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4年初三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来源:爱够旅游网
湖南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

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龙洪辉

题号 分数 第一大题 第二大题 第三大题 第四大题 总分

共4大题,23小题,4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的核式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原子核是由_______和______ _组成的.

2、 2012年2月,首批“长鼻子”校车在南京投入使用,如图所示. (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 的. (选填“运动”或“静止”)

(2)每个座位都有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 学生由于具有 而造成的伤害.

(3)《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 (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

3、 一个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5m,则它在第6s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m。 4、 如下图所示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甲主要表示力能改变物体的 ; 图乙主要表示力能改变物体的 .

5、 有一块金属的质量是386g,体积是20cm,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______kg/m,如果将它截去一半,

剩余部分的密度是____ __. 6、 如图所示,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 __, 橡皮长度的测量值为 cm. 二、选择题(每空3分,共36分) 题次 答案 7、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1

3

3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8、托盘天平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关于其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称量物体前首先应顾及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B.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砝码

C.称量时,可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D.不能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 C.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D.一杯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也变大 10、抛出去的篮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下列属于平衡力是:

A.球的重力和地面对球的支持力 B. 球的重力和球受到的摩擦力 C.球的重力和球对地面的压力 D. 球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球的支持力 11、制造航空飞行器时,为了减轻其质量,采用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A.硬度高 B.熔点低 C.导热性好 D.密度小

12、有四位同学都用一把长20cm、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长度,记录的结果分别是18cm、

18.8cm、18.85cm和18.851cm,其中正确的是:

A.18cm B.18.8cm C.18.85cm D.18.851cm 1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B.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小 C.路程越短,运动的时间越长 D.速度的大小不受路程和时间的影响

14、晓燕在学校秋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

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15、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1,如果乙通过的路程是甲通过路程的2

倍,则甲、乙两个物体所用时间之比是 :

A.4:1 B.1:4 C.1:2 D.1:1

16、端午节赛龙舟时,全体划桨手在指挥的统一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力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

那么使龙舟、人、桨一起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龙舟 B.人 C.船桨 D.水 17、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照物一定要选静止不动的物体 B.参照物就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C.绝大多数物体可以作为参照物,只有少数物体不能作为参照物 D.参照物是在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假定不动的物体

18、一架天平,无论如何调节平衡螺母横梁都不平衡,若在右盘中放一纽扣,再调节平衡螺母,横梁平衡了,这时称得一物体质量为35.6 g,则物体的实际质量是:

2

A.大于35.6 g B.等于 35.6 g C.小于 35.6 g D.无法判断 三、实验探究题(19题14分,20题8分,共计22分)

19、如右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请回答: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 . (2)实验为了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

采用的做法是: . (3)实验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

速度减小得越 .

(4)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运动的小车如所受的阻力为零,

小车将做 运动. (5)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 )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6)直接在右上图画出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过程中的所受阻力的示意图.

20、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进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使用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并将实验情况 记录在表格中: 序 号 1 2 3 4 左盘砝码 质量/g 100 200 100 100 右盘砝码 质量/g 200 100 100 100 F1与F2 F1和F2是否共线 的方向 相反 相反 相反 相反 在同一直线上 在同一直线上 不在同一直线上 在同一直线上 动情况 向右运动 向左运动 转动 静止不动 木块运 (1) 要研究二力的大小对物体平衡的影响,应选择序号为 的数据进行分析. (2) 保持两盘砝码相等及F1与F2方向相反,研究二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对物体平衡有影响, 应用了 的方法. (3) 综合分析表中各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 , 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 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四、综合应用题(21题4分,22题6分,23题8分,共计18分)

21、惯性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各例举一个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事例.

3

利用惯性: 。

防止惯性: 。

22、一列火车以54km/h的速度完全通过一条隧道,共用40s。已知列车长100m,

求隧道的长度。(6分)

23、小明家今年植柑橘获得了丰收.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

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g,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g.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2分) (2)这个柑橘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4分)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2分)

4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 质子 中子

2、 (1)运动 (2)惯性 (3)最大速度 3、 5

4、 运动状态、形状

3 3

5、 19.3×1019.3×10 6、 mm 2.80

二、选择题(每空3分,共36分) 题次 答案 7 C 8 C 9 B 10 A 11 D 12 C 13 D 14 B 15 B 16 D 17 D 18 B 三、实验探究题(19题14分,20题8分,共计22分) 19、 (1)相同

(2)使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3)小、慢 (4)匀速直线

(5)D (6)图略

20、 (1)1和4(或2和4) (2)控制变量

(3)大小相等 同一直线

四、综合应用题(21题4分,22题6分,23题8分,共计18分)

21、利用惯性: 倒水、拍衣服上的灰尘、打篮球等 。

防止惯性: 安全带、限制超载等 (合理均可给分) 。

22、解:解:v=54km/h=15m/s,设山洞长为L

由公式

v=

得:s=vt 即:S车+L=vt 100m+L=15m/s×40s 解得山洞长L=500m 答:山洞长为500m.

s t

23、(1)120 g

3 3

(2)120 cm、 0.95 g/cm(3)偏小

5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