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专题教学在思政“概论课”中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来源:爱够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专题教学在思政“概论课”中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作者:崔现花

来源:《广西教育·C版》2018年第11期

【摘 要】本文论述专题教学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应用,从选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步骤、设计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反馈等方面进行探索,针对专题教学实践中专题研究内容较少、设计简单、没有突破教材的框架等问题,提出教师要拓宽知识结构和视野、专题教学设计要大胆创新、多倾听和采纳学生和教学督导的意见等对策,使专题教学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专题教学; 实践; 效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C-0056-0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必修的一门公共课。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高专或民办高校,统一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重点教材。

为增强“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目的,促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全面了解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的理解,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笔者在“概论课”专题教学过程中,根据《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要求,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概论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并立足“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任务,充分考虑“90后”大学生年龄、认知等发展规律以及获取信息知识的习惯和特点来进行专题教学设计,包括专题教学设计的选材、目标、步骤、原则、方法、反馈,使该专题教学设计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课堂专题教学实证研究,探索专题教学规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尤其关注如何把“概论课”专题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到课堂,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提高思政“概论课”的教学水平,培养创新人才,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效果。

一、“概论课”专题教学的实践

(一)专题教学设计选材内容。专题教学是围绕某一个社会热点、新闻、历史事件、社会现象等进行专题授课。“概论课”的专题教学首先从本课程的内容进行总体教学设计。从课程内容来进行专题教学设计。从纵向来看,“概论课”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进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一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历史飞跃和重大理论成果,这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从横向来看,“概论课”内容包罗万象,涉及面较广,大致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革命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际外交、党的建设等内容。

根据学生实际,将“概论课”课程分为两个学期完成。一般情况下,在学生大二学期完成“概论课”课程的学习。“概论课”(2015年修订版)课程全书共十二章。专题教学设计为十五个专题。专题教学设计内容为:专题一“结果开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专题二“开辟新天地—— 新民主主义革命”;专题三“建立新制度,探索新理论成果——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成果”;专题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专题五“社会主义本质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专题六“翻天覆地的改革——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专题七“经济是命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专题八“政治是保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专题九“文化是灵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专题十“稳定是前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十一“美丽中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专题十二“两岸一家亲—— 实现祖国统一理论”;专题十三“和平发展—— 国际外交”;专题十四“为了谁,依靠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专题十五“党的领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第一学期完成前六个专题教学内容的学习。第二个学期完成从专题七到专题十五的学习。

在设计专题教学时,凝聚集体智慧结晶。通过“概论课”教研室集体备课,分工负责制作课件,通过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现实案例呈现出理论。 (二)专题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第一,有效提升大学生对思政“概论课”的学习兴趣。“概论课”的内容涉及方面较广,包含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际外交、党建等方面内容。庞大的内容板块结合学生实际通过专题教学进行,培养大学生对“概论课”的学习兴趣,增加对课程内容的认知、认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综合知识素养的提升。

第二,提升“概论课”的教学效果,达到育人目标。由于课程的性质的特殊性。“概论课”具有逻辑性、政治性、政策性、理论性较强的特征,其性质主要是“以论论史”,也就是通过理论的学习来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历史与未来。因此,“概论课”作为理论性较强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定的距离,通过专题教学,可以进一步提升“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根据“概论课”课时较少(一般是70课时)、课程内容多的现实情况,以“概论课”授课中遇到的实际困惑为例,针对“概论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内容的丰富性及其作用的重要性,如果采用专题教学,不仅能彰显专题教学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更能有效地提高“概论课”的教学质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三,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教学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概论课”教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结合实践,通过专题教学实证研究,将教材内容体系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实际学习转化为教学体系,学生吸收消化后,产生认同和认可的基础上,逐步转化为信仰体系。

(三)专题教学的教学步骤。开展专题教学,首先要在教材中选出重难点内容,通过集体备课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专题教学设计。步骤大致为:导入专题案例、合作探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分组合作等形式完成专题教学目标)、教师讲授、课堂反馈(学生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拓展和延伸(拓宽专题教学内容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专题实践(结合专题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专题教学理论的社会实践,撰写活动收获与感想,形成专题实践教学模块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