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反相器实验报告

来源:爱够旅游网
反相器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1.1了解Schematic设计环境 1.2掌握反相器电路原理图输入方法 1.3掌握逻辑符号创建方法 2实验原理

在Schematic设计环境中本实验所用的主要菜单有Tool、Design、Window、Edit、Add、Check、Sheet、Options等项。其中常用菜单有:

Tool菜单提供设计工具以及辅助命令。比如,lab4、lab5所使用的仿真工具ADE,就在Tool下拉菜单中。

Window菜单中的各选项有调整窗口的辅助功能。比如,Zoom选项对窗口放大(Zoom in)与缩小(Zoom out),fit选项将窗口调整为居中,redraw选项为刷新。

Edit菜单实现具体的编辑功能,主要有取消操作(Undo)、重复操作(Redo)、拉伸(Stretch)、拷贝(copy)、移动(Move)、删除(Delete)、旋转(Rotate)、属性(Properties)、选择(Select)、查找(Search)等子菜单,在以下实验中将大量应用。

Add菜单用于添加编辑所需要的各种素材,比如元件(Instance)或输入输出端点(pin)等。 3实验步骤

3.1在ic5141中设计的管理以库的方式进行。库管理器中包含有设计使用的工艺库和ic5141软件提供的一些元件库。无论画电路图还是设计版图,都和建库有关,所以首先建立一个库文件,方法如下:

CIW界面点击File菜单,出现下拉菜单,选命令File→New→Library,出现“New Library”对话框,填入合适的信息,如

图1所示。

新建库后面还将用于版图绘制,选第二个选项,即“Attach to an existing techfile”,单击“OK”按钮,完成新库的建立。

3.2电路原理图输入

设计库建好后,就可以开始画电路原理图,具体过程如下。 建立设计原理图:在CIW中选菜单单项File→New→Cellview,出现“Create new File”对话框,如图所示填写、选择相应的选项,点击OK按钮,进入原理如编辑器。

3.3建立好原理图之后就可以添加例化元件,设置参数并进行仿真了。

3.4完成原理图之后,为便于进行仿真,需要进行symbol的创建,即生成符号图。

产生初始symbol。

3.5编辑symbol,得到最终的反相器symbol。

3.6保存并推出原理图编辑页面,至此原理图的输入完成。之后进行电路的仿真,在原有反相器基础上添加各种激励源和地等,如图所示。

3.7测试电路输入完成,进行仿真。

实验要求反相器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相等,由文献知上升时间与PMOS的宽长比W/L成反比,下降时间与NMOS的宽长比W/L成反比,调整两个MOS管的宽长比可以使得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相等。经过不断调试,最终得到的结果如下:

上升延

下降沿

由图可知上升延为2.34ns,下降沿为2.33ns,符合要求。 仿真中个器件的参数如下: Pmos:W/L=3u/1u Nmos:W/L=1u/1u Vdc: 3V

Vpulse: T=40ns,voltage1=0V,voltage2=3v; Cap: C=100fF;

4电路原理图设计的一般流程

从以上可以看出电路原理图设计的一般流程如下: 开始

新建库文件和原理图文件 添加例化元器件并设置参数 原理图布线 检查并保存

在模拟设计环境ADE中仿真 否是否符合要求 是 保存结果 结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