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动物修复三者之间又相互发生着作用。鱼类的运动可加快底质营养物质的扩散和上升,供给水中的浮游植物和大型植物吸收,促进其生长,水生动物通过摄食和代谢作用将大型植物分解成为小颗粒物质,为水中的微生物提供较大的附着表面积,形成絮团,提高微生物的分解效率。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采取一种或几种修复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养鱼水质问题。
做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 推动水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冯兴占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杜尔伯特 166200)
杜尔伯特县是黑龙江省渔业资源大县,境内有嫩江、“乌双”两大天然水系和“中引”、“南引”等人工运河,形成水域205万亩,占全县幅员的21%,其中养鱼水面140万亩,占全省的近20%。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推进渔业经济健康发展、渔民持续增收、渔区社会和谐为目标,加大水产技术推广力度,大力发展现代渔业,推进渔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渔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7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7万吨,渔业总产值5.9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万元。渔业已经成为杜尔伯特县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产业。
一、突出抓好科普培训工作,夯实水产技术推广基础
渔(农)民是水产技术推广的主体。发展现代渔业,必须首先要造就现代渔(农)民,因此我们把提高渔(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加快水产技术推广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发挥县职教中心等培训基地的作用,在举办各种技术讲座、培训班的基础上,把提渔(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放在首位,加强了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近年来,每年都组织11个乡镇的畜牧水产中心主任,分管水产干部、部分渔民、渔业企业生产科科长开展科普之冬渔业骨干培训班,讲授大中水面增产增效技术、鱼类越冬技术、河蟹养殖技术、稻田养鱼技术、池塘及中小水面精养半精养技术等渔业实用技术。2017年培训水产业务干部和渔民600人次,印发《水产养殖资料汇编》、《河蟹养殖技术》、《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等渔业实用技术资料1000余份。通过开展科普活动,引导渔(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形成重视科技进步,依靠科技致富的良好风气。
二、突出抓好载体建设,推进水产技术推广工作
水产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产生巨大的效益。加快水产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是实施科技兴渔战略的前提,也是今后的努力方向。首先,在省市水产主管部门及省渔业协会的指导下,于2017年组织成立了杜尔伯特县渔业协会,并通过加强水产品病害测报员队24
黑龙江水产动态与综述2018年第4期伍建设、引导和规范渔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培育和发展渔民经纪人队伍,进一步提高了渔民自我发展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同时组织成立了杜尔伯特县渔业信息网站,建立起了包括县、乡、水产企业及渔协会员的渔业信息网络,为水产技术推广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其次,培养了水产各类典型和示范户。2017年培养了齐家泡大中水面养鱼增产增效、烟筒屯镇河蟹养殖小区、阿木塔休闲渔业和他拉哈镇有机田园种植养殖园区、石人沟鱼畜(狐貉牛)禽(鹅鸭)结合的综合养鱼及连环湖卡拉白鱼等名特优品种移植养殖等10余个渔业典型。2018年,又在齐家泡培育南美白对虾集约化养殖科技示范户;在烟筒屯、克尔台、白音诺勒培育河蟹养殖科技示范户;在当奈培育泥鳅冬储养殖科技示范户;在一心培育南美白对虾粗养科技示范户;在连环湖、胡吉土莫培育大银鱼增殖科技示范户;在石人沟培育水产品加工科技示范户;在他拉哈、连环湖培育绿色、有机、无公害水产养殖科技示范户;在敖林、腰新、江湾培育综合养鱼科技示范户;在连环湖、烟筒屯、胡吉土莫培育休闲渔业科技示范户等。以水产科技典型和示范户辐射带动全县水产养殖场(户),使渔民通过提高科学养鱼水平实现增收。同时改进养殖方式,大力推广中小水面人工精养、半精养技术、稻田养鱼技术、生态渔业技术和相关产业技术、以及各种形式的降本增效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不断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单位产出水平。
三、突出抓好特色渔业,探索水产技术推广新路
为了适应现代渔业发展新趋势,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结合我县水域面积大、无污染、鱼类资源丰富的特点,在推广常规水产技术的同时,在全县全面推进了生态渔业、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水产健康养殖、休闲渔业的科学发展,提高了渔业的综合效益。一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生态省建设战略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包括生态名县在内的“三县”建设战略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印发了生态渔业实施方案,并深入基层指导和规范全县生态渔业的有序发展,全县出现了鱼、畜、禽、种植结合、大中水面三网(网箱、围网、拦网)养鱼、浅水泡湖发展鱼虾(蟹)结合混养、套养、轮养、稻田生态养殖等为特点生态渔业模式;二是为了做到因湖制宜,培养我县的特色水产品,实施名特优水产品战略。在沿江乡镇和企业发展以锦鲤、兴凯湖大白鱼、团头鲂等为重点的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在大中水面发展以大银鱼养殖为重点的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2017年全县生产大银鱼2000吨、河蟹2000吨。2018年,在连环湖、大龙虎泡、阿木塔泡、月饼泡共30余万亩大水面投放大银鱼受精卵100余亿粒,预计可生产大银鱼2500吨;在苇塘泡及水草丰富的水域发展了以河蟹生态养殖为重点的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近年来,在苇塘泡及水草丰富的水域进行河蟹生态养殖初步尝试的基础上,2018年,利用苇塘泡及水草丰富的水域养殖河蟹45余万亩,其中40万亩水面投放扣蟹20万公斤,5万亩水面投放豆蟹3000万只。预计2018年可生产河蟹2000吨。在烟筒屯、克尔台等地发展以龙虱、田鸡、泥鳅、葛氏鲈塘鳢等为重点的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2017年全县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52万亩,产量达到1万吨,三是我们紧紧依托生态和水产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重点发展了水产健康养殖。截止目前,全县无公害产地认证面积达到100万亩,连环湖、石人沟和他拉哈田园种植养殖园区四大家鱼都通过了有机认证,2018年已经申报了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区一处(连环湖渔业有限公司);四是发挥水域辽阔、自然风景秀丽的优势,积极发展了以养殖水面为载体的集休闲、旅游、渔业为一体的休闲渔业,休闲渔业正在逐渐发展成为我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相对独立的重要的新兴产业,全县涌现出了以石人沟冬网捕鱼、全鱼宴、游江、观荷花、沙滩浴与渔业相结合,以泰康市政渔场垂钓、野炊与渔业相结合,以龙虎泡冬季冰下挂网、滑雪、冰上游与渔业相结合,以阿木塔沙滩浴、民俗游与渔业相结合,以连环湖狩猎、游湖与渔业相结合,以当奈撑舟捕鱼、垂钓、尝农家特色餐、观鸟、购物与渔业相结合为特点的各具特色的休闲渔业模式。由于积极探索发展生态渔业、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水产健康养殖、休闲渔业的最佳组合方案,为我县渔(农)民趟出了一条水产养殖增产增效的新路子。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