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环境友好型学校”申报表

来源:爱够旅游网
XX市“绿色示范学校”申报表

学校名称 地址 校长 学校面积 22亩 电话 绿化面积 12亩 投入专项经费 1.2万元 创建工作情况: 一、学校自然情况 我校地处XX区北大门XX镇,始建于1973年。学校占地22亩,现有教学班9个,在校学生400多人,在职教职工47人。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文化引领、环境育人的工作思路,坚持环境教育与绿色学校创建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全力打造人文、绿色、和谐的文明校园。近年来,学校规范化管理年年获奖,学校先后被评为“名学校”、“区级校风示范学校”、“区级依法治校合格学校”、“区级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 “区文明单位”、“区卫生先进单位”、“区绿色学校”、“市环境友好学校”、“市无毒学校”、“市青少年零犯罪学校”,2012、2013年我校均被区教育局评为“目标考核二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是环境教育的活教材,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够增强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意识,树立爱护地球从身边做起的环境观。本着这一宗旨,学校将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绿色生态打造有机结合起来。几年来学校在环境建设方面,注入大量资金用于美化、绿化、人文化校园建设。建成120平方米的水冲厕所,铺设草坪2000平方米,栽植各种树木100多棵,硬化地面达3000平方米,环保宣传标语55个,200米环形标准运动场,篮球场地4块,塑胶运动场正在筹建中,图书室共有图书一万多册,现有标准的音乐、美术、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标准的体育 1

设备设施,标准的数字教室15间。 三、文化育人氛围 2012年初,我校对校园内的教学楼、学生活动场所以及绿化区有统一规划,使其布局合理、规范,给人以整洁、美观之感,营造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人文环境,让一草一木一墙一砖都能说话。校园绿化做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绿化区、绿化带、绿化树都分别划到了班级,实行责任管理,并开展评比活动,努力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走进校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榕树、白果树、苍松、云杉,两旁有精致的宣传橱窗,还有精心设计的草坪、花坛、树木。甬路正前方悬挂“努力实现中国梦,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三年规划目标。教学楼顶矗立着“文明勤奋、求真创新”的办学宗旨。教学楼、综合楼的楼道道、走廊分别张贴着以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卫生健康、廉洁自律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板,以及国家领导人教育语录和名人教育真言,真正达到了让每一面墙说话,发挥了文化育人的教育作用,让来者都能感觉到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 四、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 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自觉爱护生态环境的意义非常重大,校领导始终把环保教育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真正把它抓实、抓细,抓出特色,抓出成效。 我校认真学习市、区教育局,市、区环保局等部门关于创建“绿色示范学校”的有关文件,学习其他各地学校创“绿色学校”的经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立了“一种意识”,就是确立“创绿”要以人为本,着眼于引导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着力于师生环保素质的提高的意识;做到了“四个明确”:一是明确环保教育的重要意义。它将有利于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二是明确创建“绿色示范学校”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认识到创建工作也是推进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 2

明确创建工作对于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通过创建工作培养具有环保意识的人才,是实施这一战略的保证。四是明确自己在创建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认识到创建“绿色示范学校”人人有责。 为切实加强环保活动长期有效开展,争创成功,学校专门成立“创建市级绿色示范学校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创建和申报工作。 组 长:刘志勇 (党支部书记、校长)负责全面创建工作 副 组 长:曾素容 (教导主任)学科渗透环境教育 喻尚华 (政教主任)学生环保行为教育 王晓松 (教科室副主任)活动安排及档案资料收集 成 员:曾建军 (会计)、黄志学(出纳)负责经费保障 陈志伦 (语文教研组长)负责宣传工作 王 霞 (校团支部书记)环保活动的具体开展、资料收集 周 梦 活动开展、环保档案资料整理 申富强、文军 环保宣传用语,食堂卫生 各班班主任负责活动开展 五、工作目标实施途径 环境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强的教育,学校在环境教育方面采取了多渠道、全方位的形式进行。主要形式有: 1、立足环境教育课 环境教育课目标定位在四个方面。一是使学生获得环保的基本知识和观点,了解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二是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规范日常行为;三是使中学生懂得最基本的环境伦理,培养中学生“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的环境道德观念;四是使学生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一些爱护环境的行为,对一些有害环境的行为加以制止,积极参加一些环境保护活动。 3

2、强化学科教学渗透 中学各学科教材中都包含了一些环保内容,学校要求学科教师要做到充分重视,要在对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归类的基础上,选出有关环境保护的篇目,适当进行补充和扩展,把学科知识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明确目标、确定环境教育渗透内容、制订教育计划、灵活实施环境教育。 3、创设环境教育情境 一是倡导学生群体阅读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组织学生参加以各类环保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情感。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外德育基地环保综合实践活动,针对学生开展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三是通过共青团组织科普环保特色教育活动。每年的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无烟日,都由共青团牵头组织有关环保绿色行动,通过实践体验,激学生对美好环境的渴求,提高人人参与意识,强化学生环保行为。 4、抓好主题班团教育 坚持开展“绿色与生命”、“绿色与健康坚持”、“绿化家乡、美化家乡”为主题的环保教育班团会,强化校内的宣传行为。经常性的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保知识竞赛、征文、手抄报评比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参加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确保学生群体环保知晓率。 5、拓展实践体验渠道 学校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清理整洁活动,以及感恩社会体验活动,改变说教的形式,采用直观的教育方式,加大学生对环保的参与和渗透力度,创设情境,强化在环境中教育效果,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能力。 一是专题讲座。学期定期召开各类环保讲座,邀请环保局领导、社会环保热心人士、学校领导等做主讲人。讲座后,要求每位同学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4

二是利用多项阵地,开展环保教育。学校把环境教育当作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和国旗教育有机结合,在每周一“国旗下的讲话”中加入“绿化校园,美化家乡”、“美化校园、爱护公物”、“行动起来,让环保走进校园”、“美化生活环境,争创文明宿舍”等内容,让环境教育渗透到国旗教育之中,增强全体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每学期共青团组织都要开展环保教育系列活动,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学期举办一次环保主题会;刊出一期环保宣传栏;开展一次环境调查活动;组织一次校外参观活动;落实一次环保公益活动等。各班级还召开环保主题班会,通过故事小品诗歌知识竞赛等多样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趣味性,寓环境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使学生们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环保知识。定期召开各班生活委员、劳动委员、宿舍长会议,总结班级财产使用、卫生保洁以及班级和宿舍用水、用电情况,并提出具体要求,培养学生养成爱劳动、讲卫生、爱护公物、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好习惯,并将此作为“文明班级”和“文明宿舍”评选的依据之一。 三是结合有关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校结合“3月12日的植树节”、“ 3月22日的节水日”、“ 4月22日地球日”、“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5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植树节”里发动学生为学校种植一颗“纪念树”,“节水日”中组织学生开展“节约一杯水”活动,“无烟日”里组织学生“给吸烟爸爸的一份信”,“世界环境日”组织开展“蓝天•碧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主题活动,“地球日”学校开展“世界只有一个地球”的征文活动以及书法比赛。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关注自然,了解自然,更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质。 四是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全校每个班级都坚持“一天两小扫,一周一大扫,节假日有专人负责”的环境卫生制度,使师生养成爱卫生、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教室保持整洁,窗明几净,厕所干净无异味,校园 5

无卫生死角。为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制作了环保警示牌镶嵌在草坪上,如“绿草青青,请君足下留情”、“绿色代表生命,爱护体现文明”、“珍惜一片绿色,赢得一份快乐”等,文字生动、发人深省,时常警示全体师生学会爱护环境,对师生们的环保意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的评比,更激发了学生们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培养了学生劳动的观念,净化了美好的心灵。在评比活动中,同学们自发掀起“把绿色带进校园、带进教室、带进宿舍”的活动,纷纷“种上一棵树,栽上一盆花”,来装扮自己美好的生活。 其次,学校还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展示学生在实践体验中的成果,营造人人爱护环境、亲近绿色的浓厚氛围。 如今的XX初中布局合理,功能齐备,校园环境优美做到了绿化、美化、亮化,基本建成了花园式学校。现在学校的环保教育活动正在向着序列化、经常化、制度化方向良好地发展,学生的绿色情感体会也在不断的地加深,环境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品牌融入到德育活动当中,环保理念正在植入人心,环保文化正在逐步形成,绿色环境已初成规模,一所校园环境清洁、优美,环境教育规范、有特色的学校,正在向着绿色示范学校目标和谐地迈进。 XX区XX初级中学 2014年9月10日 区县教育局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市教育局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