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日照市无偿献血人群状况调查分析

来源:爱够旅游网


日照市无偿献血人群状况调查分析

无偿献血是医疗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献血法》的实施是我国无偿献血工作新的里程碑,是无偿献血迈向法制化、规范化的新起点。从2001年起我市临床用血已经100%来自无偿献血,基本满足了临床需要。为了推动我市无偿献血长效机制的建设,发展稳定的献血队伍,克服季节性血液短缺的困难,现对无偿献血者构成、无偿献血知识获取方式、献血动机、献血顾虑和对献血服务工作的需求等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2009年3月至2009年5月份日照市街头无偿献血者(包括1次和≥2次),发出调查问卷1000份进行调查,收回978份,均为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7.8%。被调查者男611人,女367人,男女比例为1.66:1,平均年龄30.9岁,符合日照市献血人群的总体特征。

1.2 调查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法 问卷内容包括:①献血者基本情况;②无偿献血知识获取方式;③献血动机;④献血顾虑;⑤对献血服务工作的需求。问卷随机发放,匿名填写并现场收回。

1.3 统计学处理 将收集的问卷信息分类录入微机,单选或多选均计算在内,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数据处理,采用wilcoxon非参数检验。

2 结果

2.1 献血人群构成 调查对象中年龄l8~28岁占50.9%,29~39 岁占 28.2%;40~50 岁占l7.8%,5l~55岁占3.1%;献血者中,以大学生的比例最高,达到36.9%,企事业职员占13.7%,厂矿工人占14.4%,公务员占7.1%,军人占4.9%,农民占3.1%,其他占19.9%。

2.2 对献血知识获取方式 宣传资料(宣传单、宣传牌、采血车等)506人(51.7%),电视或广播412人(42.1%),报纸287人(29.3%),网络178人(18.2%),人际间154人(15.7%),其他75人(7.7%)。

2.3 献血动机 978名献血者中首次献血617人,占63.1%,献血≥2次361人,占36.9%,对其进行献血动机统计分析。首次献血者和多次献血者献血动机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成就感,满足感”项和“有利于自身健康”项多次献血者明显高于首次献血者,见表1。

表1

无偿献血者献血动机分析(例,%)

献血动机首次献血献血≥2次P值

奉献爱心579(93.8)328(90.9)0.0391

帮助灾害受难者261(42.3)167(46.3)

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成就感,满足感336(54.5)276(76.5)

有利于自身健康222(36.0)198(54.8)

血液短缺157(25.4)101(28.0)

自己或家人免费用血212(34.4)149(41.3)

尝试献血的感觉68(11.0)0 (0)

其他92(14.9)66(18.3)

2.4 献血顾虑 在无偿献血人群中,对献血也有人存在一些顾虑,本次调查问卷设计“献血顾虑”项,列举了主要存在的一些顾虑,共有567人填写了此项,填写率为58.0%,其中首次献血者394人,占69.5%,献血≥2次173人,占30.9%。首次献血和献血≥2者对献血的顾虑有明显差异,担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首次献血者的主要顾虑,而怕耽误时间是献血≥2者的主要顾虑,见表2。

表2

无偿献血者献血顾虑分析

献血顾虑首次献血献血≥2次P值

担心影响身体健康274(69.5)76(43.9)0.0469

耽误时间167(42.4)107(61.8)

不方便214(54.3)95(54.9)

怕疼痛247(62.7)88(50.9)

身体状况不佳108(27.4)52(30.1)

传染疾病76(19.3)27(15.6)

2.5 对献血服务的需求 对6项主要无偿献血的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由献血者选出最重要的2项,并按重要性排序,最优先考虑的计2分,其次是1分。采取公式

Score=Fi×2/n+ Fi×1/n(Fi表示第i种项途径得分的频数,n表示总人数)计算每项服务需求的得分,得分越高,表明无偿献血服务需求程度越高。见表3。

表3

无偿献血者对献血服务的需求分析

服务需求Score排序

告知献血检测结果并提供相关咨询1.1983251

熟练的采血操作技术0.6871242

献血环境整洁舒适0.6742313

良好的服务态度0.3451264

多一些交流互动的活动0.2275145

给予社会宣传0.2042516

3 讨论

从献血人群构成看,l8~28岁的年轻人是献血的主力军,随着年龄的增长,献血者的比例逐渐减少,这可能与对献血的认识程度和接受程度有关。在职业分布中,在校大学生是主要献血人群,其次是企事业职员和厂矿工人,而农民献血者所占比例较低,提示应调整献血宣传对象和宣传策略。今后应在继续加大对大学生群体宣传力度的同时加强农村的无偿献血知识宣传。 应该说,市区外的广大农村还是我们尚待开发的巨大血库。对于农村的无偿献血工作应分三步走:第一步,探索“资源”,如联系政府机构了解周边农村的人口密度,人员年龄结构和文化水平;第二步,在第一步完成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派出宣传人员对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作出回答;第三步,在宣传工作做到位、人们献血意识有所提高后派出流动采血车进驻农村。黄石市在农民无偿献血工作中,把无偿献血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相结合,为参加无偿献血的农民朋友出资办理新农合手续,享受合作医疗待遇的做法值得借鉴[1]。

从献血知识的获取方式看,宣传材料、广播电视和报纸为主要途径,并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因此,献血宣传应发挥政府的宣传导向作用,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介的主导作用,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用的宣传,逐步建立无偿献血宣传长效机制。①宣传教育形式应多样化。在公益性、巩固好传统的模式(电视、广播、报刊等)的同时,开发利用好现代的传媒工具(如:互联网、短信等);面对面地宣传、教育、发动(送无偿献血知识进社区、厂矿、校园等)效果也很显著;②宣传教育内容实用、丰富。宣传教育的内容应包括血液生理知识、无偿献血常识、献血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血站的相关工作及质量品质保证、

献血者的权力及义务、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等;③普及无偿献血知识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和参与公益活动的意识,对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意义重大,但临床工作对此却涉及得很少。因此,今后在做好在校大学生的献血宣传教育的同时,应重视对中小学学生的教育,通过广泛和持之以恒的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人人理解、大家支持、全民参与无偿献血的社会氛围,建立持之以恒的宣传教育体系,确保无偿献血工作深入持久地进行。

从献血动机与献血顾虑等方面看,首次献血者和献血≥2者的献血动机与献血顾虑存在着明显差异(见表1、2),这可能与献血宣传及献血后的感受有关,因此招募新的献血者和保留住多次献血者需要采取不同的宣传与服务策略,如首次献血者重点宣传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穿刺疼痛可以忍受等,而多次献血者则应重点考虑提供及时便利的服务。美国普遍使用的保留献血者的激励措施,如献血者献血后给其发一封感谢信;或在生日时寄一份贺卡;或在血库需要血液时,向他们电话呼吁,这样做会大大提高献血量,对献血者保留起到了很好的效果[2]。

在献血服务需求看,献血后“告知献血检测结果并提供相关咨询”项的分值最高,其次是”熟练的采血操作技术”项和“献血环境整洁舒适”项,提示献血者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关注着自身的健康与安全,医务工作者应站在献血者的角度,在为献血者提供安全、方便、舒适的服务上下功夫,强化服务,优化献血环境,提高技术水平,让献血者从内心满意。只有这样,无偿献血者队伍才能得以巩固和壮大,无偿献血事业才能得以健康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全玲,熊皓,骆眩.拓宽农村无偿献血之路.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3(10):953

[2] 张新平,邱心镜,孙碧玉.自愿献血激励和招募中的行政管理.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2):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