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藏羚羊的跪拜》教学设计

来源:爱够旅游网


《藏羚羊的跪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藏羚羊那伟大、神圣的母爱;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学习理解字词、浏览性地泛读、品读性地精读等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藏羚羊那伟大神圣的母爱。

难点:学习浏览性地范读、品读性地精读等朗读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了解藏羚羊,设疑激趣

1、课件出示藏羚羊图片和简介。(指名介绍)

2、今天,就请大家和老师一起登上我国的藏北高原,走进可可西里,读一则有关藏羚羊的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藏羚羊的跪拜》。(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大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边读边画出读不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生字用“﹋”标出,词语用“―”标出。

2、全班学生汇报画出的字词。

3、分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和词语。

4、班内汇报交流。

(师生总结方法)

三、再读课文

1、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检查朗读情况。

及时纠正错误,指导学生朗读。

四、学习课文,指导阅读方法

(一)概括课文内容,学习浏览性地泛读

1、快速地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说说。

多位学生说一说,注意教学生把话说完整。

3、教师小结:

像刚才那样,在很短的时间内读完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及其他的信息,这种读书方法,我们叫它“浏览性地泛读”。(粘贴板书:浏览性地泛读)以后对于那些浅显易懂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我们就可采用这种读书方法去阅读。

(二)品读课文,体味情感,学习品读性地精读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生:好)这是一篇优秀的散文,读这样优秀的文章,我们就应该像人吃东西一样,需要细嚼慢咽,慢慢品出其味来。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静下心来细的读一读这篇文章。

1、画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句子,细细的读一读,在句子的旁边批注你的感想和体会。

2、学生画句子,读句子,批感受。

3、班内交流,再读句子。

多名学生进行交流,再读读句子。如:

▲“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向前走了几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泪水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

生:四个连续的动作,让我们体会到藏羚羊在竭力地恳求老猎人不要开枪,放过他。

……

生用恳求地语气再读句子。

▲“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着跪拜的姿势,两行泪痕也清晰可见。”

生:我体会到藏羚羊的无奈、悲惨;我很同情、可怜藏羚羊。

……

生读出无奈、同情的情感。

▲“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已经成型的小藏羚羊!当然它已经死了。”

生:我体会到老猎人看到后的震惊,对小藏羚羊也死了而伤心、难过。

……

生再有感情地朗读。

……

4、教师小结:

从这些让我们感动的句子中,让我们知道了这一切的一切藏羚羊只是为了能让老猎人放过自己保留腹中孩子的一条命呀!真可谓是,可怜天下父母亲!母爱是如此的伟大和神圣呀!

同学们,像刚才这样我们通过细细的读文章,品词赏句来感受文中蕴含的情感,体会作者的设计,这种读书方法我们叫它品读性的精读。(粘贴板书)

这两种读书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运用,但这要根据我们的阅读材料及实际情况而定。

五、拓展延伸,阅读实践

1、出示《童年的馒头》文章,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阅读方法朗读学习。

2、同桌交流收获。

3、班内交流收获。

(并谈谈运用的阅读方法。)

六、总结

1、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生畅所欲言,多方面来谈。)

2、师:请大家记住一句话:“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粘贴板书)

学生齐读句子。

【板书设计:】

藏羚羊的跪拜

浏览性地泛读

品读性地精读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