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套筒窑本体特种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SGJT-BHY-SBFA-006 审 批: 审 核: 编 制:
九冶建设有限公司首钢京唐工程指挥部
2009年2月20日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 1 二、编制依据及相关执行标准 ................................................... 1 三、主要施工管理人员表 ....................................................... 1 四、施工大型及主要机具配置表 ................................................. 1 五、安装前的技术要求和准备工作 ............................................... 2 六、主要施工方法 ............................................................. 4 七、施工质量管理及安装质量要求 ............................................... 6 八、安全文明施工 ............................................................. 7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立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炼钢区白灰窑1#2#套筒窑本体工程,窑本体系统共有3台5T电动悬挂式起重机及2台2m压缩空气储气罐,各为设备检修和自动化仪表用,最终使用单位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 二、编制依据及相关执行标准: 2.1 储气罐安装图58-9111R1.
2.2 5T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安装图58-9111G3、G4、G5.
3
2.3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2.4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 三、主要施工管理人员表: 序号 1 2 3 4 5 6 姓 名 屈红伟 候东林 李子庆 李小凤 朱其良 韩金涛 本工程担任职务 项目指挥长 副指挥长 总工程师 经营部长 安全主管 质量主管 职 称 高工 一级项目经理 一级项目经理 高工 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工程师 四、施工主要机具配置表:
额定 序 机械或设型号规格 号 备名称 1 汽车吊 2 交流电焊机 25T 1台 数量 产地 年份 kW 浦沅 2007 108 北京 2002 30 北京 2008 --- 北京 2008 郑州 2003 --- 北京 2008 郑州 2003 --- 25t --- 2~5t --- 国别 制造 功率能力 生产 BX3-500-2 4台 DS-3 600 2~10t 50m Φ125 1台 2台 5台 2台 2台 3 水准仪 4 水平仪 5 倒链 6 盘尺 7 角向磨光机 五、安装前的技术要求及准备工作: 5.1 安装前的技术要求:
5.1.0 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审阅图纸,熟悉作业指导书及其他有关资料。 5.1.1 开工前应对本作业指导书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 5.1.2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并对实施情况进行小结。
5.1.3 按图纸对设备进行清点、检查、编号,其数量、规格、材质和外形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5.1.4 检查中发现的缺陷应填写设备缺陷单,严禁擅自处理。
5.1.5 对土建施工的设备基础进行复查,标高水平等应达到图约设计相关要求。 5.2 设备到货清点检查:
5.2.1 检查所到设备外观的完好程度、锈蚀情况,据装箱清单检查零件,部件,附件,备品备件是否齐全,填写设备开箱检查记录单。
5.2.2 清点检查时,首先应核实设备的名称,型号和规格,必要时应对照设备图纸进行检查。
5.2.3 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和出厂合格证,操作说明书,安装技术要求资料。 5.2.4 检查设备的外观质量,如有缺陷,损伤和锈蚀,可进行拍照签证,且合同有关方制订相应措施。
5.2.5 暂不投入安装的零部件、附件,可重新装箱,或搁置在料架上。
5.2.6 设备上易丢失的小零件,均应单独收藏保管,作好标签以免混淆和丢失。 六、主要施工方法:
6.1 根据工期以及安装位置、吊装物件的重量各方面因数进行综合考虑,选择25t汽车吊作为这两种设备安装的起重设备,储气罐和单梁吊各自单重均不超过1.5t。
6.2 压缩空气储气罐位于两座石灰窑筒体的①轴线,高度2.5m,按照图纸设计储气罐直接与土建基础预埋件焊接。
6.3 在进行安装焊接前,按图纸尺寸利用水平仪等仪器对设备找正找平后固定再焊接。
6.4 起重设备安装前检查钢结构梁的安装高度、跨距、水平等。 6.5 安装时将起重设备的行走机构安装到位调试合适进行固定连接。 七、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部质量保证体系图
7.1.
项目经理:屈红伟
项目技术负责人:李子庆 项目副经理:候东林
专职质检员:韩金涛 施工班组 确保本工程质量达到国家及行业现行质量检验评定合格标准,合格率100%,
优良率大于85%,主体工程质量优良,达到冶金优质工程。工程质量管理指标: ☺ 焊接质量一次合格率95%。 ☺ 消除质量通病。
☺ 不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控制一般质量事故。
☺ 在施工现场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受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严格按照
公司质量体系程序运行,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
☺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现场经理担任、副组长由现场技术负责人担任,组员
由专职质检员、专业工程师、材料员等人员组成。依据项目质量计划,合理配置人、财、物等资源,满足施工生产需要,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 建立健全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实行全面管理,在现场成立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小
组。 7.3.
主要保证措施:
7.3.1. 对工程材料、成品、半成品、施工过程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全面质量管理,所供应到现场的材料、设备必须经过技术负责人、试验员和监理代表共同验收或复试,符合要求后方能入库发放。不合格的材料或成品不得进入现场。
7.3.2. 执行三级评定,根据实测、资料和观感三项综合评定,实事求是,从严管理。 7.3.3. 实行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做到“三不放过”。
7.3.4. 公司对工地每月进行两次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纠正,并执行“一停、二整、三改、四罚”的规定。 7.3.5. 加强成品保护,制定成品保护规章制度。
7.3.6. 在与外协队、厂家订立合同之前,均要进行资质、信誉的考察,择优选用。 7.3.7. 实行交接班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每个作业下班前均需检查验收其质量,不合格部分坚决返工。
7.3.8. 凡参与本项目施工的职工均要参加公司级和项目部两级组织的教育培训,内容包括:质量意识教育,本项目的质量要求。
7.3.9. 实行培训上岗制度,工程项目的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及特殊工种应经过业务知识技能的培训,并持证上岗。 7.4、技术保证措施:
7.4.1. 认真执行图纸会审制度和设计变更签字制度,执行图纸交底和技术交底制度。
7.4.2. 建立工程技术资料档案制度,要求资料与工程同步进行,及时、准确的做好
原始施工记录,资料要求做到标准化、规范化。
7.4.3. 在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专业工程师向班组长明确施工工艺要求,使每个施工人员掌握设计意图和规范规定。
7.4.4. 根据该工程质量要求,下达各工序质量考核目标,并严格考核。
7.4.5. 严格三检制度(即专检、自检、互检)有一关不合格或资料不全,施工人员、质检人员均不予签认,不能进入下道工序。
7.4.6. 实行质量跟踪巡检制,由该工程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小组实施,每周对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和纠正。
7.4.7. 严格工序交接制度,狠抓工序管理,严明工艺纪律,严格操作规程,以每道工序入手,将质量隐患消灭在后道工序施工之前。
7.4.8. 严把材料质量关。对该项目所有需的主要材料及辅助材料进行严格检验和验收,并须具有出厂合格证或优质证书。
7.4.9. 加强该工程中使用的标准计量器具的管理,杜绝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在施工中使用。 7.4.10. 7.4.11.
完全服从业主及监理人员提出的合理意见和要求,使质量更加完善。 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和设计的要求以及甲方发出的指令施工,
随时接受甲方、监理单位、质监站的检查、检验。 八、安全文明施工:
项目部安全保证体系图
项目经理:屈红伟
项目技术负责人:李子庆 项目副经理:候东林
8.1.
一般要求
专职安全员:朱其良 施工班组 8.1.1.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扣,工作时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
品,2m以上高空作业要戴安全带。
8.1.2. 上下交叉作业要有足够的安全设施和措施。
8.1.3. 脚手架要严格按照搭设规程进行。脚手架必须设有扫地杆、斜拉杆,竖杆对
接必须在同一垂直线上,不得存在探头板。脚手架在翻跳时上下必须统一协调,互相提醒、保护。
8.1.4. 电、气焊作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雨天禁止露天焊接。并配有足够的
消防器材和规定办理动火证。
8.1.5. 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病等人不得从事高空作业;雨天、大雾及六级以
上大风不得从事室外高空作业。
8.1.6. 进入现场施工人员牢记三不伤害原则,即: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
我不伤害自己。
8.1.7. 临时用电的安装、拆除、维修必须由电工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完成。 8.1.8. 施工现场所有电气盘箱及机具设备等均需可靠接地或接零保护。
8.1.9. 所有配电箱内布线整齐,实行“一机一闸一保险”制,严禁一闸多机,开关
箱须装设漏电保护器,配电箱内多路配电要标识清楚。 8.1.10.
各级配电装置的容量应与实际相匹配,其结构形式,盘面布置和系统接
线要规范化。 8.2. 高空作业防护措施
8.2.1. 高处作业必须挂安全带,拉安全网。
8.2.2. 所有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
8.2.3. 临边、洞口作业应加防护栏杆或其他可靠措施。
8.2.4. 悬空作业应有牢固的立足处,并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栏网,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
8.2.5. 作业前严格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通,人员组织,吊车及其他相应运输工具的检查等。
8.2.6. 吊装作业要设现场施工负责人、起重指挥人、监护人员以及划分设置现场警戒区域。
8.2.7. 严格执行“十不吊”作业规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