民族资本多于官僚资本 【解析】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从 1920 到 1936 年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 都有所发展但民族工业明显比官僚资本增长快得多。所以答案为
C
项。A、B 两项本身不正确可以排除。 D项有一定的干扰但材料的重点 不在民族资本或官僚资本的数量上。 【答案】 C 4.22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广大农村的经济形态主要还是自然经济
却打败了资本主义经济
然而 以广大农村为依托的民族革命战争 相当发达的日本帝国主义
这说明 自然经济就其本身而言存在着
一定的优这种优势主要是 ( ) A 经济活动不要求过于复杂的劳动和
劳动工具 B 主要依靠自然条件而不是社会环境 C 相对比较封闭不会 被战争所破坏 D 不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解析】 自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排除
B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
略战争破坏了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它的目的就是对中国进行掠夺排 除 C、D。 【答案】 A
10.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根本不同是 ( ) A
前者属于官僚后者属于
资本家 B 前者是封建经济后者是资本主义经济 C 前者是依靠国家政 权后者依靠个人经营 D 前者属国家后者属个人
【解析】 官僚资本是通过国家政权采取强取豪夺的方式确立对全国 经济的垄断地位的。 【答案】 C
11.《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是在 ( ) A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后 B 北洋政府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D
24 .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 19 世纪 70 年代到 1949 年的民族资本家你 可能的经历是 ( )
①甲午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
善你开始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比较好②一战期间发展势头 强劲 ③20 世纪 20 年代遇到很大困难
经营艰难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
立后一度发展比较顺利 ⑤抗日战争胜利后很长时间经营条件明显好 转 A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
【答案】 D
25 中国近代“实业救国”的道路之所以行不通
主要是因为 ( ) A
“实业”往往被反动政权所垄断 B 科技水平严重滞后 C 中国是一个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D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美、日三国对华贸易变化表 ( 增长率) 国家 英国 美国 日本
3% 1895 年
1899 年 11.7% 9.5% 11.5%
1913 年 11.4% 7.6% 19.5%
1918 年 8.5% 12.8% 38%
1921 年 11.8 17.3 25%
材料二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指出英、美、 日三国在 20 世纪初期对华贸易状况。 结合 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6 分)
(2) 据材料二概括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是怎样的有何特点 (6 分)
(3) 一战结束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命运如何说明了什么 (6 分)
【答案】(1) 状况英国对华贸易呈逐渐减少趋势美日对华贸易增长较 快日本增长迅速。 (2 分) 原因此时英国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 的经济侵略美日借欧洲列强忙于 “一战”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日本 在“一战”期间暂时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
(4 分)
(2) 状况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 分) 特点①地域不均衡主要 分布在东部沿海和通商口岸地区②轻重比例失调轻工业发展迅速重 工业无从发展③力量弱小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与封建自然 经济相比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④发展时间十分短暂随着 结束中国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4 分)
(3) 命运大战结束不久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说 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命运掌握在西方列强手中不推翻帝国主 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民族工业难以发展。 (6 分)
“一战” 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