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案登上地球之巅

来源:爱够旅游网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阅读课文,复述登山队员登顶过程; 2、过程与方法:品味细节,学习登山队员团队合作精神和献身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交流探险故事,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学习重点:

复述故事,学习登山队员精神。 学习难点:

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学习方法:

1、阅读法 2、小组合作讨论 3、交流展示 学习用具:

多媒体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活思维:

1、播放歌曲《珠穆朗玛》及一系列珠穆朗玛峰图片。 2、教师导入:听着歌曲,一张张图片闪过,我们仿佛置身雪域高原,站在喜马拉雅山下,遥望珠穆朗玛峰。那“高耸在人心中,屹立在蓝天下”的珠穆朗玛峰美丽而端庄,神奇又神秘。它是世界最高峰,号称世界第三极!无数勇士以登上珠穆朗玛峰

为莫大的荣耀。尤其是珠穆朗玛峰的北坡,登山专家认为“连飞鸟都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但是,年轻而勇敢的中国登山队员沿着北坡攀援而上,踏过千年冰雪,跨过万丈巉岩,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今天我们来学习郭超人作品《登山地球之巅》。

二、明确学习目标:

指生朗读学习目标,其余学生记录。

三、默读课文,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文章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刘连满四位登山队员突击珠穆朗玛峰最后380米的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把五星红旗插上地球之巅的事。

四、根据主要内容概述,同位互相复述故事,适当加入细节。 同位互相复述,指生复述。

五、思考:登山队员你在突击珠峰的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

指生回答:山路险峻 缺乏氧气 天气严寒 身体虚弱 六、小组合作讨论:在面对这些困难的时候,我们的登山队员有怎样的表现?请从文中找出让你感动的细节,有感情的朗读,并说出让你感动的理由。

例:氧气已经全部用完了,王富洲首先开口说:“同志们,我们三个人担负着攻克珠峰的任务,氧气没有了,继续前进虽然可能发生危险。但是我们能后退吗?”

屈银华和贡布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异口同声的回答:“继续前进。”

赏析:从他们的语言和“斩钉截铁”“异口同声”可以看出登山队员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献身精神。

有感情朗读:读出斩钉截铁的语气。可以找几位同学对比朗读。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教师指导朗读,然后及时总结同学们总结出的登山队员的品质。)

小结:登山队员靠着 团队协作精神、顽强的毅力、坚忍不拔的意志、为国争光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登上了地球之巅!

七、新闻发布会:

登山队员胜利归来,召开新闻发布会,如果你是一名记者,你准备问他们什么问题?

模拟新闻发布会:找4名同学扮演登山队员,其余同学扮演记者,开始问答环节,教师调控。

记者可能提的问题:

1、你们靠什么登山地球之巅的? 2、在登山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3、你们有没有想过放弃?

(本环节旨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随机应变能力。教师可以预设几个问题,如果没有同学提问,教师也可以提问。)

七、探险故事大家谈: 多媒体展示图片

1、2008年中国登山队员把奥运火炬带上了珠穆朗玛峰,实现了奥运火炬在地球之巅的传递。

2、杨利伟遨游太空。

3、费俊龙、聂海胜进入太空。 4、翟志刚实现了太空漫步。

你还知道哪些探险故事,和大家交流。

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探险故事:例如鲁滨孙、徐霞客、李时珍、余永顺等。

教师点拨:在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既有成功的喜悦(多媒体展示月亮上的足迹),也有失败的悲壮(多媒体展示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但是,人类探索的脚步却不会停止。

八、课堂总结:

全体同学起立,师生齐读里根总统演讲《真正的英雄》中的一段话: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赞颂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致献出生命。

教师申请陈述:愿同学们用知识武装自己,学习探险队员精

神,去积极探索未知的奥秘!

板书设计 坚 勇 于

地球之巅

责 任 感 顽 强 的 意 志 结 协 作 精 神 忍 不 拔 的 毅 力献 身 的 精 神探 索自 然 团

电教优质课评选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下册

《登上地球之巅》

执教者:孙 建

曲阜市石门山镇中心中学

二0一二年四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