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6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来源:爱够旅游网
2016年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

1.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雨的形成只与SO2有关

B.焚烧垃圾可以发现,且不会带来新的污染 C.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是一种新分子

D.化学反应能产生新的物质,核反应能产生新的元素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取固体药品 C.

检查气密性 D.

熄灭酒精灯

3.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和“”表示两种不同单质A2和B2的分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D.参加反应的A2与B2分子数之比为3:2

1

4.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HCl(CO2) 适量NaOH溶液 洗气 B NaCl(NaOH) 过量稀盐酸 蒸发结晶 C CO2(CO) 足量O2 点燃 D CaO固体(CaCO3) 足量的水 过滤 A.A B.B C.C D.D 5.将14.6g表面氧化的锌片,加入到100g19.6%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114.4g溶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硫酸一加入立即有气泡产生 B.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2SO4和ZnSO4 C.反应后生成ZnSO432.2g

D.14.6g表面氧化的锌片中含锌元素质量为6.5g

二、识图填空题

6.小科需配制100g12%的NaOH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在配制溶液过程中: (1)他的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或量取)、 、装瓶贴标签. (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称量前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向右偏,应调节平衡螺母至平衡 B、在托盘上垫纸称量12gNaOH固体 C、用100mL量筒量取88mL水 D、用药匙搅拌,加速NaOH溶解.

7.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后,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验证:

(1)用注射器注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在2处的实验现象是 . (2)3处的澄清石灰水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浑浊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 (3)请你说出该实验的一条有点: .

8.如图所示,甲、乙、丙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如果甲为一种碱,且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能产生两种沉淀,则甲为 . (2)如果乙为NaOH,则内可能是 (写出物质的类别),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2

9.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的主要成分有维生素C(C6H9O6)、碳酸氢钠(NaHCO3)和柠檬酸(C6H8O7),它溶于水时,会产生许多气泡 【提出问题】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小科认为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他判断的依据

是 .而小芳认为该气体可能是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CO2、H2易燃易爆,且CO ,所以不可能含有CO和H2. 【进行实验】 试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 . (2)由实验②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 .

10.山梨酸钾(C6H7KO2)是国际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农药、化妆品等行业,山梨酸钾在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易溶于水,乙醇.山梨酸钾是以山梨酸(C6H8O2)和碳酸钾或氢氧化钾为原料,经过化学反应后制得

(1)山梨酸钾的物理性质有 . (2)山梨酸由 种元素组成,22.4g山梨酸中含氧元素的质量是 g. 11.碳铵(碳酸氢铵)是一种速效氮肥,如图1是某袋碳铵标签的一部分,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测定该袋碳铵的纯度,取8.5g样品加入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共热,(碳铵中的杂质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NH4HCO3+2NaOH

Na2CO3+2H2O+NH3↑),把产生的所有

NH3用足量的硫酸溶液吸收,同时测量两分钟内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表所示 时间/S 0 20 30 40 60 80 100 120 增加质量/g 0 0.7 1.0 m 1.5 1.6 1.7 1.7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在使用碳铵肥料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2)请在如图2所示的坐标纸上,以反映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NH3质量为纵坐标,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并判断表中m约为 .

(3)试计算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

2016年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雨的形成只与SO2有关

B.焚烧垃圾可以发现,且不会带来新的污染 C.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是一种新分子

D.化学反应能产生新的物质,核反应能产生新的元素

【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分析】A、根据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B、根据焚烧垃圾易污染空气解答;

C、根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μm的颗粒物解答; D、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解答. 【解答】解:

A、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煤燃烧排放的废气SO2、NO2溶于雨水,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形成酸雨.故错误; B、焚烧垃圾易污染空气,故错误;

C、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μm的颗粒物,不是一种新分子,故错误; D、化学反应能产生新的物,核反应产生的新核,能产生新的元素,故正确. 答案:D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取固体药品 C.

4

检查气密性 D.

熄灭酒精灯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A、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判断,滴管使用时要悬空竖直,不能伸入试管内; B、根据固体状药品的取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判断. C、根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原理进行判断.

D、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燃灯内的酒精蒸汽及酒精,可能会导致爆炸的现象发生.

【解答】解: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深入试管内,操作错误;

B、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可用药匙或镊子,瓶塞要倒放,防止污染药品,操作错误. C、检查气密性时,用手握住试管,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在烧杯内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操作正确.

D、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燃灯内的酒精蒸汽及酒精,可能会导致爆炸的现象发生,操作错误. 故选C.

3.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单质A2和B2的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D.参加反应的A2与B2分子数之比为3:2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比较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关系可以得出:该反应的模拟模型图中,3个“”分子全部参加反应,而2个“”分子中只有1个分子参加反应;反应生成的2个分子构成相同,属于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可判断图示的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 【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A不正确; B、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

5

C、该反应由两种单质参加反应,生成了一种化合物,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C不正确; D、由上图可知,参加反应的A2与B2分子个数比为3:1,故D不正确. 故选B.

4.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HCl(CO2) 适量NaOH溶液 洗气 B NaCl(NaOH) 过量稀盐酸 蒸发结晶 C CO2(CO) 足量O2 点燃 D CaO固体(CaCO3) 足量的水 过滤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aOH能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蒸发结晶除去过量的盐酸和水分,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5.将14.6g表面氧化的锌片,加入到100g19.6%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114.4g溶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硫酸一加入立即有气泡产生 B.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2SO4和ZnSO4 C.反应后生成ZnSO432.2g

D.14.6g表面氧化的锌片中含锌元素质量为6.5g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分析题中所发生的变化可知,反应放出氢气造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相等,因此,利用质量守恒先计算出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放出氢气的质量;然后根据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计算反应的锌和硫酸的质量及生成硫酸锌的质量;接下来由锌片质量与锌质量差求得氧化锌,由氧化锌计算反应生成的硫酸锌和消耗的酸,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A、稀硫酸一加入,先与氧化锌反应,氧化锌被消耗完,锌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稀硫酸一加入不能立即有气泡产生,故错误;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14.6g+100g﹣114.4g=0.2g

设锌片中单质锌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反应的硫酸的质量是z Zn+H2SO4═ZnSO4+H2↑ 65 98 161 2

6

x z y 0.2g

x=6.5g y=16.1g z=9.8g

锌片中的氧化锌的质量=14.6g﹣6.5g=8.1g

设锌片中氧化锌与硫酸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w,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n ZnO+H2SO4═ZnSO4+H2O 81 98 161 8.1g n w

w=16.1g n=9.8g

B、原稀H2SO4中溶质的质量为100g×19.6%=19.6g,消耗硫酸的质量为9.8g+9.8g=19.6g,稀硫酸没有剩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ZnSO4,故错误; C、反应后生成ZnSO4的质量=16.1g+16.1g=32.1g,故正确; D、14.6g表面氧化的锌片中含锌元素质量为6.5g+8.1g×

=13g,故错误.

答案:C

二、识图填空题

6.小科需配制100g12%的NaOH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在配制溶液过程中: (1)他的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或量取)、 溶解 、装瓶贴标签. (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C .

A、称量前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向右偏,应调节平衡螺母至平衡 B、在托盘上垫纸称量12gNaOH固体 C、用100mL量筒量取88mL水 D、用药匙搅拌,加速NaOH溶解.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分析】(1)根据配制溶液的实验步骤来分析; (2)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解答】解:(1)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故填:溶解;

(2)A.称量前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向右偏,应调节平衡螺母至平衡,故正确; B.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不能放到纸上称量,应放在玻璃容器内称量,故错误; C.用100mL量筒量取88mL水,故正确;

D.需要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加快氢氧化钠的溶解速率,故错误. 故选AC.

7.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后,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验证:

(1)用注射器注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在2处的实验现象是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2)3处的澄清石灰水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浑浊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一种可能是用的稀盐酸不稀,是得到的二氧化碳中混有较多的氯化氢气体,另一种可能是澄清石灰水不是新制的,有可能变质,还有一种可能是通入的气体太少或过多 .

7

(3)请你说出该实验的一条有点: 增强可比性 .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进行解答; (2)从气体和石灰水两方面分析; (3)根据装置分析. 【解答】解:(1)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2处有明显的现象发生,该实验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化学方程式为为H2O+CO2=H2CO3;故填: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既然是实验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无现象,所以排除了装置漏气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从反应物盐酸是否过浓,使制的二氧化碳中含有HCl气体;或澄清石灰水时间长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早已反应;或通入的二氧化碳过量,生成Ca(HCO3)2.等等,只要答案合理即可.故填:一种可能是用的稀盐酸不稀,是得到的二氧化碳中混有较多的氯化氢气体,另一种可能是澄清石灰水不是新制的,有可能变质,还有一种可能是通入的气体太少或过多.

(3)该装置更简易紧凑,增强对比性.故填:增强可比性(合理即可).

8.如图所示,甲、乙、丙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如果甲为一种碱,且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能产生两种沉淀,则甲为 氢氧化钡 . (2)如果乙为NaOH,则内可能是 酸、盐、氧化物 (写出物质的类别),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根据甲会与硫酸铜、硫酸发生反应,所以甲可以是比铜活泼的金属、可溶性碱、钡盐,氢氧化钙转化成的乙会与硫酸铜反应,所以乙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丙会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反应,所以丙可以是酸、盐、二氧化碳,然后结合题中的转化关系进行解答.

【解答】解:甲会与硫酸铜、硫酸发生反应,所以甲可以是比铜活泼的金属、可溶性碱、钡盐,氢氧化钙转化成的乙会与硫酸铜反应,所以乙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丙会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反应,所以丙可以是酸、盐、二氧化碳,所以,

8

(1)如果甲为一种碱,且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能产生两种沉淀,氢氧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则甲为氢氧化钡;

(2)如果乙为NaOH,则丙可能是酸、盐、二氧化碳,反应①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故答案为:(1)氢氧化钡;

(2)酸、盐、二氧化碳,Na2CO3+Ca(OH)2=CaCO3↓+2NaOH.

9.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的主要成分有维生素C(C6H9O6)、碳酸氢钠(NaHCO3)和柠檬酸(C6H8O7),它溶于水时,会产生许多气泡 【提出问题】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小科认为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他判断的依据是 质量守恒 .而小芳认为该气体可能是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CO2、H2易燃易爆,且CO 有毒 ,所以不可能含有CO和H2. 【进行实验】 试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 CO2 . (2)由实验②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 如果氧气的浓度较小时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同时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分析】【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一氧化碳有毒,能够危害人体健康; 【得出结论】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纯净的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解答】解:【猜想与假设】

由于维C泡腾片中含有C、H、O、Na四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到的气体可能是CO2、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

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CO、H2易燃易爆,且CO有毒. 故填:质量守恒;有毒. 【得出结论】

(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CO2,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够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由实验②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如果该气体中含有氧气,但是氧气的浓度较小时也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同时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故填:CO2;如果氧气的浓度较小时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同时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10.山梨酸钾(C6H7KO2)是国际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农药、化妆品等行业,山梨酸钾在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易溶于水,乙醇.山梨酸钾是以山梨酸(C6H8O2)和碳酸钾或氢氧化钾为原料,经过化学反应后制得

9

(1)山梨酸钾的物理性质有 山梨酸钾在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易溶于水,乙醇 .

(2)山梨酸由 三 种元素组成,22.4g山梨酸中含氧元素的质量是 6.4 g.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由题目的信息可知,山梨酸钾的物理性质有:山梨酸钾在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易溶于水,乙醇;山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22.4g山梨酸中含氧元素的质量=22.4g×

=6.4g.

【解答】解:(1)由题目的信息可知,山梨酸钾的物理性质有:山梨酸钾在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易溶于水,乙醇;故答案为:山梨酸钾在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易溶于水,乙醇;

(2)山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22.4g山梨酸中含氧元素的质量=22.4g×

=6.4g,故答案为:三;6.4;

11.碳铵(碳酸氢铵)是一种速效氮肥,如图1是某袋碳铵标签的一部分,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测定该袋碳铵的纯度,取8.5g样品加入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共热,(碳铵中的杂质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NH4HCO3+2NaOH

Na2CO3+2H2O+NH3↑),把产生的所有

NH3用足量的硫酸溶液吸收,同时测量两分钟内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表所示 时间/S 0 20 30 40 60 80 100 120 增加质量/g 0 0.7 1.0 m 1.5 1.6 1.7 1.7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在使用碳铵肥料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储存和运输时要密封,不要受潮或暴晒;施用后要盖土或立即灌溉;不要与碱性物质混用 .

(2)请在如图2所示的坐标纸上,以反映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NH3质量为纵坐标,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并判断表中m约为 1.2 .

(3)试计算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碳酸氢铵的性质进行解答;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解答;

(3)根据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为氨气的质量且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碳酸氢铵的质量即可.

10

【解答】解:(1)碳铵易溶于水、受潮时常温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遇碱时放出氨气,所以在使用碳铵肥料时应注意的问题是储存和运输时要密封,不要受潮或暴晒;施用后要盖土或立即灌溉;不要与碱性物质混用;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以反应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NH3质量为纵坐标,产生气体的质

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为,

表中m约为1.2;故填:1.2;

(3)解: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为氨气的质量,设8.5g样品中所含碳酸氢铵的质量为X. NH4HCO3+2NaOH═Na2CO3+2H2O+NH3↑ 79 17 X 1.7g

X=7.9g

5g样品中所含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100%=92.9% 答案:

(1)储存和运输时要密封,不要受潮或暴晒;施用后要盖土或立即灌溉;不要与碱性物质混用;

(2)

1.2;

(3)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92.9%.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