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备课人 教 21.太阳 卢丽晓 第1、2课时 总课时 61 时间 2013.5.8 《太阳》是三年级语文的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材 第一部分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数字、假设、比较、比喻等方法,分 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析 教 力。第二部分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从太阳和动、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及太阳光可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现出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密切。 1.了解课文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 2.学会本课的2个生字;理解11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因为„„所学 以„„”、“虽然„„但是„„’’,“如果„„就„„”造句。 目 3.知道课文运用数据和比较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标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准备 教 学 设 计 PPT课件 4.了解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二 次 备 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2)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前两句](学生自由读) (2)说一说:知道这讲的是什么故事?(指名说) 师:《后羿射日》是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神话故事,但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太阳》与它在写法上完全不一样。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它将会给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6)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2)学生自由读。(5)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①课件出示:(指名读开小火车读)(3) 摄氏度 生存 繁殖 估计 杀菌 治疗 蔬菜 比较 凝成 ②差不多 (4)分小节读课文,纠正。思考: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5) 教师:概括起来讲,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来深入学习介绍太阳特点的这部分课文。 三、学习课文(l-3自然段)(12) (1)这三个自然段介绍了太阳的哪几个特点?快速默读课文l-3自然段。 (2)学习科普类说明文,一定要用心地读一读,还要动脑筋想一想。请同学们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特点研究研究,想想课文是怎样把这个特点写清楚的。 (3)学生汇报交流。(随机) ①交流“远”的特点: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a、生讲体会 b、比较:“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师:这样写好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通过数字来进行具体说明,这些数字要精确、有科学依据。用人们熟悉的例子来说明,学生很容易理解) (板书:列数字、举例子) c、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d、小结:是呀,课文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把太阳这个“远”的特点写得明明白白,让人一看就懂了。我们再去看看,太阳的其他特点又是用了什么方法介绍清楚的。 ②交流“大”、“热”的特点:(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a、“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作比较、列数字) *“抵得上”就是——(比得上,相当,差不多„„) *这里不仅用了列数字,还把“太阳”和“地球”进行比较,这叫——作比较。 b、“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 *这里把太阳比做大火球,是比喻,但在说明文中叫——打比方。 *指导读 *你还从哪里体会到“热”? c、“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列数字) *说理解 *明白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想想,连坚硬的钢铁碰到它都会变成汽,更不用说其他东西了)、作比较等方法。 *算算中心温度:1500000摄氏度 *指导朗读 (4)小结: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 象。我们今后在说明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太阳离我们那么远,它与我们的关系是不是也很远呢?(不是)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写字:“抵、氏”“庄稼”“差、兽、存”“繁殖”(5) 五、课堂作业本有关内容。 六、拓展:(一篇短文)这篇说明文中,介绍了哪些特点,短文中是怎样把这个特点将清楚的?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听写 2、课文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都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清楚的? 3、过渡: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学习太阳和我们的密切关系。 二、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 (1)师:课文中哪句话总的写出了太阳与我们密切的关系? 出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指名读) (2)交流: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师:可见,我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太阳带来的。也就是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三、学习4-7自然段 1.默读4-7自然段,思考: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自读情况。 3、交流汇报。(提供句式:有了太阳,_________________。没有太阳,________________。) (l)课文是从太阳同动植物、同人类生活的关系、太阳同气象的关系以及太阳同防治疾病的关系这几方面来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 ①第四自然段讲太阳和动植物及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明的:“如果有了太阳„„、如果没有太阳„„” 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从吃的、穿的、烧的三个方面举例进行说明的。 ②第五、六自然段讲太阳和气象的关系,是通过云、雨、雪、风的形成来说明的。 ③第七自然段讲了太阳和防治疾病的关系。 ④第八自然段总起来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的。 第一句“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这是从正面说。 第二句“如果没有太阳„„自然也不会有人”。这是从反面说。 在从正反两个方面说的基础上,又把上面所有的内容归结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二、 总结全文 《太阳》这篇课文集中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是从它具有的特征和它与地球的关系两方面来具体讲的。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四个人的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生字的。 (2)教师重点指导“蒸”“蔬”等字的书写。 (3)读写词语。 板 书 21.太阳 远 特点 大 热 和人类的关系密切 动植物 人类生活 云、雨、雪、风 作 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必须背诵最后一段) 2.课外阅读有关太阳的知识,可阅读书籍,也可网上测览。 3.练习写《太阳的自述》 反 思 课题 备课人 教 材 22.月球之谜 卢丽晓 第1、2课时 总课时 63 时间 20135.9-5.10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学生通过对这么主题活动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学生分 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析 教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学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目 的未解之谜。 标 教学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重难点 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 准备 多媒课件 教 学 设 计 第一课时 二 次 备 课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月球的魅力。 1、课前背背和月亮有关的诗句。 2、课件出示月亮的图片:是啊,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 借明月寄相思,借明月抒情感„„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 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会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呢? (读遐想,理解意思。) 3、课件出示句子: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 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 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 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4、人们会产生什么美好的遐想?关于月亮,我们民间还流传 着很多传说。像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人们多想登 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月球,去美丽 的月球探险,对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好吗?[读课题:月 球之谜] 二、提出自读要求 1、预习过课文,你觉得哪些地方很难读?再练练。 正音:悬挂 皎洁 遐想 努力 土壤 水藻 一项 夜幕降临 2、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 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移情体验,揭开月球神秘的面纱。 1.各位宇航员,请大家作好准备,我们的月球之旅就要出发 了!(师激情导语) 2、[课件出示:飞船图片] 跨上神秘的月球之旅。 2.因为路途遥远,月球离我们有38.4千万公里,所以我们得 用四天的时间到达月球,为了能让大家顺利完成这次探险, 请大家利用路上的时间,仔细阅读一下手里的资料,翻到 课后资料袋,读一读,了解月球的特点。 4、课件出示: (1)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6公斤重的东西,到月球上只有1公斤了。在月球上,人只要稍微用力一蹬,就能蹿起很高,如果在那儿跳远或跳高,可以取得比在地球上好得多的成绩。 (2)月球表面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一些杰出的科学家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大的环形山,其中有四位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他们是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 (3)因为没有空气,月球上温度变化非常大。长夜里,温度下降到-180℃;白昼时,温度又上升到120℃。 (4)因为没有空气,宇航员来到月球后,感到自己好像成了“聋子”。两个人即使面对面大声喊叫,也听不到一言半语。这是因为声音要在空气中才能传播,没有空气的传播作用,怎么能听到声音呢?所以,月球上是一个万籁俱寂的世界。 5、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用心观察,告诉地球上的 朋友,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学生自学课文,划出有关句 子) 6、课件出示句子: 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 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 荒漠。 为什么? (朗读体会月球表面奇异的景色。)(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散射太阳光,因此也就出现了地球上看不到的奇妙景象:太阳 比在地球上看到的要明亮一百倍,白天尽管太阳高悬于天空,可天空仍然一片漆黑,星星就像一颗颗夜明珠和太阳一起镶嵌在黑丝绒般的天幕上„„) 7、你们真了不起,这就是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看到的景色。(欣赏一下他们拍的照片。) 8、这些宇航员们不仅拍了照片,还做了些什么?自学课文后面部分,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月球之谜? 9、交流汇报: (1)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2)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 (3)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 10、出示句子: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读读句子,理解“费解”的意思。) 11、这些谜底等着我们来揭开,带上你的资料,约上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猜测、探索一下,看看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新的不解之谜,比比哪一组收获最大。(学生学宇航员在月球上行 走的样子,找好朋友合作学习、交流。) 12、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适合我们久留,所以我们只能依依不舍与它告别。(再见了,美丽的月球!再见了,奇妙的月球!) 13、欢迎你们的归来,我是“天文报”的记者,今天很荣幸有机会进行独家采访。谁愿意第一个接受我的采访,说说这次月球之旅的收获。(老师扮演记者采访学生,汇报刚才合作学习的成果。) 三、总结升华,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1、感谢你们接受我的采访,这次太空之旅,收获真不小,相信你们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 决,希望你们能够去查阅更多的资料,让大家对月球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下节课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接受更多记者的采访,好吗? 2、著名的宇宙航行科学齐奥尔可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神秘的天体宇宙正在向我们招手。 3、出示未来月球的图片,遐想30年后的月球探险,你会做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课外拓展(机动)(教师提供的资料,供参考) (1)课后“资料袋” (2)月球起源之谜: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宇宙飞船”说。 (3)月球年龄之谜: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年龄更长。197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4)两位宇航员在登上月球后,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竖立在月球上,纪念碑上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然后,又在月球表面安装了电视摄像机;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间距离的激光仪,测定月震的月震仪。他们又取出美国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这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月亮和地球间的第一次通话。 (5)从“阿波罗”8号开始,10号、11号、16号、17号都曾目击或拍摄过月面不明飞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国的“月球轨道环形器”2号就发现,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状建筑物,随后,苏联的宇宙飞船也发现了这些建筑。 (6)纯铁粒子不会生锈。宇航员们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样品中,都含有纯铁的粒子,科学家们认为这些纯铁粒子并非来自陨石。有专家报导,这些纯铁粒子带回地球后,好多年都未生过锈,纯铁不生锈在科学界还是破天荒第一次遇到的事情。 (7)月球表面照片和课文插图。 3、举行月球奥秘发布会。 (1)各小组选派代表有感情朗读本小组感兴趣的月球之谜,力争通过朗读激起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 (2)派中心发言人有条理地说清本组对月球之谜的猜想。 (3)听了其他小组的发言,你们对月球又产生了哪些疑问? 月球留给我们的谜还有很多很多,正是因为月球留给我们这么多未解之谜,才更加激发了人类探索它的欲望,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板 书 22.月球之谜 遐想 1.土壤之谜 2.年龄之谜 3.细菌之谜 4.火山之谜 „„ 作 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月球样子的句子。 2. 搜集有关月球的其他之谜。 反 思 课题 备课人 教 材 分 析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卢丽晓 第1、2课时 总课时 65 时间 2013.5.13-5.14 课文描写了“我”的一次上网经历,让我们在领略网络魅力的同时,了解网络的特点和作用,真切感受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便利。文章写的是上网经历,语言亲切。 教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信息、网络、遍布、信箱、学 五湖四海、迫不及待、目不转睛、米老鼠、赞叹、敞开、恋恋不舍、新奇、功能”等词语。 目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激发学生对网络和科技的兴标 趣。 教学 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体会网络的神奇与作用。 重难点 教学 准备 教 学 设 计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 1、如果你想体验飞速的感觉,告诉我,你的选择: A乡间的小道 B普通的油漆路 C高速路 2、车子可以跨上高速路飞一般地行驶,在信息高速路上也能多媒体课件 二 次 备 课 体验这种飞速的感觉,不信,你瞧——[板书:我家跨上了信 息高速路] 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什么是信息高速路呢?信息高速路是怎样的?)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一读课文,把生字新词读正确,课文读通 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词语反馈: 网络 情不自禁 好奇 迫不及待 丰富 应有尽有 陶醉 恋恋不舍 2、词语说话练习: 师:(指板书)网络可是个新鲜玩意儿,我家能上网了,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师:你能像我这样把这一行的词语,串起来,说句话吗? 生:“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脑进入网络,网络上的信息应有尽有,我陶醉在网络世界里,恋恋不舍地下了网。 师:大家说得真好。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解决什么是信息高速路。 1、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什么是信息高速路? 预设: 学生1:信息高速路就是网络。 师:你回答得真干脆,那书上是怎样说的呢?(生说) [示:电脑网络如同一个遍布全球的蜘蛛网,把每个国家、每座城市甚至每个家庭都连在了一起。进入网络,就好象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2、师:还有谁,也想读一读这段话? 指名读。 3、师: “如同”这个词语,还可以换成:好像。 师:那就请你把“好像”放进句子中,读一读。 师:这个句子是个比喻句 。这里把电脑网络比作 。 4、为什么把电脑网络比作蜘蛛网呢?让我们一起通过画面感受一下吧。(课件演示网络图。)是呀,电脑网络如同——齐读这句话 5、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其实,还可以说——我家可以上网了。 (二)了解上网的用处,理解“地球变成了一个小村庄”。 过渡:我家可以上网了,网络到底有什么用处呢?请同学再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 1、指名说[板书:查阅资料、建立联系、网上购物] 2、[出示句子:„„可以„„可以„„可以„„] 3、平时,你们有没有感受到电脑网络的这些好处?请你谈谈。(渗透每个国家、每个城市、每个家庭的距离近了,方便了,快捷了) 4、怪不得书上说:有了网络,五湖四海的人随时可以交流,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出示,读) 3、为什么说地球变成了小村庄呢? 学生理解 4、是呀,有了网络,我们可以查询到各种各样的资料;有了网络,我们和朋友的距离拉近了;有了网络,我们不出家门,可以买到物廉价美的任何东西。这时候,你的脑中蹦出了哪个 词语?(快捷、方便、节约、神速、拉近距离„„)[板书:关键几个词] 一句话,有了网络——齐读这句话。 第二课时 一、学习3-5自然段,了解网络具体用途,理解“我”的感受。 1、过渡:网络真的有这么神奇吗?请同学们继续读读3——5段,你从哪里感受到了网络的神奇?划出有关的句子,认真读一读。 2、反馈 (1)动画网站。 A、指名说 B、平时你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经历?(学生谈自己看的节目) C、听了你们绘声绘色的介绍,我觉得电脑网络就像个大型的——电影院,不管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不管是适合大人看的,还是适合儿童看的,不管是晚上还是白天,我们都可以上网观看,这时你最想说——(引读“真神了!”)带上动作一起夸夸神奇的网络。——再读“真神了!” E、是呀,有了网络真神了! 过渡:还从哪里感受到网络的神奇? (2)其他网站。 A、指名说 B、[出示第四自然段] C、这里为什么说“地球一下子变小了,知识的大门向我敞开了”? D、学生交流 有体育新闻,我们可以了解„„ 有动物天地,我们可以„„ 有科技博览,我们可以„„ 还有音乐欣赏,我们可以„„ F、是呀,网络里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网络里的东西真是——应有尽有,网络就像一个——知识宝库。不出家门一步,尽知天下大事。看到这些,我感到——齐读“地球一下子变小了,知识的大门向我敞开了” G、让我们再伸起大拇指夸夸——“真神了!“ 过渡: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网络的神奇? (3)电子邮件。 A、指名说(体会快捷、方便、节约) B、让我们也亲身体验一下发邮件的好处吧。 李老师想用QQ邮箱,给郑老师发一封邮件,文件在桌面上,叫《祝贺三(11)班被评为四星班级》。 C、(现场采访学生)我看到刚才邮件发成功,你笑了。你想对 网络说什么? D、是呀,有了网络——五湖四海的人随时可以交流,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 3、网络只有这些神奇的作用吗?(老师做到心中有底) (1)爸爸说——[示:今天用到的,只是网络功能的一点点,网络还有很多很多用处呢!] (2)你还知道网络的哪些用处呢?(学生交流2个) (3)你能不能也用上“可以„„可以„„还可以”说一说呢?[示句子: 进入网络,就好像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可以迅速找到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可以用电子信箱和全世界的小朋友建立联系,还可以进行网上购物。 进入网络,就好像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可以( ),可以( ),还可以( )。](自由说——指名说) (4)这时,你又想说什么—— (5)一起夸夸。——网络世界,真神了! (6)网络世界里有电影院,有邮电局,有书店,有„„真是应有尽有,难怪,书上说——有了网络,每个国家、每个城市甚至每个家庭都连在了一起。有了网络,地球一下子变小了。有了网络,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 二、拓展延伸,形成能力(参考,修改修改,要适用,由易到难) 做一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在家里完成。 (1)在网上查找查一下关于北京奥运的有关信息(一篇新闻报道和一幅图片。)http://www.beijing-2008.org/ (2)给朋友或老师发一个电子邮件或贺卡。 (3)试一试在网上购买一张VCD光盘或书籍。(10元以内)http://olymsports.163.com/ (4)搜索一个英语网站并介绍给其他小朋友。 (5)你会做网页吗?试一试。 (6)发邮件:用你的邮箱给老师发一封电子邮件,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之后的体 板 书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网络 神奇 作 业 1.做一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在家里完成。 (1)在网上查找查一下关于北京奥运的有关信息(一篇新闻报道和一幅图片。)http://www.beijing-2008.org/ (2)给朋友或老师发一个电子邮件或贺卡。 (3)试一试在网上购买一张VCD光盘或书籍。(10元以内)http://olymsports.163.com/ (4)搜索一个英语网站并介绍给其他小朋友。 (5)你会做网页吗?试一试。 (6)发邮件:用你的邮箱给老师发一封电子邮件,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之后的体 反 思 课题 备课人 24*果园机器人 卢丽晓 第1课时 总课时 66 时间 2013.5.15 这是一篇能体现科技神奇的文章,所写的内容极为有趣。文章中的机器人服务于丰收的果园中,它们能把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摘下来,整齐 教 材 地装箱,运到指定的地方。有趣的是,这些机器人只捡掉在地上的水果“吃”,自我充电,不停地工作。 文章的叙述方式也很有特色。文中果园机器人各种特性的介绍,是水果丰收,果农忙不过来了,分 随果园生产需要的变化一步步体现出来的。析 于是需要机器人帮忙;果园很大,机器人不好拖着电线工作,用电池也不方便,于是又想让果园机器人“吃”园中掉在地上的水果,自我充电。这样的叙述一方面使得果园机器人特点的介绍有层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生产需求是科技的发展动力,学生读后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教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果园机器人的基本情况,引起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独立阅读 学 的能力。 目 标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准备 教 学 设 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电脑真神奇,不仅可以使我们跨上“信息高速路”,还能做什么呢? 2、自由朗读课前的学习提示。 3、交流:电脑还能干什么? 出示:机器人 4、你们知道机器能干些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果园机器人》。(板书课题) 5、师指名学生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6、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通读准课文。 (2)读一读,想一想,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 多媒体课件 体会机器人改进的过程,以及机器人的有趣之处。 二 次 备 课 (3)想想有哪些地方读得不明白,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 在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过渡:那就让我们自己去学吧。 二、讨论与交流 1、 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 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泡泡”。 2、重点讨论交流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相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说话训练:机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课文哪些地方有趣。 2、展示:学生读课文中有趣的地方,其他同学参与评价。 3、齐读课文。 四、综合拓展 1、 交流:与同学交流你知道机器人还能干什么。 (1)小组交流; (2)班级交流。 2、 教师小结。 板 书 24*果园机器人呢 有趣 奇特 电线——电池——地上的苹果——树上的苹果 作 业 1.课后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词句段进行摘抄,养成积累的习惯 2.写一写你改进后的机器人。 反 思 课题 备课人 语文园地六 卢丽晓 口语交际 第1、2、3、4课时 总课时 70 时间 2013.5.17-5.21 本次口语交际安排的话题是“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教 习作 材 这次习作内容的范围非常广泛,衣、食、住、行无所不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奇思妙想。 分 我的发现 析 本次“我的发现”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多音多义词。 日积月累 这部分包括“读读认认”和“读读背背”两项内容。“读读认认” 是低年级归类识字的继续,内容和调味品有关,采用了韵语的形式编排。 “读读背背”选的是和气象有关的农谚。这些农谚句式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 宽带网 “宽带网”是本组学习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培养学生围绕专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的能力,这个项目有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1.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教 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学 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3.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目 音。 标 4.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 5.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习作中,大胆发挥自己合理的想象,并把它用文字表达出来。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设 计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二 次 备 课 1、同学们,我们在享受机器人带来的方便和快捷的时候,你 们知道吗?实际上就来自各种奇思妙想,今天咱们就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自由的空间遨翔,来畅谈我们的奇思妙想。发明你心目中的机器人 2、板书: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师:我们发明的机器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它能为我们做哪些服务呢?我们可以自由想象,你想什么。我们一会就聊什么,好不好?(自由想象)根据《碰碰餐的内容》,自己准备 3、那我们在小组交流一下,现在我们就把小组活动的要求读 一读。g3| 出示小组活动的要求: 活动的内容:把自己的想发明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能做什么?先在组里向组员介绍(人人都要参与) 活动方法:可以用讲解、画图、演示„„各种形式h 组员任务:认真倾听,及时发表自己个人的看法或质疑,使组员的介绍更加完美。 活动时间:10分钟 每人交流时间: 1-2分钟! 注意事项:推荐一位最出色的队员参加全班交流。 4、小组讨论,师各小组指导。^ 师:一会介绍的时候,边指着边给大家详细介绍。下面听的同 学给你们一个任务,要转换一下角色,听别人介绍的时候请你 们按照这个任务单思考一下,并可以随时和介绍的同学进行交 流。一会回到小组里对别的组的发明进行一下评议,讨论一下,你们喜欢谁发明的机器人,为什么?这个发明使你了解了什么,你对这个发明有什么问题或者我们能对发明提出什么建议? 附:活动任务单]: 我们小组喜欢_____________这个设计,因为: 这个发明使我们了解到: 我们想问一问____________________D7 我们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师:现在我们请第一小组派代表上台大声地把你的发明介绍给大家听。H 小组汇报(逐一介绍) 5、评议活动单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导入 1、 谈话: (出示课件1后)小的时候,我就曾经幻想过,如 果我能够像小鸟一样,有那样一对翅膀,那该多好啊!现在你 们又有怎样的想象呢?(板书:想象) 2、 结合学生回答表扬“你的想象真——”相机板书:大胆 合 理 新奇„„ 3、希望同学们能把大胆、丰富、新奇的想象,在自己的作文中体现出来。 二、经过。 1、 让我们乘上宇宙飞船,穿越时空隧道,去未来看一看吧! (出示课件2) 2、 我们还在去未来的路上,但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 说过:“想象是一切创造之源。”(出示课件3)这节课让我 们用想象创设一下未来吧!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写 一写未来的......(板书:未来的......) 3、读一下课题,你觉得可以写什么?进行讨论。 提示:人物、事物、军事、科技、农业、环境、体育等等。 估计可能有的题目:《未来的我》、《未来的生日》、《未来的母校》、《未来的教师》、《未来的祖国》,以及《未来的地球》、《未来的汽车》、《未来的学校》„„ 4、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随着科技发展,将来可能实现的设想或可能拥有的事物才可写。 5、 我们选好了要写的题目,那么怎么来写,具体写些什么呢? 6、 学习小组进行讨论,要求: (1)先交流各自要写的题目,及主要内容。 (2)选择一题作重点讨论,理清写作思路。 (3) 推选这一题来参与班级讨论。时间:6分钟。 7、师:下面以《未来的学校》为例。在组里讨论。然后请介绍一下你们小组讨论后打算怎么来写。把你心目中未来学校的样子说给我们听听。 师:很有想象力,未来的学校还应该是怎样的,有没有补充,或者你的想象比他们更丰富,想不想进行补充! (根据学生的想象,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大胆设想以下方面:) (1)未来学校将会建在哪儿? (2)未来学校学习的场所是怎样的?学生在这里怎样学习? (3)来来学校运动场是怎样的? (4)未来学校还应该有哪些建筑和配套的设施? 与此你们还大胆设想了对—— (5)未来学校的教师有哪些要求 (6)未来学校会培养出怎样的学生? 这样把原来简单.粗造的设想,补充得十分的完善,这就是我们写作时,每一各学生力求做到的。 以上为例,每组选一题,讨论一下然后告诉大家。 8、下面再以抽到《未来的我》为例。介绍一下你们小组打算怎么来写。把你心目中未来我的样子说给我们听听。 9、很有想象力,未来的我还应该是怎样的,有没有补充,或者你的想象比他们更有想象力!10、学生自由地想象,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大胆设想以下方面: (1)未来的我将会在哪儿工作?(2)未来的我是怎样工作的? (3)来来的我有怎样的本领?(4)来来的我做了那些事收到了那些效果? (5)你对未来的我有哪些要求?(6)未来的我还会学些什么? (7)未来的我做了那些事受到别人的尊敬? 讨论,交流:你觉得刚才俩位同学展开大胆、丰富、新奇的想象,经过我们客人地补充,介绍得怎么样?学生评说。板书:介绍有序 重点突出 12、同学们根据自己确定的题目,以刚才俩位回答为依据,快速作文。时间12分钟。 13、抽3——6名学生读自己大胆.丰富.新奇的想象而写的作文。教师肯定,让学生补充还要丰富的想象。 14、这节课我们走进了几个同学的未来,很精彩。希望其他同学的未来更精彩。相信你们会走进属于自己的未来。学生继续写作。 三、继续写作练习。(教师巡查,相机指导写作)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 自读,注意带点的字,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一字多音,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读音不同) 2、 教师用卡片或游戏方式检查学生认读多音字的准确情况。 3、 指导学生用词语说句子,体会多音字的读音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 4、 拓展认识。你在课外阅读中发现过多音字吗?小组合作仿照课本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日积月累 一、 读读认认 1、 自读韵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 同桌互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 3、 小组内指认生字,说一说记字的小窍门。 4、 教师出示字卡,以“开火车”方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二、 读读背背 1、 自由读这5句民谚,看谁读得最正确。 2、 同桌互相说一说知道了哪些关于天气预测方面的知识。 3、 通过小组间、男女生间、师生间多种形式的对读,达到背诵积累的目的。 宽带网 一、 激发交流资料的兴趣: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同学们一直在课外关注着科技的发展,收集了很多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召开一个“科技新闻及知识发布会”。 二、 整理资料,准备发布。 1、 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翻看并加以整理,确定几条你认 为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 试着练一练怎样发布这些重要信息。 三、 组内练习,进行评选。 1、 组员轮流发布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 评选出资料丰富、分类保存最合理的同学。 四、 全班交流展示资料。 1、 各组优胜者轮流上台进行新闻发布,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2、 接受小记者的采访,主要说清收集资料的途径及筛选、保存办法。使大家明白可以通过收看(收听)新闻、查阅报刊、询问、上网途径获取信息,在多方获取信息后要进行筛选,用记录、剪报或知识卡片等形式保存下来,便于查找。 五、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次新闻发布会,老师发现大家不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收集资料。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学语文、用语文吧! 板 书 语文园地六 气象谚语 想象作文 作 业 1.积累园地里的气象谚语。 2.制作科技剪报。 反 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